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打造巅峰大明

第五十六章 四轮马车

    朱由校御极后,让王在晋接任兵部尚书,一是实在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二是坚持以守为主的王在晋,更符合现在大明的实情。

    当然,还有王在晋不受东林党人的待见,也是朱由校考虑用他的原因之一。

    “田尔耕?”

    “臣在!”

    听了半天军议的田尔耕,终于被朱由校想了起来。

    “辽东调派锦衣卫之事,可有安排?”

    “回陛下,臣已经安排了三百锦衣卫前往辽东!”

    “好,若有发现通敌资敌之人,可就地缉拿,如遇反抗,格杀勿论!”

    “是,陛下,臣遵旨!”

    “另外,三百人太少了,加到五百人!”

    “是,陛下,臣回去后就再派两个百户前往辽东!”

    “好,等会儿朕让人给你一份要缉拿之人名单,让锦衣卫直接拿下!”

    “是,陛下,臣遵旨!”

    “陛下,锦衣卫如此不受控制地随意在辽东缉拿军民,是否会增加辽东战事的不确定性?”

    朱由校看着出声制止锦衣卫拿人之事,内心十分的不爽。

    他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他还想包庇那些暗通款曲的汉奸不成?

    难不成他也参与了辽东走私之事?

    “何意?”

    “回陛下,臣不怀疑辽东有文官武将正在与建奴暗中来往,但锦衣卫如此大张旗鼓地拿人,必将造成辽东人人自危,最终会阻碍战事的顺利推动!”

    “不知道孙阁老有没有听过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谚语,若守卫沈阳城门的守将临阵开城投降,他造成的后果严重,还是锦衣卫提前将这个武将缉拿后造成的短暂骚乱严重?”

    “回陛下,臣相信辽东有了熊廷弼的近两年经营后,会有效提前避免这种临阵投降的守将出现!”

    “你如何相信?恐怕连熊廷弼他自己都无法保证吧?”

    “这...陛下,缇骑四出,并非治国治军良策啊......”

    “够了!”

    面对纠缠不休的孙承宗,朱由校大声喝止了他的继续劝谏。

    难道朱由校他不清楚特务治国的祸害吗?

    要不是你们文恬武嬉,他朱由校用得着缇骑四出?

    每天饮酒作乐、左拥右抱,将劳累伤神的政务甩给你们文臣武将,他当昏君不香吗?

    奈何,你们不给他机会啊。

    非得逼他朱由校当个暴君。

    面对皇帝的大声喝止,孙承宗这个从来不是什么头铁之人,立马止住了继续劝阻的冲动。

    帝师?那又怎么样?

    前提,他是个臣子。

    君为臣纲,只要帝王不是软趴趴的庸懦之君,或者没有自主意识的幼年之君。

    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没有几个帝师能够驾驭帝王。

    在喝住了孙承宗这个想以帝师身份压制少年天子的内阁大学士,其他跃跃欲试之人也就不敢再上前劝阻。

    “今日之辽东军议,到此结束,若辽东战事失利,朕不仅会清算前线指挥作战的辽东文官武将,也会清算你们这些高居庙堂,却对辽东支援不力,甚至从中作梗之人!”

    面对皇帝赤裸裸的警告与威胁,众人立马跪下接旨道:“臣等谨遵圣谕!”

    朱由校说完,用力甩了一下袖子,之后快速走下宝座。

    一旁的卢受见此,马上高声唱和:“陛下离座,百官恭送圣驾!”

    “臣等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回到南台书房,朱由校看到了已等候在门外的高宇顺。

    朱由校看了眼躬着身子的高宇顺,低声问道:“何事?”

    “回皇爷,您要的鹅毛笔已经做好了!”

    说完,高宇顺将盛放九支鹅毛笔的托盘高举头顶,呈现在了朱由校刚好方便拿取的高度。

    朱由校随意拿起了其中一支道:“随朕进书房吧!”

    “是,皇爷!”

    高宇顺答完,端着托盘跟在朱由校后面,朝书里面的书房走去。

    朱由校刚坐下,朝候在门外的刘时敏说道:“刘时敏,进来磨墨!”

    “是,皇爷!”

    应答完,刘时敏轻声走入书房,之后在朱由校的书案旁轻声磨起了墨汁。

    蘸了点墨汁,随意在纸上画了两笔后,朱由校看向高宇顺问道:“这种鹅毛笔制作起来容不容易?”

    “回皇爷,不难,御用监的大匠们试做了两遍后,就掌握了其中的关窍!”

    “成本多少?”

    “回皇爷,不贵,不到五文钱!”

    “望远镜做了多少了?”

    “回皇爷,已经做了二十多个了!”

    “好,将这些全部交给卢公公,将它们随尚方宝剑一起送去辽东,给辽东总督熊廷弼!”

    高宇顺与卢受同时答道:“是,皇爷!”

    “鹅毛笔先做个一千支出来,之后给在京官员都发两支,并附上书写方法!”

    “是,皇爷,奴婢遵旨,不知这门生意是否也要交给通远商行去经营?”

    “可以,这种利国利民之技艺,也不用禁止民间仿制!”

    “是,皇爷,奴婢记住了!”

    “朕这里有一份能极大改善运输的利器,同等马匹下,运力能够提升十倍,也交给你们御用监去做,做出来之后,交给御马监与兵部使用,也可以让通远商行去做这份生意!”

    没错,朱由校这是要将畜牧时代的运输利器,也就是四轮马车在大明上市了。

    困扰四轮马车最大的轴承问题,有朱由校这个后世之人,哪还能是什么难事。

    就算他自己不会动手做做,但没杀过猪,还没吃过猪肉吗?

    有了天下技艺最精巧的御用监大将,做这些并不是很复杂的轴承,岂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当满脸疑惑不解的高宇顺从卢受手上接过四轮马车图纸的时候,他整个人是懵的。

    他实在无法想象能提升十倍运力的马车会是什么样的。

    等他看了图纸后,虽然觉得会比一般的两轮马车有较大的运力提升,但仍然无法想象能够提升十倍之多。

    “虽然朕在图纸上面备注了尺寸,但你们试制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是,皇爷,不知需要御用监多久做好?”

    “现在辽东战事吃紧,而且海面也在陆续上冻,意味着对陆地运输要求变得空前高了起来,你这边抓紧试制!”

    “是,皇爷,奴婢预估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

    “好,不必追求精美,先把东西做出来,之后再逐步去改善!”

    “是,皇爷,奴婢明白了!”

    “通远商行现在运转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