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打造巅峰大明

第三十六章 乱世思良将

    发生于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也可以称为石门兵变,幕后黑手就是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李如柏等人。

    至于为何是李如松李如柏等人,这个就要牵涉到万历朝的壬寅倭乱了,也就是抗倭援朝战争。

    戚家军作为戚继光多年直属的军队,也被兵部从蓟州调到朝鲜作战。

    战斗力爆表的戚家军,在平壤之战中,不仅取得了先登战功,更是杀敌最多。

    奈何当时的战场主将是李如松,李如松自然不希望将战功按照实际情况授予戚家军,而是在叙功文书上动了手脚,将战功都按在了他的几个兄弟与辽军将领的头上。

    这让性格耿直的戚家军将士哪受得了,当着朝鲜使节与朝廷钦差的面,朝李如松这个战场主将、辽东土霸王、万历皇帝的宠将讨要说法与赏银。

    面对“不懂事”的戚家军,李如松当着众人的面自然不好发作,在开下空头支票后,这个仇算是彻底结下了。

    没过多久,第一次援朝战争结束,没有拿到李如松开出空头支票赏银的戚家军继续闹饷,但被李如松等人以双倍奖赏哄骗回了蓟州。

    而随同戚家军一同返回蓟州的,还有凭“壬寅倭乱”战功升任为蓟州镇副总兵的李如柏。

    在李如松的指使,李如柏的操作,为了讨好李家的总兵王保实操下,下令将手无寸铁的他们诱骗至石门寨大营领饷,实则是早已埋伏在四周的刽子手。

    事后,王保以戚家军在蓟州发动兵变的名义,将此事汇报给了兵部。

    之后更是有永宁知府、巡关御史、兵部尚书做背书,坐实了戚家军兵变的事实,也就是历史上的蓟州兵变,亦或是石门兵变。

    对于蓟州兵变来龙去脉有所了解的朱由校,面对方从哲意有所指的发问,他自然明白他这个皇帝,有替冤死的三千多戚家军主持正义的责任,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但方从哲这个时候提起戚继光等人,绝对没有放什么好屁。

    “恢复戚继光生前的官职与恩赐,另外,将他们家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改为登州卫指挥使!”

    虽然朱由校也很想替冤死的三千多戚家军翻案,但现在还不是时候,辽东马上就要再次面临建奴的大规模入侵,辽东现在还不能乱。

    虽然李成梁与李如松两人已死,但他的子孙与曾经的“家丁”们遍布辽东各地。

    这些人打仗或许不行,但搞起破坏来,绝对是个中好手。

    为了辽东大局,朱由校必须要忍下来。

    等辽东成功挡住了明年开春建奴的大规模入侵后,再来慢慢跟李成梁家族算账。

    “是,陛下,臣遵旨!”

    没能趁势拉李成梁家族落马,方从哲的内心直呼可惜。

    “李如祯与李如柏两人现在在哪?”

    虽然还不能处理整个李成梁家族,但处理李如柏与李如祯这两兄弟还是没有问题的。

    临阵退缩与坐失坚城之罪,处理起来不至于引起李家过激的反应。

    “回陛下,李如祯被熊廷弼弹劾后,目前已被关押在刑部大牢。至于李如柏,自从萨尔浒之败后,他丢下军队,逃回了京城,目前正在京中四处花钱打点!”

    “将李如祯转移至诏狱,另外,着锦衣卫立刻缉拿李如柏!”

    说完,朱由校看向了一旁伺候着的卢受。

    这种时候,就体现出了东厂为何会一直压着锦衣卫了。

    东厂提督身为司礼监秉笔,司礼监的二号人物,长期在皇帝身边伺候,有什么事情急需处理,自然会优先安排身边的东厂提督。

    “是,皇爷!”

    说完,卢受并没有急着出去安排此事,而是继续待在书房内等候着皇帝接下来可能的吩咐。

    “方首辅,既然聊到了辽东之事,朕就不得不强调下现在的辽东局势。虽然朕继续留任熊廷弼总督辽东军务,而且还派去了以清廉实干著称的袁可立巡抚辽东,但朕心里仍然不太踏实,首辅可有更加可靠的应对辽东之法?”

    “回陛下,熊廷弼曾经巡抚过辽东,加上近两年一直在经略辽东,外加他本人文武双全,可以说是现在主持辽东战事的最佳人选。

    虽然我军去年在萨尔浒遭受了建奴的各个击破,但那是山地丛林作战,外加正月天寒地冻的气候与四路大军各自为战,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方,故才有如此之败。

    但现如今却与去年的情形大有不同,首先天时上,我军固守坚城,外加陛下要求熊廷弼稳守为要,不准轻易出城浪战,能很好地弥补我军野战不如建奴的实情。

    至于最重要的人和,有了熊廷弼一年多的整顿,不说辽东各地铁板一块,但也要比去年好上不少。外加陛下将以清廉实干著称的袁可立调往辽东,将能很好地配合熊廷弼稳定辽东后方。

    而且由大司徒李长庚亲自坐镇天津,负责调拨辽东粮草军需,前线不会因钱粮军械而烦恼。

    所以,臣以为,现在辽东的局面,咱大明守住现有的局面不难,但要想主动出击,甚至短时间内剿灭建奴,确有一定的难度!”

    方从哲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军队调遣与行军方略,而是从大形势分析上给了朱由校以安慰。

    但朱由校可没有方从哲这么自信与乐观,毕竟明年开春,历史上的大明仅仅在十一天内,就先后丢掉了沈阳、辽阳、海州、盖州等几乎整个辽河以东的广大地区。

    面对这种马上就要发生的惨败,朱由校岂能不着急。

    就算辽东现在有了熊廷弼与袁可立,朱由校的心中还是觉得不够稳妥,更何况他还将其中最能打的石柱酉阳土司兵与浙兵留在了京城。

    “卢公公,曹文诏到京城了没有?”

    虽然监狱中现在有个对建奴比较熟悉的杨镐,但一个连续犯下致命错误的主帅,朱由校实在是信不过,反而更信任曹文诏这个身处一线的武夫。

    “回皇爷,曹将军人在辽阳一带,应该要到月底才能到京城!”

    “好,他到了之后,马上让他来见朕。另外,勇士营现在整顿得如何了?”

    “回皇爷,自从满将军接管勇士营之后,裁汰老弱,精选精壮敢战之士,目前人数已凑满了一个营的兵力,战马也从御马监与太仆寺那边补足了一人双马,现在正在加紧训练骑射与近战!”

    乱世思良将,虽然明末并不缺名将,但现在留给朱由校准备的时间与名将成长的时间实在是太少,外加建奴的强大野战能力给了朱由校极大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