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打造巅峰大明

第五十八章 西山试炮

    “臣秦良玉,拜见陛下!”

    看着身穿一身铠甲的秦良玉,朱由校微微抬手道:“秦夫人不必多礼,请起!”

    “臣谢陛下!”

    “今天就辛苦秦夫人一同陪朕观看试炮了!”

    “能陪伴陛下左右,是臣之荣幸!”

    “好!”

    待走近跪在最前面的毕懋康后,朱由校微微躬腰笑着抬手道:“毕爱卿,你们可是立下了大功,快快平身!”

    “臣谢陛下夸赞!”

    “好,快带朕去瞧瞧野战炮!”

    虽然朱由校在军事博物馆看过几次十九世纪的野战炮,以及大明的弗朗机炮与虎蹲炮,但十七世纪的野战炮他只在纸上见过。

    “是,陛下,臣给您在前面带路!”

    “好!”

    进入青砖堆砌的围墙后,远远地就看到了不远处空地上放着的三门规格不一的野战炮。

    走近炮身后,朱由校用手摸了摸青铜炮的触感,很厚实,来自于男人对武器的那种安全感。

    “毕爱卿,帮朕介绍下三门野战炮。”

    “是,陛下,您手上摸着的这门,是三门中最大的火炮,通体长五尺,重五百斤,发射五斤重的铁弹或铅弹,最远发射距离六里八丈!”

    朱由校在心里快速换算了一遍后世单位后,开口问道:“破重甲与轻甲的距离呢?”

    “回陛下,破建奴的三层甲大概在一百五十丈,也就是三百步。破建奴轻甲,大概在四百二十步!”

    也就是破重甲大概在五百米,破轻甲在七百米。

    建奴步弓轻箭抛射大概在两百米,重箭平射破轻甲在八十米,破重甲则只有五十米左右。

    至于骑弓,那就差得有点远了,射程一般也就是几十米,破轻甲直线下降至五十米,重甲则只有二十多米。

    “射速呢?”

    “回陛下,青铜炮可以持续发射,不必像铁炮那样发射几轮后,就要停下来让炮管冷却,炮手操作熟练之后,一刻钟能发射十五发炮弹!”

    也就是一分钟一发,都快赶上燧发枪的射速了。

    “另外两门呢?”

    “回陛下,另外两门次第降了一成的长度与重量,射距与威力也对应下降了差不多一成,但射速稍微能提升一点,但也不多!”

    “有没有请勇士营的人过来试射?”

    “回陛下,才刚做出来,所以还未来得及请他们过来试射!”

    “好,分别请勇士营与腾骧左卫过来试射后,再确定到底选哪一门装备部队,不过,在他们到来之前,先让朕瞧瞧它们的威力!”

    “陛下,虽然臣对臣铸造的火炮有信心,但为了您的安全,请您远离火炮!”

    “好,朕离远点!”

    开玩笑,那么惜命的朱由校,自然要躲得远远的。

    待走出了差不多一百米远后,朱由校这才停下了脚步。

    之后,朱由校拿出御用监制作的望远镜,顺便也给了秦良玉与曹化淳两人各一支,一同观看火炮试射的场景。

    在工匠们的一阵鼓捣后,终于看到了他们准备点火发射。

    砰,砰,砰!

    一阵黑烟伴随着三声震耳欲聋的炮声,很快就看到了远处铁球撞击地面后溅起的三处泥花。

    一旁的秦良玉与曹化淳两人,学着朱由校用望远镜观看远处试射火炮,先是对望远镜神奇的惊诧,接着是对火炮的威力发出满脸的不可置信。

    朱由校看到跟毕懋康汇报的射距差不多后,点了下头笑着说道:“不错,不错,再试下他们的破甲能力!”

    “这...是,陛下,臣马上让他们试射!”

    毕懋康在吩咐了身边的一名助手后,助手快速安排人去准备铠甲等试射之事。

    约莫过了一刻钟,朱由校再次见到了三炮齐射的壮景。

    很可惜,只有一门炮射中了铠甲,另外两门皆是完美错过。

    一旁的毕懋康见此情景,顿时脑袋一紧,眉头也不知何时出现了冷汗。

    另外两门火炮在连续发射了三轮炮弹之后,才最终击中了远处的铠甲。

    而这时,毕懋康紧张万分地跪倒在了朱由校的跟前,“臣无能,请陛下责罚!”

    “毕爱卿,你这是作甚?朕又不是那种不知情由胡乱严惩有功之臣之人,快平身!”

    “谢陛下,但火炮的精度的确不佳,臣自知有罪!”

    “火炮精度不够,那就想办法提升精度,你们这才刚做出来样品,肯定还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起来吧!”

    “谢陛下体谅!”

    有了皇帝的再次不惩罚保证,毕懋康这才敢站了起来。

    “朕虽然没有参与你们火炮的铸造,但也知道影响火炮精度的因素除了炮膛内壁的光滑度,还有发射之法。

    朕听人说欧罗巴人也就是你们常称的泰西人,有一种可精确测量火炮发射精度的规尺与算法,不妨在这上面着手,争取早日掌握其中的窍门,从而早日教会我们的火炮手!”

    “是,陛下,臣一定要找到这种规尺与懂测量的欧罗巴人!”

    “好,泰西传教士中应该有人懂这些,另外朕听说濠镜有小弗朗机人开设的一个叫什么卜加劳的炮厂,可以试试!”

    “是,陛下,臣谢陛下指点!”

    “另外,看能否在炮管中刻上膛线,从而进一步提升火炮的威力!”

    “是,陛下,臣下去后就尝试膛线之事!”

    “好,年前能生产多少门火炮?”

    “回陛下,若是铜料足够,臣能生产五十门!”

    朱由校看向一旁伺候着的魏忠贤道:“大伴,能否给炮厂提供这么多的铜料?”

    “回皇爷,内承运库恐怕没有这么多现成的铜料!”

    “那有多少?”

    “大概能铸造三十门的火炮!”

    “想办法去找铜矿山,朕记得湖广大冶县与江西铅山县有大型铜矿,想办法都买下来!”

    “这...是,皇爷,奴婢遵旨!”

    “朕听说倭国的银铜丰富,而且欧罗巴人手上也有不少,也可以在这上面想想办法,争取明年三月前凑足五十门火炮的铜料!”

    “是,皇爷,奴婢遵旨!”

    “毕爱卿,铜皮铁芯的火炮也要加紧,纯铁炮也是如此!”

    “是,陛下,臣领旨!”

    “燧发枪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