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末代皇弟

第56章 沙陀驻军

    “请晋王稍等。韩建头颅已经在此,圣上即将现身北楼。将士们皆有钱财布匹之赏,勿要急躁。”延王看了诏书后说道。

    沙陀士兵们听说不用冒死攻城了,朝廷还有赏钱,皆山呼万岁。

    李克用的脸色有些看不透。他没有做什么,只是眼神示意手下,传令士兵们各回各营。

    看到沙陀军缓缓退下,李亿松了一口气。

    沙陀人毕竟在天下有凶名,他们愿不愿意听朝廷的话,是未知数。好在在利诱之下,他们愿意跟着赏钱行动就行。

    现在绝不是享受胜利的时刻。无论是混乱中的华州城,虎视眈眈的沙陀人,还有被李茂贞控制下的长安,都是不好解决的难题。

    亲卫首先把挂在楼角上的头骨取下。李亿把叔父头骨盛之木匣中,毕恭毕敬地向这位杀身成仁的叔父致意。

    彭王李惕,唐宪宗李纯十八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始王。在掌管禁军和消除韩建的疑虑、这两个遇到的难题上,彭王用生命最后一丝力量帮助了自己,完成了他守护皇室的许诺。

    “去十六宅请覃王,沙陀军中请延王,让两位亲王统领诸王事。听说圣上龙体欠安,不知可否亲至?不然,请延王主持局面也可。”李亿已经多日未见到天子,于是询问崔胤。

    “圣上虽染小恙,但并无大碍。我这就派人前去。”崔胤下去了。

    殿后军中,一队士兵被派到镇国军的府库。其他士兵被命令戒严,密切注意城中动向。

    做完了这些,已经可以说万无一失。李亿终于放下了长悬已久的心。

    ……

    延王已经先行进入城中。等延王带着随从离开,李存勖疑惑地提出疑问。

    “父亲,朝廷不会是想行鸟尽弓藏之事吧?而且贼酋不是被我军抓住,朝廷或许因此冷落我等?”

    “当今天子正直宽厚,为仁义之君,断不可能行不义之事。”李克用斩钉截铁地说道。

    “那为什么…”

    李克用用眼神,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共同的敌人解决了,那么君臣难免会发生嫌隙。古人云:事君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圣上要我等进朝封赏,孩儿愿替父亲前去。”李存勖一眼看出了父亲所担忧的地方。

    “不至于,不至于。不过也有道理,到时候再看吧…”

    “吊桥已经放下,城门打开了。圣上携着犒军之物已在门口。”士兵来报。

    一重重的担忧之下,李克用还是带着左右前往。

    护城河外。李克用带着百余名亲信步行至此,等李晔出来后下跪行礼。

    “晋王功高盖世,快快免礼。”李晔在侍卫的搀扶下,勉强起身说道。

    待礼毕后,延王向双方介绍了一下各自的身份。李亿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李氏父子。

    “与圣上一别数载,不想圣体如此违和。定是韩建贼子欺罔,臣远在天外救驾不及…”李克用道。

    李克用并非第一次面见天子。在三年前,李茂贞、王行瑜联合进犯过长安。

    李克用闻讯率兵勤王,消灭了王行瑜。当时李茂贞求饶,天子李晔太过仁慈地放过了他。李克用无奈且失望地离开。

    李克用率兵回晋阳后,李茂贞渐渐骄纵如故,直至攻占长安,朝廷避难华州。

    所以在李克用的眼中,皇帝就是太仁义,所以才会被各路势力欺凌。若是让自己在朝,保护朝廷,后面的事情怎么可能还会发生?

