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炼成记

山神炼成记第43章 坠入爱河

    云雾山是一个小村庄,坐落在大山南麓,村庄背后就是苍茫的大山,这里山高林密溪流密布,奇岩怪洞随处可见,药材、香菇、桐油、茶油等物产十分丰富,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动物更是信手拈来,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洞天福地,村民家家生活富足。因为海拔较高,常年烟雾缭绕,因此得名云雾山。

    天赐来到姑姑家,已是暮色四合了。

    姑姑见天赐到来,心里踏实了很多,她并不知道天赐有什么本事,只是知道他在外面见多识广,办法肯定比她们多。

    天赐边吃饭边沟通情况,大家认为十有八九是绒家嫲抓去了,但是,到哪里去找绒家嫲呢?姑父想了想,给天赐讲了两个新近发生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双塘村,这个和云雾山接壤的小山村,村里有个中年农民老九,家里有一垄山坑田在五里坜,每当农忙季节,他都要放田水到下半夜,有时放到天亮。最近的一天晚上,他遇到了一个诡异的事,在一条水圳边上,发现了一个鱼垒,这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篾制鱼篓。他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垒子里却有很多禾稿转、泥鳅、塘鲺之类的鱼。更奇怪的是,这个鱼垒竟然是新鲜黄泥巴做的,没有经过烧制的泥巴罐子怎么可以装东西呢?显然,这泥篓子装鱼的事决非人类所为。老九想了想,觉得是绒家嫲捉的鱼。于是,按照客家人驱邪捉鬼用青骨藤的办法,在附近割了几根青骨藤,编成一张网兜,连垒子和鱼一起拿走了。

    当老九再次去偷黄泥垒时,被绒家嫲发现了,绒家嫲大喊:“崽牯头,你再偷我的黄泥垒,以后就别来放夜水了。”老九只好乖乖的扔下黄泥垒走了。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迳背,是距离云雾山不远的山村,有个外号叫蛮牛的人,他胆子特别大,经常一个人三更半夜进山打猎。那天凌晨,老天突降暴雨,蛮牛急忙从山上返回,走到过桥垄,发现原有的一座独木桥被洪水冲走了,他正准备趟水过河时,在朦胧的夜色中,看见一个男子在河里打鱼,他好奇地上前打招呼,聊了几句,听说蛮牛要过河,这男子说愿意背他过河,蛮牛心想,也好,省得脱衣服麻烦。当他趴在那人背上时立马感觉不对劲,他经常走夜路,见到过一些灵异事件,凭经验,发现这个人没有一点体温,浑身冰冷,而且见他背着一个一百多斤的大活人,走在急流里却轻盈自在,好像闲庭信步一样。于是,他急忙腾手从刀篓里取出随时备好的青骨藤,往这个人的脖子一套,让其不得脱身。这时已蒙蒙亮了,蛮牛从男子背上下来,发现刚才明明绑着的是一个壮汉,天一亮怎么就变成一只老羊牯。蛮牛暗自高兴:也好,今晚总算没有空手而归,真是意外收获。于是他顺路把老羊牯牵到符山圩卖掉了。而让买家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把羊牯牵回家里,刚一解开青骨藤,羊牯就像泄气的气球一样,化作一缕青烟,瞬间消失不见了。

    前两天,蛮牛又是凌晨经过过桥垄,独木桥没有修复好,又在朦胧中见到那个打鱼男子,蛮牛上前招呼:“老表,请背我过河吧,给钱。”那个大汉惊慌失措的边躲边说:“老崽牯,你少来,再也不给你当老羊牯了!”

    天赐综合了这些情况以后,觉得绒家嫲住在祥云谷的祥云洞的可能性较大,他看皓月当空天地澄明,便准备连夜进山去找绒家嫲,表哥说要给他作伴,他不想让人知道他有豆兵的事情,便婉言谢绝了,接下来,他详细询问了地理位置,相关的地形地貌,带上豆兵和一把拔刀就走了。

    天赐凭着感觉,还真的就来到了祥云谷。在一块巨大的石头底下,远远的可以看见一个像家里大门般的洞口,不用猜,这就是祥云洞,洞口前面有一条小溪流过,山上树木葱茏,山谷里长满了小山竹和灌木,因为这里经常祥云四起,故而称之为祥云谷,这山洞也就自然叫祥云洞了。

