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末代皇弟

第55章 华州之战(六)

    城北的镇国军有一万二千名士兵。历经沙陀军几波进攻之后,此时有八千人还在韩建身边,四千人正在休整。

    这些士兵都是镇国军最后的精锐,但防守消耗过后,都不在最佳的状态。

    现在抵抗城外李克用的攻城尚且捉襟见肘,如果被两面夹击,根本挡不住腹部受敌。

    “什么情况?北城还不需要支援,翼王为何未奉军令前来?”韩建惊疑并俱。

    殿后军已经披挂齐整,看这朝向…不像是来支援防守的。

    在场所有的的士兵都看出来了,他们就是朝镇国军来的。

    “翼王呢?翼王可在军中?”

    无人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幕僚匆匆忙忙地道:“相国,在禁军撤进城内,当时就已经初露端倪。殿后军原在城西南驻扎,当时如何同在北门进城?”

    “什么…殿后军竟然迁移过驻地?你早看出来了,为什么不早做禀报?”韩建怒气冲冲地质问。

    幕僚显得很委屈。

    镇国军被击溃后,韩建率残部逃回城中。当时是韩建自己下的命令,让禁军殿后进城。

    当时禁军都是跟着韩建进入城中的,谁能想到是什么情况?

    “张行思现在何处?”韩建厉声问道。

    “不用问了,已经被我抓起来了。”熟悉的声音从城下传到了城头。

    李亿在城下,走到了最前面:“韩建,还不束手就擒吗?”

    “就擒?我有何罪,需要就擒?”

    “你的罪过,罄竹难书!”崔胤押解着张行思走来,松开了他的绑缚。

    崔胤把韩建干过的事情全部一件一件报出。

    其中有来自天子的口述,有崔胤身为宰相的所见所闻,还有让张行思口述,自己身为韩建亲信所了解的。

    看来张行思心思很明白,已经开始为自己找后路了。

    韩建见到这些人历数自己干过的恶事,气急败坏:

    “你们以为没有我,就能单独抵抗外面的沙陀军了吗?或者沙陀军就是你们引来的?

    “如果李克用控制朝廷,干的事情就会比我更忠义吗?”

    李亿并不想回答韩建。李克用的事情,自然有应对之法。何须和一个将死之人解释?

    “李亿,我待你不薄,本欲同享富贵,为何临阵倒戈?”

    李亿不说话,只是指了指城北楼上挂着的头颅。

    那是彭王李惕的头颅。

    自从中秋事变,韩建为了威慑朝廷和十六宅,将彭王头颅悬挂在城楼上,到今已经二月有余,已经几乎只剩下了一具枯骨。

    “当日…你们是串通好的?”韩建回忆中秋那一日的细节。

    那一天,在彭王府上,彭王挟持李亿。韩建率部赶到,斩杀了彭王。李亿因此得到他的信任,由此时放下了戒备。

    好一个舍生取义,好一个卧薪尝胆,好一个瞒天过海。

    “你是此时降于朝廷,还是想被活捉,亦或是死于刀剑之下?”李亿发出最后通牒。

    韩建的脸色铁青,又在恐惧中显得苍白,又在狂怒之下带着一丝潮红。

    他咬牙切齿、颤颤巍巍地问道:

    “我此时降于朝廷,朝廷可放我生路否?”

    “韩建,还在做梦吗?以你的所作所为,百死难恕。你就是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还问什么生路?”崔胤反问道。

    “当然不能。”李亿斩钉截铁地回答韩建道,“你若配合,停止抵抗,我保你全尸。”

    韩建的父亲韩叔丰站出来劝道:

    “局势已然如此明朗,我儿何必还要以死相拼。归于朝廷,还免得身首异处,遭受酷刑之苦。”

    韩建看到了站在李亿身旁的韩叔丰。

    李亿能如此顺利带兵杀到自己脚下,韩叔丰在其中肯定做了不少贡献。

    怪不得自己一直到事发前,都听不到一点消息。

    “老东西,老杀才,误我大事!儿子发迹后以孝事你,锦衣玉食供养于你。如今危难关头,你却倒向了他们?”

    “当年你早就和家中断绝了关系。你不忠不义,有何面目谈什么孝道?为父已经屡次劝你,如今走到末路,岂能怪为父不仁?”