    “圣上还在病中,后续事宜就由诸王和宰相代理。”崔胤道。

    看到现场气氛有点尴尬,李亿于是打算聊点轻松的话题,开口道:

    “我听闻韩建曾经许诺,以百万之资换取沙陀军退兵。晋王不受金钱蒙蔽,令我十分敬佩。

    在韩建的府库中,已经清点出大量铜钱,其数逾百万。我已命人搬出一百万缗,交由晋王,以此分赏士卒。”

    一缗钱,就是一千枚串起来的铜钱。一百万缗钱,简直是天文数字。

    沙陀军一共来了五万人,若是平均分配,每人有二十缗钱。按照沙陀军的惯例,阵亡的士卒也就大概补偿这么多钱吧…

    李亿如此重金封赏,真是舍得下血本。

    “原以为韩建不过是以虚言使我退兵,不想真有这么多钱。殿下大方封赏如此挥霍,不怕朝中不满吗?”李克用笑道。

    在镇国军府库和韩建的私库中,士兵们都发现了钱百万缗。

    朝廷为天下商人引流后,韩建剥削商人和农户,每月的财政收入都以百万计。

    即使给了李克用一百万缗钱,也还有很多剩余。况且韩建敢说以百万缗钱退兵,若是朝廷给不到这个数,不就显得太抠抠搜搜了吗?

    “勤王之师救朝廷危难,这些钱算得了什么?晋王是救驾第一功臣,加赏远不在此,何言太多?勿要谦辞,请坦然受之。”李亿说道。

    反正花的也不是自己的钱,有啥好心疼的?

    如果用钱,就能买到沙陀军绝对忠心地效力朝廷,把户部银库所有钱全交给他们又何妨?

    “财物太多十分沉重,部分已等价换成生丝。请速派遣千名士兵搬运。还有余下封赏,请晋王就此进城,待朝会上再行嘉奖。”

    李克用让士兵把钱搬回营中,立即分发下去。保持军心,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士兵拿到足额的饷钱。

    但对于进城受封,李克用就表现地非常迟疑了:

    “不知我进城,部下士兵可否随行进入?”

    华州当然容不下这些人,况且把大量异族士兵放在天子旁边,十分放不下心。

    “华州城池狭小,经历战乱,不能容纳大军…有我和延王为安危做保,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李亿劝道。

    延王李戒丕,一路上一直随军在李克用身边,是能让双方的信服的人选。

    但李克用还是不能放下戒备。

    “大军在外,皆是同族血肉,岂可我一人入内受封。”李克用拒绝道。

    “晋王是靖难首功之臣。缺席之后,其余臣子哪敢受赏?”李亿恳切地说道。

    李氏父子早就想到了这个情况。于是在众人眼中,一个少年将军站了出来:

    “《孝经》云:为人也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愿代替父亲入城,事亲事君。”

    少年将军当然就是年仅十四的李存勖。

    “我听说河东有“生子当如李亚子,朱全忠之子如犬豚耳”的传闻。将军可是那李亚子?果真少年豪杰,敬佩敬佩!”李亿笑着夸道。

    “翼王真会夸奖,我在河东也未曾听闻过这种传言。”

    天下所有老父亲听到夸奖儿子的话都是高兴的,而且这话还损了一把老对头朱温,让李克用十分得意:

    “犬子虽然不才,但足以立身。监军张承业,离开朝廷已久,十分思念朝廷,也请一并入城。军务不可一日无主,我无法前往朝中,请圣上还有诸王大臣见谅。”

    “哪里不才,少将军简直是天赋英才。听闻战斗时,少将亲临一线,斩杀多人,勇猛精进。年纪不大,已经立下不世之功。

    “《滕王阁》名篇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之语,我看少将军真不输终军、宗悫之辈,将来必是国之大才!”李亿吹捧。

    终军、宗悫,都是古时抱有大志向、立下大功的年轻人。李亿知道李存勖有文化,所以吹捧起来引经据典。

    “我如何比得上翼王殿下。听说殿下忍辱负重曲事韩建,最终割下了老贼的头颅,传阅三军。我看这长风破浪之志,还是以翼王殿下为尊啊,哈哈。”李存勖笑道。

    一开始气氛沉重的对话,最终在众人的玩笑话当中结束了。

    是日,李克用自回营中,李存勖、张承业携数十随从,跟众人进城,以待第二日的朝会。

    ……

    华州城的情况还不算太安全。镇国军总有一些不肯臣服的残部,还有韩建的死士在抵抗。小规模的暴乱时有发生。

    李亿已经命令禁军挨家挨户巡查搜捕。如果愿意配合归顺的,就先羁押起来。凡是还有反抗念头的,格杀勿论!

