大明暴君:打造巅峰大明

第三十五章 国乱思良相

    “是臣用人不当与无能,才导致了萨尔浒之败,以及辽东现在的困局,请陛下责罚!”

    说完,方从哲跪在了地上,萨尔浒之战,注定了是他方从哲一生的污点,而这也是政敌一直攻击他的主要弱点。

    “上午朕已经处罚过首辅了,下午岂能再惩罚,起来吧!”

    方从哲心里想着,你今天下午不惩罚,难不成明天或后天再惩罚?

    心里虽然腹诽,但面上还是装满感激之情,“臣谢陛下仁德!”

    “杨镐现在在哪?”

    作为萨尔浒之败时的主帅,朱由校岂能忘记他无能的指挥调度。

    “回陛下,他现在被关押在刑部大牢!”

    “皇爷爷当时没有惩处他吗?”

    朱由校很纳闷,萨尔浒之败已经过去了快两年了,作为三军统帅的杨镐,为何还没有审理。

    “回陛下,自从杨镐被押送回京后,虽然经历过三法司会审,但神庙却一直没有作出裁决。不久后又经历了病重与驾崩,外加先帝的突然驾崩,才导致了杨镐至今还被关押在刑部大牢!”

    “将杨镐废为庶人,并发配到辽东军前效命,若无法立下可抵死罪的战功,交由辽东总督阵前斩首示众!”

    虽然杨镐很废,而且也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但朱由校决定不能就这么便宜杀了他,毕竟现在知辽事的文官可不多。

    “是,陛下,臣领旨!”

    虽然杨镐将自己坑得很惨,但方从哲也希望杨镐能将功赎罪,从而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他用人不当之过。

    “这第四件,乃是朕想为张江陵平反。现在国事动荡,官吏懒政怠政,税收枯竭,方知张江陵的难能可贵!”

    说完,朱由校不自觉地唏嘘着轻叹了一口气,大明要不是万历这个死胖子的长期故意摆烂,也不至于糜烂至此。

    大明,实际亡于万历啊......

    身为在内阁独立苦苦支撑了七年的方从哲,自然十分能体会到张居正的不易,对于为其平反,他自然不会拂逆皇帝,“是,陛下,但现在还是泰昌元年,正式平反可否等到天启元年?新君新气象,方能凸显陛下挽救大明的决心!”

    “准,张江陵是不是还有不少子孙?”

    “回陛下,张江陵长子张敬修是万历八年的同进士,受礼部主事,已于万历十二年自缢身亡,尚有一孙子张同敞在世。”

    “为何会自缢身亡?”

    “回陛下,当年查抄张江陵的刑部右侍郎丘橓、司礼监秉笔张诚、给事中杨王相、锦衣卫都指挥曹应魁等人抄家过于严酷,张敬修不堪忍受之下,选择了自缢身亡!”

    “朕听说在丘橓前往荆州之前,张家就已经被饿死了十几人了吧?”

    “回陛下,确有其事,是荆州知府与知县为了献媚君上,在钦差到来之前将张家一家老小全部关押在空置的房间内,导致接连饿死了十七人!”

    “除了张江陵对神庙小时候的过度约束,是否还有其他奸佞的从中作梗?”

    “回陛下,的确有,除了神庙爷的报复,也有当时的内阁首辅张四维在背后推波助澜!”

    “同是读书人,而且还是对张四维有提拔大恩之人,他张四维为何要将事情做得如此狠决?尤其是这个叫丘橓的,简直是披着人皮的饿狼!”

    “回陛下,或许是张四维为了坐稳内阁首辅之位,同时也是为了报复张江陵整顿盐场与榷关的报复!”

    “为何这样说?”

    “张四维乃山西平阳府解州人,世代以盐业与边关商贸为生,他的舅父是曾经的兵部尚书王崇古,夫人也是王崇古之女。除此之外,张四维的三女现在正是韩阁老的夫人!”

    方从哲无意之中,给他现在在内阁的竞争对手韩爌挖了个深坑。

    皇帝的态度明显表现出了不仅仅只是为张居正平反,看样子还要清算当年导致张居正一家悲惨下场之人。

    “你所说之韩阁老,可是韩爌?”朱由校眼神怪异地看着方从哲问道。

    “回陛下,正是韩爌韩阁老,韩阁老也是山西平阳府的大族!”

    这种千载难逢打压竞争对手的机会,方从哲自然不会被皇帝盯着,就会感觉到有什么不好意思。

    “张敬修追赠为礼部郎中,授五品奉训大夫,他的孙子张同敞赠为内阁制敕房的中书舍人!”

    “是,陛下,张江陵的其他子孙呢?”

    “还有哪些?”

    “回陛下,张江陵一共有六子,其中二子张嗣修为万历五年的榜眼,流放徐闻前,是翰林院的编修。三子张懋修为万历八年的状元,被废为庶人前,是翰林院的修撰。四子张简修生员功名,被剥夺官职前是锦衣卫同知,五子张允修荫尚宝司丞,六子张静修,张江陵去世时,因守制没有参加湖广乡试!”

    “可还都在世?”

    “回陛下,都还在世!”

    “起复张嗣修为翰林院侍讲兼詹事府少詹事,起复张懋修为翰林院侍读兼詹事府府丞,恢复张简修的锦衣卫同知,起复张允修为尚宝司少卿,赐张静修同进士出身并户部主事!”

    “是,陛下,不知是否要等到天启元年张江陵平反之后?”

    “不必,先立即启用,平反之事,明年开春再说!”

    “是,陛下,臣领旨!”

    犹豫片刻后,朱由校还是下定了决心,“找人弹劾韩爌!”

    方从哲猜测得没错,皇帝不仅要替张居正平反,还要清算当年推波助澜之人。

    而且,不久后,他还要清理出卖国家民族的晋商。

    不打掉韩爌这个晋商与张四维遗产的保护伞,怎么清算张四维与晋商?

    “是,陛下,臣遵旨,不知是否还需要为戚少保等当年一同被清算之人平反?”

    方从哲问这话,是为试探皇帝是否要继续清算东林党与辽东李成梁家族。

    东林党之所以成立,就是当年一群被张居正打压的东南官僚组成的小团体,而李成梁正是导致建奴做大的最大罪魁祸首。

    萨尔浒之败是他方从哲一生无法抹去的污点,他自然不会放过报复李成梁的机会。

    为何戚继光平反会牵涉到李成梁家族,这个不得不提当年的蓟州兵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