    韩建最讨厌的,就是这些如同教条一样的教导。他示意左右弓手暗中准备。

    就算今日死在此地,也要带他们一块上路!

    “牌斧手掩护。”王彦章已经看到了城楼上的小动作,直接命令道。

    李亿此行当然带着所有力量。殿后军四部的精锐,自己提拔起来的王彦章、刘伍,他们都对自己忠心不二。这种关头,正是三军用命的时候。

    “殿下,崔相公,还有韩丈。敌部负隅顽抗,已要发箭,先回避吧。请殿下下令进攻。”王彦章建议道。

    李亿让崔胤和韩叔丰退到后方。这种手刃朝廷耻辱的时候,自己怎么可能缺席?

    他拿过了旁边弓手的一把弓箭,瞄准韩建,一箭快速射出。

    在军中数月,李亿的箭术虽然还达不到百步穿杨,但至少十箭中九箭能上靶。

    韩建见到,低身闪过。

    从下往上射的箭从韩建头顶划过,击中的城墙上高处的旗帜,一个大大的“韩”字正好被击穿。

    而后,李亿拿出了御赐的秦王宝剑,剑锋直指被击中的旗帜。

    “殿后军上下,下马上刀,攻上城楼,斩断城头旌旗!”

    从城墙内部进攻上城,可比从外面打上去容易太多。什么攻城器械都用不着,殿后军只需要沿着楼道向上爬去,然后就可以与敌军兵戈相见。

    马匹、长枪在这个时候都不重要,楼道和城墙上的施展范围都很小,拿着刀剑上去才是最好的进攻方式。

    殿后军士兵两两一排,簇拥着攻上城墙。满眼过去,石阶上都是银晃晃的锋刃!

    韩建赶忙率领城楼上的士兵,居高临下展开阻击。

    他立刻传令下去,让所有的士兵都先聚集到北城城楼,又传信让被打退休整的士兵赶紧起来迎敌。

    “镇国军在城中,还有将近二万多士兵,殿后军不过也就一万多人。况且禁军腐朽,装备极差,不堪一击。”韩建心中安慰自己。

    知道韩建肯定会召集镇国军所有力量反扑,李亿命令神策军的部将,让他率领神策军来的两千人,封锁城北各处的民宅。不少敌军都在民宅中休整。

    李亿又派刘伍带领两千人,阻击从城南的守军进攻。

    ……

    “城楼上好像有变。贼军聚在城上,调转了弓箭的朝向。看起来是城中出现变故。”侦察兵赶紧汇报给李克用。

    李克用在望楼上,看到的视野比普通士兵要广得多。

    “晋王,此必是翼王已经在城中策应。我勤王之师,何不立刻与之里应外合,再度攻城?”延王鼓动李克用立即再发起一轮进攻。

    “好。传令下去,把后备队都拉上来,再架设云梯,这次一定要攻上城楼,活捉韩建!”

    与此同时的城楼上,韩建看到内外都在发起进攻。

    沙陀军又集结起了一大波士兵,扛着云梯前来;殿后军则是堵住了城墙的所有出入口,沿石阶向上进攻。

    自己困坐城楼,还有逃亡的可能吗?

    韩建回想起了自己的一生。从幼时投军,一步步做大。解决掉当时的宦官上级后,已经拥兵一方。

    朝廷封自己为华州刺史,自己以之为根据地,苦心经营十数载。实力稳固壮大后,与李茂贞暗中结为同盟,抗衡朝廷。

    无论是入京逼宫,还是挟持天子。自己一直在朝廷的刀头上横跳,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怕字。生死关头,自己早就经历过好多次了,哪一次不是有如神助一般挺了过来?

    枭雄,活要有枭雄的活法,死也要有枭雄的死法!

    “楼上分为二部,三千人推倒外墙云梯,倾倒点燃热油。三千人搬运木石,推向内城石阶,向下抛下。剩下的士兵作为预备,填补空缺!”