    没有办法,特殊时间不能仁慈。在这期间,禁军被偷袭受伤的事件依然发生了几起。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

    时节已接近冬日,日暮时分来得更早。城中已经贴出告示,这些日子宵禁时间会提前一个时辰,让居民都不要在晚上外出。

    到了晚上,一天的战火和哄乱终于平息。街道空了下来。

    李亿作为禁军统领,当然不会受到宵禁限制出行。

    关于接下来的事情,李亿有很多要和天子商讨,于是就在今晚,他独自进入行宫,面见天子。

    行宫的烛火非常昏暗,战时蜡烛供应不太足够。

    就在幽暗的居室里,李亿见到了天子。

    “圣上还是要好好保养,以后不要再饮酒了。”李亿劝慰。

    “朕当然知道。只是烦闷起来,借酒浇愁,借酒浇愁。御弟多日未见,今夜入宫可是有要事?”

    “长安未复,朝廷众臣已经直把华州作帝都。”李亿摇头说道。

    “御弟已经有收复帝都之计了?”

    “哪有那么多计谋。收复帝都,将是我亲自率领全军,以力克之!”李亿坚决地说道。

    “朝廷禁军,能敌李茂贞否?”禁军屡次被强藩击败的阴影,在天子心中挥之不散。

    “西川王建牵制了李茂贞大半兵力。据探子来报,陇西军(李茂贞的军队)此刻在长安只有约二万守军,而且都驻扎在城外。禁军未必不可敌之。”

    殿后军有一万人,和神策军五千人,再加上新招募补充的士兵,这样禁军的数量不比长安的叛军少了。

    听着李亿的分析,李晔觉得好像有点道理,但还是不能打消顾虑。

    “二万人…禁军已经不能再承受失败了。若是再令晋王领沙陀军前去,杀退敌军,或可为万全之法?”李晔问道。

    “岂敢尽烦胡马。朝廷耻辱,需要自行昭雪,没有一味以藩兵代行的道理。况且…河东强敌环伺,晋王班师大约只有数日了。”李亿道。

    “哦?”

    “请陛下明日见到李存勖,就如此如此言之。来日晋王必退兵。”李亿信誓旦旦地说。

    “李存勖不过是黄毛稚子…他能明白其中道理吗?”

    李存勖还不到十五岁,未到束发之年。李晔不太信任小孩。

    “我看河东军中,能处理内部纷争,杀尽周围强敌者,将来必是此子!请陛下一定要笼络好此人,使其忠心向唐,不要因为年轻就轻视他。”

    现在的李克用除了军队战力,在政治、经济、民生等,处处都比不上朱温的宣武军。所以河东有点被朱温压着打的意思。

    但要是等李存勖成长起来,朱温可就没有蹦跶的份了…

    李晔相信李亿的识人眼光,将这番话牢记于心。

    “好。明日朕必将为晋王和御弟翼王重重封赏,让天下人明白谁是大唐功臣。”

    李亿推辞:“晋王李克用必须着重封赏,以示朝廷对有功之士之恩荣,但是臣弟微末之人,无需嘉奖,不如将功劳分给诸王,尤其是彭王、覃王、延王。

    “彭王为国而死,将来必须隆重归葬于祖宗坟茔。请陛下为死者作讣,让他尸骨能得以安歇…”李亿的话语沉重。

    “朕知道了,若有重归长安之日,必将好生按照亲王之礼安葬,此亦是朕之心愿。还有十六宅诸王,将各有封赏。”

    “说到十六宅,有宦官乱权之前鉴,臣弟建议神策军以后,就由十六宅诸王控制。覃王、延王都是可靠之选,就由他们统领,保卫天子行宫。”李亿道。

    “殿后军可以改名殿前军,就由殿前军出兵长安。”

    殿后军的名称是不好听了一点,显得朝廷一直在逃跑,这支军队就负责殿后似的。

    改名成殿前之意,也就是说这支部队将成为朝廷的先头部队,带头冲锋,攻城陷地。

    “只要等沙陀兵大军退去,臣弟立刻率领禁军启程。”李亿最后说道:

    “此战必须一雪前耻。如若不成,誓不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