    天赐悄悄地来到洞口,果然听见有小孩在洞中“嘤嘤”地哭,因为,天还未亮,洞中的情况也看不见,天赐估摸着约有个把时辰天就亮了,便找了一处平坦的地方,躺下来休息。

    也许是昨晚赶路太累了,天赐睁开眼睛时,天已经大亮了,他接近洞口一看,虽然看不清楚,但这小孩和表哥儿子大致还是像的。他手握拔刀,蹑手蹑脚地走进洞里,发现离小孩一丈开外的地方,站在一个浑身上下毛茸茸,身形高大,似人非人的动物,天赐想,这应该就是绒家嫲了。

    绒家嫲突然见到一个活人进来,一时不知所措,天赐见小孩就是表哥儿子阿贵,环顾了一下洞里,不见有其他绒家嫲,便放心了很多,他挥了挥拔刀,口里大声喊了一句:“阿贵,过来。”绒家嫲见状,连忙退到洞里面,天赐拉起阿贵就走,绒家嫲怔怔的在那里发呆,天赐他们离开山洞以后,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撕心裂肺般的嚎叫声。

    天赐带着阿贵回到云雾山,受到了神一般的膜拜。

    天赐回到家里,父亲又提出再次和杨如玉相亲的事情,天赐连忙答应。这次安排在太平圩嘉膳楼见面,天赐连忙定好包间,安排好酒菜,不管怎么说,也不能冷落人家。

    当媒人带着姑娘踏进包间时,还没等媒人开口,天赐和杨如玉同时“啊”了一声,原来还真是梦里想了千百回的那个他(她)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媒人不解地问:“你们认识?”

    杨如玉说:“上回在路上救我们的就是他。”

    媒人说:“真是无巧不成书啊,好,这回你们好梦成真吧。”

    两人完全没有那种陌生感,就像一对分别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开心地畅谈着各种话题。

    吃完饭,一干人又来到山海珍太平号,天赐带着她们里里外外转了一圈,恋爱中的人,是很敏感的,那种两情相悦的感觉,就象沸腾的开水,连外人都能感受到它的温度,杨如玉想,这样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又一身武功在身,妥妥的双倍安全感啊,能和他结为夫妻,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一时心里充满了幸福感,陶醉感也溢于言表。

    在天赐办公室喝了一会茶,媒人提出回家。天赐对媒人说:“我回头就会去提亲的。”说罢封了一个红包给媒人,又给杨如玉拿了一些广东的化妆品。媒人看着这对情投意合的年轻人,心里也特别高兴,原先准备好的说辞,一句也没有用上,可惜了展示她口才的机会。

    杨如玉家在屏障潭,东江太平上游,是一个上千人的大村庄,村子前面有一块巨石,犹如一道屏障挡住了东江水,使奔腾的河水流速变缓,形成了一个水深流缓的大潭,人们称之为屏障潭,村庄因此而得名。这屏障潭距离太平圩八里路,是个富庶之乡,烟叶和黄豆名镇南乡。

    天赐自从向杨家提亲以后,有事没事也去屏障潭走一走,就想见见杨如玉,和她说说话。看到两人如胶似漆,大家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按照规矩,提亲以后就要吃见面酒了。吃见妹酒就是男方择吉日到女方家下聘礼,男方置办酒席请女方亲戚朋友喝酒。这个吃见妹酒,酒席设在女方家里举行,女方家提供厨房和锅碗瓢盆等器具,另外再叫几个得体的姑娘媳妇帮忙洗洗涮涮,剩下的都交给男方家来操办。男方家一般头天会准备好肉菜、油盐酱醋茶、酒水和柴火,并聘请厨师掌勺。如果男方家富裕,一般都会大操大办,以示其家境之殷实、为人之大方,观者自然断定这样好命的闺女嫁过去肯定衣食无忧、生活幸福。

    酒席的物料运送到女方家,也有讲究,肉类要用杠盒两人抬着去,盒子四个面绘有龙凤呈祥、鸳鸯戏水一类的吉祥图案,整个盒子刷红漆,里面盛放贴了红纸的猪肉和鸡鸭鱼(俗称“三牲”),其他东西则用贴有红喜字的箩筐挑。

    良辰吉日到了,天赐和杨如玉在莲塘村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老龙余天成组了一个豪华祝贺团,光礼物就挑了十多担,太平圩一半多的商家前来贺喜,魏广保、千万年更是呼朋唤友前来,宴席摆了五六十台,盛况空前,一时传为佳话。

    一年后,杨如玉产下一个女儿,次年,又诞下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