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末代皇弟

第33章 我不愿为汉献帝

    皇位真的摆在李亿的面前,只要自己是真的去投靠韩建。

    但是……

    李亿没想过当皇帝。他从来没觉得当皇帝有什么好。

    唐昭宗李晔在即位之前,还是个快乐的文艺青年。现在,已经被国事整得陷入疯狂的状态了…

    况且李晔没有过错,如何退位?把他杀了吗?李亿绝对不能接受这种兄弟残杀的事情,尤其是在朝廷都已经要保不住的情况下。

    再者,或许能力差了点,但自己的皇兄对自己、对社稷是挑不出一丝毛病的。几位皇叔做出的努力,结果出现这种事情,只会显得所有人的努力都很可笑可悲。

    李亿不会自欺欺人,不会说让自己当皇帝,那也是延续着唐王朝的香火。李亿也不是豺狼,绝对不能同意此事!

    抛开这些,在韩建的帮助下即位,这是否相当于朝廷直接听韩建的了?皇帝还有实权吗?

    唐朝这个情况,唐懿宗唐僖宗,可以类比为汉朝的桓帝灵帝。唐昭宗李晔是末代皇帝。就如同少帝献帝。

    如果废了李晔,再立新君,如同汉朝费了汉少帝,改立汉献帝一样。等于王朝直接进入死亡状态。

    李亿赶紧起身:“韩公此言,不合礼数。圣人云:“非礼勿听。”所以我没有听见韩公刚刚说的话,请韩公理解!”

    韩建点了点头:“我知道翼王的意思,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不谈此事,不谈此事了…我这里还有几份想给圣上的奏书,是关于十六宅的管理。圣上不处理公文,臣私下里觉得给翼王处理也是一样的。”

    李亿表现得十分迟疑:“韩公兼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亲自处理的,何须交给我来处理?”

    李亿已经和十六宅交恶,现在动用什么管理十六宅的权力,岂不是自找苦吃。

    “这份奏章说的是十六宅的事务。我不敢直接指示各位王爷,翼王是圣上亲近皇弟,也有兼管十六宅的职权,所以也没有问题。”

    李亿再次接过一看。韩建所献封事,请置师傅教导诸王,选派贤人为诸王侍读。

    韩建似乎是想让亲王们自己读读书消磨时间,不要参与政事。

    底下还列了一些学士的名单,名单里面的这些“师傅”,都是些年纪不小的文人。似乎是要把这些学士分派到十六宅内。

    名单里面,李亿看到了韩偓的名字。就是韦庄推荐的韩偓。

    “韩公但有意,自行则已,何必问于我?”李亿推辞道。

    “听说圣上早已赐剑,授予翼王管辖十六宅之权,此事就不要推辞了。”

    李亿最终领命。

    正好,还省的自己亲自拜访韩偓,不用多走一趟了。

    ……

    军队不能离开主帅,李亿晚些时候赶回到了军中。

    时间到了晚上,军营里变得安静了起来。营帐里点了灯火,还算明亮。

    除了守夜的士兵,其余的人员都去休息了。

    郭振跟随着李亿在身边侍奉。经过了几天的考察,李亿已经完全信任了这个叔父在最后时刻塞给自己的仆人。

    所以这时候,营帐里面就只剩下这主仆二人了。

    李亿拿出了白天李晔赐予的战袍,赶紧拆开查看。

    里面夹藏的是一封李晔写的亲笔信,已及两封署着“神策军左中尉”的信件。

    李亿逐一拆开来。

    这越看是越觉得震惊,不可思议。

    神策军已经在谋划发动政变了。

    刘季述的第一封信,在信中赫然写着“下月十五起事”的话。这是在联系部下,想要起兵。这些宦官还在地方上培养了一些势力,一些州县可能会响应。

    第二封则是更离谱,刘季述居然和朱温还有联系。

    刘季述怨恨朝廷到了华州后,一切事务都听从韩建指挥,自己的地位和重要性是在连续下降。

    所以刘季述联系朱温,请求朱温出兵华州,让朱温来挟制天子。如果韩建不愿意听从神策军的安排,希望把韩建也一块解决掉。

    李亿读完之后,放下了信封。

    李晔会和自己贴身宦官反目,看来双方已经到了一个水火不容的局面了。

    宦官竟然敢叫板天子,那么背后的问题只会更加严重。

    天子李晔则是说明了,自己派心腹潜伏刘季述手下,没想到抓到了这两条罪证。在行宫里,李晔举目无亲,韩建不是可以依靠的人选,所以趁此机会,希望李亿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

    李亿刚想把这些东西看完后就直接烧掉。所有留在手上的东西,都有可能被拿走,成为敌人日后指证的罪证。

    如今韩建是心头大患,没想到宦官是燃眉之急。

    但是李亿突然想到了一个不错的想法:想要除掉神策军的威胁,又不想真的把这支中央禁军给剿灭掉,那就借力打力,让韩建去干这个事情不是更加方便吗?

    刘季述看不清皇室也就算了,居然连韩建也不放在眼里…那么韩建参管此事,就有充分的理由了…

    韩建能把让李亿觉得不好办的事情交给李亿去做。

    那么思路互换过来,李亿也可以让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藩镇,去做一下有用之事,只要在适当时候,让韩建看到这个罪证…

    “郭振,你祖籍在华州是吗?你知道殿后四军和神策军当时来到华州,经过了那条村子?”

    “是奴婢的宗主祖籍在这里,具体不太清楚,但是听说神策军当时报团抢劫百姓和农夫,但是因为战斗力实在太差,最后的结果是神策军反而被农夫拿着扁担暴打了一顿,赶了出去…”

    打仗战斗力太弱也就算了,让下属抢劫,结果还没打过普通老百姓,这个是足以成为丢人丢了几千年的事情。

    而且神策军的军纪很差,宦官左右中尉的管理都很不善,驻扎的地方民怨很深。韩建对于此事是很不满意的,但是又不好直接下手。

    “你在那个村子里有认识的人吗?”李亿问道。

    “奴婢在府上侍奉多年,有几个亲戚也不一定认识了。殿下如果想去的话,愿意带路前进。但是听说附近的几个村子民风都非常彪悍…”

    积累起的民怨,至少可以惹出一些民变出来,就足够绊倒这些想谋反的宦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