    韩建作出了最后的部署。只要能挺过这一关,杀退殿后军的进攻,而后还能在城内组建抵抗力量。

    朱温不会让天子落到李克用的手上,一定会派兵来牵制李克用…

    朝廷禁军,不足为惧。自己也曾经看过殿后军的军营,士卒装备破烂,迷信鬼神,不尚武力,粮饷缺乏。不足为惧,不足为惧的!

    “大帅…沙陀军攻城器械被火烧后勉强能够挡住。但是城墙上的滚石滚木数量不够,殿后军已经要攻上城头了!”部将急报。

    韩建瘫坐在地上,看着殿后军士兵悍不畏死地冲上城头。他们还精力充沛,自己的部下却已经劳战一天。

    从内墙进攻城头,谁都不好施展开。两方士兵的作战经验、装备水平的差距被无限缩小。

    殿后军不高的披甲率,使他们没有重甲的束缚,推进得反而更快。

    城头上的镇国军本来打的是城防战,兵种以弓弩手为多,本就没准备好打近身战。有铠甲的士兵为了搬运木石轻便一点,也很多没有披甲。

    所以一眼过去,韩建的部下根本讨不到便宜。他们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面对攻击,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战斗异常激烈,双方在城墙上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镇国军试图用弓箭和短刃反击,但禁军的士兵们已经豁出去了,他们不顾一切地冲向守军,用刀剑和枪矛展开猛攻。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禁军逐渐占据了上风。他们的攻击让镇国军无法抵挡,纷纷败退。

    韩建看到,一个穿着布甲,挥舞着长枪的禁军猛士,已经杀到了自己所在位置的楼下。

    长枪本来不该是近战使用的兵器,可那人使用地如此精妙,看起来无人能敌。亲兵上去抵抗,也根本抵挡不住。

    韩建抽出了短刀,看着那人冲上城楼,离自己越来越近。

    终究还是走到了最后一步啊…这一次,避无可避了…

    韩建闭上了眼睛,把短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毅然自刎而死。

    这就是枭雄的落幕。

    王彦章杀退了韩建的几个亲兵,冲上了城楼。

    一把短刀掉落在地上,韩建已经躺倒在座椅上,没有闭上眼睛。他的脖子上还流着献血。

    “真是懦夫,甚至不敢和我动手吗?”

    传说当年西楚霸王被汉军重重围困,犹杀数十人,战至力竭而死。

    这种自杀而死的懦夫,注定就是要迎接失败的命运。

    王彦章没有迟疑。紧急关头的时间非常宝贵。

    他立刻上前,砍倒了华州城口的大旗。横据华州十多载的割据势力,就此宣告结束。

    而后他割下了韩建的头颅,对着城墙上所有人高高举起展示,大声吼道:

    “韩建已经伏诛,此为贼首头颅!镇国军全部停止抵抗,放下武器,朝廷只诛首恶,既往不咎!还有执迷不悟者,斩!”

    镇国军士兵见到韩建已死,逐渐放弃了抵抗。

    韩建的部将和幕僚见此,知道大势已去,有一些人想要逃跑的,也被一一抓住。

    李亿立刻爬上城头,接过了韩建的头颅,向城外的沙陀军示意。他又让手下把朝廷禁军的旗帜挂在城楼之上,让城外的沙陀人明白,禁军已经控制住了城头。

    崔胤则在一旁拿出了圣上的诏书,准备宣读,要求沙陀军停止攻城。

    李克用见状,暂且命令士兵暂缓进攻。延王则是明白李亿已经解决了韩建,激动地在一边,听候圣旨。

    “韩建作乱,现已伏诛。李氏父子,忠心勤王,朕必将大加封赏。翼王延王及诸王,劳苦功高,复兴社稷,堪为砥柱…”

    崔胤宣读完了诏书,对下方的沙陀军道:

    “华州城小,不能容纳大军。请大军驻扎在城外。稍后朝廷自会安排前来封赏并行犒劳勤王之师。”

    李存勖和李克用父子对视一眼,并没有立即下令士兵退回。

    “延王殿下,这莫非是韩建的缓兵之计?我看三军还是继续沿云梯上城,只有我军占领了城池,方可信之。”

    李克用率领大军跋山涉水远赴化州,可不是为人做嫁衣来的。沙陀军不是老好人,而是朝着利益前来的。

    李克用要的,是在解救出朝廷后,把朝廷把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