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晚风

第2章

    李浩东骑车进村以后住在村口的一户人家奶奶在家门口带孩子玩,五六岁的小男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旁打闹着,黑色的裤子涂抹的都是泥土左一块,右一块,孩子的奶奶大声吼叫着:“不要在地上坐着给我起来,不听话把你卖了!”小男孩悻悻的站了起来往其他小孩子堆里跑去。看小孩的这位母亲是李浩东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的妈妈,待李浩东骑车路过的时候便和李浩东说了一句:“钓鱼回来的嘛?”

    “是的。”李浩东回答着。

    瘦高的身躯显得她精神状态不是很好的样子,头上也布满了银丝,满面的愁容仿佛被生活的重担压的心力憔悴,前两天家里来电话说她大儿子生了很严重的疾病这无疑对她又是一种打击,大儿子的孩子还小上学、看病、吃喝都要花钱要是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又该如何让她面对这样的现实,毕竟她大儿子才三十多岁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光景。

    转过一个弯李浩东看到父亲李卫国坐在门口的石阶上和其他几位邻居在谈论着什么事情,一个个头中等的中年男人一只手放在胸前一只手夹着一根烟背靠着横在路边的护栏大谈特谈的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旁边的一群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的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谈到激动人心的时刻一群人你争我抢的好像是在吵架。李浩东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父亲李卫国,父亲面带微笑看了看他说了一句:“钓着鱼么?”李浩东下了车把渔网往外拎了起来几条鱼在里面蹦蹦跳跳。这时傍边有一个人迅速叫了一声:“还管来,弄不少,晚上管喝鱼汤了。”李浩东快速抬头看了一眼是村西头的本姓人家,按老家的习俗李浩东要喊人家姥太,据说是因为辈分长所以要叫姥太,这姥太家和李浩东差不多大的孩子李浩东都要喊姥。说是这么说,年轻人之间可能不会在乎这些所谓的“礼节”可是大人们难免要开口说了:“这孩子怎么不知道招呼人,真不懂事!”

    另外几位邻人朝李浩东看了一眼没有说话继续聊着自己的天,两人一块,三五一群天南海北的扯了起来。李浩东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里走过高出门口路面很多的房屋地基心中思索着这是怕下大雨雨水流进来吗?记得有一回在家吃饭的时候李浩东的父亲李卫国说过隔壁人家的楼房地基高出地面多少公分,咱家不能比人家差!一家、两家、三家都是这样比来比去。可是那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减当年秦始皇’。到底又是说给谁听的呢?

    李浩东把钓的鱼都倒进一个蓝色的水盆里从水缸里舀了五六瓢水倒进蓝色水盆里,个头大的鲫鱼还在水里扑腾着小点的鱼已经翻着白肚子了,一动不动任水流冲着它走,鲶鱼和黄辣丁还在大口的呼吸着好像是上帝来拯救它们了,拼命的吃着水。母亲张青翠这时从厨房走了出来迈着缓慢的步子,围裙的边差一些就要着地了,带着关心的口吻说:“你这是钓鱼回来啦?”

    “是的”李浩东说。

    张青翠:“外面这么热怎么不早点回来?”

    李浩东:“还好,没有多热。”

    张青翠:“赶紧洗洗脸,看你脸上都是汗。”

    李浩东走到橘黄色的脸盆跟前用手捧着凉水洗了三四次又拿起旁边的肥皂在手中来来回回搓了几圈,洗了一下便独自上楼去了,没有经过装饰的水泥楼梯显得格外干燥好像有着一层浮灰,不锈钢的扶手在楼梯旁一直立着像短而长的帘子显得十分寂寞。

    李浩东到了卧室一张新买没有多久的床占据了房间的大部分空间,床头两旁的柜子上摆着他看完的书,一台靠近门口的落地扇呼呼的吹着风,床上躺着的粉红色大熊已经陪伴他度过两三个春秋至今也未遇到那位女主人;白色的地板砖好像很不耐脏,脱完地板干了以后没走几圈又有灰色的印子。

    李浩东躺在床上打开那本笔记本电脑一个人看起电影来了。楼下的人声开始越来越小,西边那户人家两个闺女都早已嫁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大女儿嫁到西边的一个村子回娘家的话好像骑摩托车都要半个小时才能到。二女儿嫁的比较远些来一趟要坐火车,还要再坐汽车才能到,好像是北边一个城市。逢年过节女儿女婿一家人带着孩子过来走亲戚,平时都是两个人相依为命自己过着自己安生的日子与世无争。

    烟囱里往外冒着白色的烟雾,红色的砖垒成的烟囱就像一根红色的水管任它往上喷涌。不时听到外面有大人喊着“祥子”、“路子”、“小胜”家来吃饭了。小孩子们扔掉手里的树枝、玩具、纸片飞奔回家去了。

    李浩东家门前的水塘里有几只鸭子还在水里“嘎嘎嘎”的叫着扑棱着翅膀在水里游来游去,两只鹅用头蘸水不停的浇着自己的身体,浅浅的水塘在夕阳下显得浑浊不堪。

    张青翠做好饭菜后把李浩东和李卫国喊过来吃饭,李卫国跟门口的人打个招呼便进来,然后帮着摆放碗筷和碟子,张青翠见李浩东还没下楼便又上楼到李浩东的房间里,看到躺在床上的李浩东便开口说:“起床吃饭了,别玩了,赶快。”

    “知道了。”李浩东回答着。

    张青翠便带上门下楼去了,李浩东从床边踏着拖鞋慢悠悠的来到楼下洗洗手便坐到饭桌上右边木质的板凳上,那板凳是自己手工制作的几块木板锯好后打磨平整再用铁钉给钉上,家里的四五个凳子应该有很多个年头了依然耐用不坏。李浩东左手拿着白色的馒头,右手要去夹摆在桌子中间的炒菜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村妇人,皱纹早已布满她的面庞,曾经小时候自己见到的那乌黑的长发如今已是枯黄的短发,始终未变的是她那矮小的个头和面对儿子那种亲切的笑容,任时光流逝,人生百转千回在家的时候不管你多大都是一个孩子。母亲张青翠开口说:“这边的工作你不干了,你打算怎么办?”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干嘛,要不就去俺叔那里吧。”李浩东回答。

    “去恁叔那里可能找到好活?”父亲李卫国叹息说。

    “这边这个活不干就不干了吧,干电焊对身体也不好,现在还没结婚,想干等结过婚再说吧。”张青翠说。

    “现在你也老大不小了,村里跟你差不多大的都结婚有小孩了,你看恁叔家小孩比你小三岁,人家孩子都有了。”张青翠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