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炼成记

山神炼成记 第七章 救治乌麂

    中国整个农耕时代,孩子们的童年可以说都是迷迷糊糊的,而天赐迷迷糊糊的童年,却做一件并不迷糊的好事。

    有一天,吃过早饭不久,天赐和小毛、细狗、红姑一伙人在村里的后龙山玩耍,大家正玩得起劲的时候,突然,一只像小狗一样的黑色小动物窜到了大家的跟前,小伙伴们大吃一惊,谁都没见过这种小动物,众人一时惊慌失措,生怕它会咬人,这时,只见小动物双膝向前一弯,像是向人下跪。天赐首先冷静了下来,他看了看小动物,从样子上看,好像不会咬人,觉得这应该就是大人们说的麂子吧。他走上前抱住小动物,用手抚摸着它的头,小动物温顺地接受人的抚摸,于是,其他小朋友也上前抚摸小动物,突然,红姑一声惊叫:“血?血!”大家一看,原来小动物后臀部受伤了,他们知道,一定是被猎人打伤了。天赐紧紧抱着小动物,好像告诉它不要害怕一样,接着叫小毛去弄一碗干净的水来,又叫细狗红姑去边上採一点大青叶来。小伙伴们虽然不明白天赐要做什么,但是大家都知道,照他说的做一定没错。天赐见红姑採回了大青叶,忙叫她用石头捣烂,小伙伴们明白,大人们都是这样治伤的,小动物喝了几口水,静静的接受孩子们帮它治疗伤口。

    这时,不远处跑来一个持枪的猎人,也许是有特异的灵感,小动物有点焦躁不安,天赐连忙叫大家围住小动物,不让猎人发现。

    这时,猎人来到了小伙伴们跟前,大声问道:“卵改仔(小孩),你们有没有看到一只乌麂?”小伙伴们异口同声地说:“看到了,往那边跑了。”猎人二话不说撒腿就追。

    天赐觉得猎人还会回来,便招呼大家转移,他抱着乌麂来到了土地庙。这土地庙是一个两小间的茅草棚,供奉着土地伯公的是敞开的,放杂物的这间有门。天赐把乌麂抱进杂物间,叫人去採一点树叶给乌麂做床铺,又给它端来一碗清水,乌麂似乎也懂人性,眼光里透出感激的目光。

    小伙伴们也不知道乌麂吃什么食物,想也没想地出去採了很多嫩树叶,歪打正着,乌麂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这一下,小伙伴们高兴坏了,一连几天都围着乌麂转。

    土地庙里藏着一只麂子的消息不胫而走,于是,有几个心怀叵测的人便想杀了吃肉。天赐看到那几个鬼鬼祟祟的人以后,又叫来了更多的小伙伴来保护乌麂。有个愣头青觉得小孩子好对付,想来硬抢,当看到孩子们手上的柴刀时,灵机一动,想晚上偷偷摸摸来,谁知,天赐他们晚上也不回家,看到孩子们如此执着,大人们只好晚上一起跟着守护,就这样,彻底断绝了想吃乌麂肉的人的念头。

    几天以后,乌麂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在小伙伴们恋恋不舍的目光中,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土地庙。

    莲塘村人堡护乌麂,也受天作塘的故事影响。

    在距离莲塘村十多里外的王湾村,有一口很大的水塘,这个塘水的来源,出水口在哪,都看不见也无人知道,但无论天气干旱还是天降大雨,都堡持在同一个水位,远近的村民都觉得奇怪。

    关于这个天作塘的来历,据说还有一个感人的神话传说。在很久以前,这个地方并没有潭,只有一块几百平米的平地。有两位以挖草药种香菇为生的中年夫妻住在这里,两人膝下无儿女。

    有一天,夫妻俩正在院子里切晒草药,突然一只受伤的麂子逃进院子,然后躲进屋内,男子抬头一看,见半山腰上有个猎人手持钢叉朝这追来,男子忙进屋内,向床上指指:“我这草舍没什么地方好藏你,只好躲床上了。”说着将麂子抱上床,顺手拿起被子盖在麂子身上。

    不一会,一位满脸胡茬的中年猎手气喘嘘嘘地闯进屋来,问道:“老表,你们有冇看到一只受伤的麂子?”“麂子?冇啊。”男子掩饰了一句,忙回头问老婆,“老婆,你看到什么麂子没有?”老婆摇了摇头,继续干活。猎人疑惑地咕噜了一句:“这就怪了,明明看见那麂子跑进来了,转眼就不见了,奇怪!”边说边朝屋内探头张望,见里面摆设简陋,无处可藏麂子,便起身告辞了。猎人走后,夫妻俩便为麂子敷草药,包扎好伤口后,拍拍麂子的头说:“你可以走了。”那麂子似乎有灵性,两只前脚往前一伸,腰身往下一沉,向恩人鞠了一下躬,又抬头看了一眼救命恩人,就一瘸一拐走了。

    说也奇怪,一直不生养的女人,自从救了麂子不久便怀孕了,瓜熟蒂落生了一个胖小子。儿子满百日这天早晨,夫妻俩正在吃早饭,忽见院门被推开,一只麂子跑了进来,径直奔进屋内,跳上床掀开被子叼起刚出世不久的孩子,朝门外跑去。夫妻俩一惊,觉得好像是原来救治过的麂子,慌忙追出屋子,一路追还一路骂:“你这畜性,恩将仇报,不得好死。”追出很长一段路,麂子不见了,却见孩子安然无恙地躺在路上。夫妻俩刚抱起孩子,就听得背后“轰”的一声巨响。回头一看,房子不见了,原处却留下一口看不到底的大水塘。夫妻俩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麂子是来报恩救人的。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神灵,积德从善,便常买些鱼虾在那潭里放生,并称它为“天作塘”。

    天赐告诉小伙伴们,他表姑姑家里就在天作塘附近,去年跟奶奶去做客,还去看过那口塘呢。

    红姑听完故事,扑闪着大眼睛说:“我们今天救了乌麂,会不会有好报?”

    众人忙说:“一定有好报的。”

    果真,半年以后,红姑一家人在坑田里干活,一岁的弟弟在树底下睡觉,一条很大的眼镜蛇就要扑上去的时候,从旁边飞奔出一只黑色的动物,叼起眼镜蛇的尾巴奋力一甩,小孩安全了。红姑定睛一看,竟然是那只乌麂。

    后来,乌麂还给莲塘村人在外干活时,面临山体滑坡、老虎、毒蛇侵害等提前示警,大家都说乌麂是莲塘人的保护神。村里人都明白,这一切都源于天赐的好生之德,如果不是他的坚持与执着,乌麂,早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