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炼成记

山神炼成记第47章 灾难降临

    “雷霆行动”首战告捷,收获颇丰,庾高凯十分高兴。他一方面要平远生加大全面打击力度,同时对老五、幺鸡两人穷追猛打,挖出后面的大鱼,一方面筹备兴办教育的事情。

    走私食盐市场全都偃旗息鼓,那些参与食盐走私的人,纷纷外逃。老五、幺鸡因有保护伞罩着,对庾高凯说是死不开口,实际却是未受刑罚酒肉不断,平远生一时无迹可寻。

    平远生带着他的队伍,围追堵截、空降、暗访,用尽了招数,始终找不到相关的人和线索,让他感到巨大的压力。庾高凯也进退两难,进吧,牵涉到县衙方方面面官吏的利益,自己一个尚未站稳脚跟的外地人,稍有不慎,就会被他们群起而攻之,自己死无葬身之地;退吧,平远生他们怎么办?辞退他们,轰轰烈烈变成虎头蛇尾,岂不落人笑柄?不辞退他们,供养他们的费用那里来?他找来平远生,两人反复商量,终于制定了一个抓小放大方案。这样,既不会触及官吏们很深的利益,又保持了高压态势,稽查队员的经费有保障,可谓一举两得。

    天赐决定退出私盐市场后,便把龙泉堡的几个挑夫,安排到老龙余天成那里做事,从花生糕那里,本身量不大,加上又有人罩着,故而没有被人抓到把柄,顺利上岸。

    走私食盐让山海珍太平号赚到了丰厚的利润,天赐也分到了一笔红利。拿着这笔钱,天赐想购置些山林田产类的固定资产。

    就在天赐四顾寻找目标的时候,白莲花给他带来了一个好信息,龙泉堡杨家要修缮祠堂,经费不足,准备把观音山附近的大山塘卖掉。

    这口大山塘叫夹山塘,夹在两座山之间,有近百亩水面,还是塘下一百多亩农田的灌溉水源,这口山塘是龙泉堡杨家的族产。据老一辈人讲,这夹山塘从未干枯过,因此,鱼塘和农田一直和谐相处,每年收获的鱼类又大又多。

    关于夹山塘养鱼的事情,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夹山塘底下的龙鱼村,有一个小孩叫有福,五六岁时父母双亡,靠吃百家饭长大,自食其力以后,发愿要回报乡亲们,于是,他开始不沾荤腥,虔诚信佛一心向善,吃斋做好事,成了远近闻名的良善之人。也许是他的行为感动了上苍,渐渐地他开始有神功附体,村边上一条弯曲的山溪水,每逢下大雨,总是会损坏田园庄稼,村里人一直想把它拉直排入大河,可工程量太大,特别是要经过两处石头山脚下,工程难度很高,一日,有福经过小溪边上,突然心血来潮,他叫来村民带上工具,他端着一盆水在前面划线,村民跟着开挖,大家都十分奇怪,原来坚硬的石头松软如土,而他手里的一盆水,竟然划了几百米的线,很快就把弯曲的山溪拉直了,村庄田园从此再无水患。

    有福的另一个神功是制服野猪,老三古家在酒坛山底下有十多亩坑田,由于水源足光照好土治肥,是一垄高产良田,可每年收获季节,总是有野猪过来祸害稻田,老三古一家不得不昼夜派人守候,十分烦恼。有福知道以后,到那个山坑里转了转,站在坑门口,口中念念有词,又指手画脚的比划了一番,从此,野猪再也没有踪影了。

    有福有神迹的事情,不胫而走,附近的村民们都把他当做活神仙也敬仰。村民每逢有血腥屠杀之事,如果远远看到他走来,都会转移场地以避让他,这也让他十分感动。

    一日,刚刚获得山塘放养权的铁锤,喜滋滋地挑着一担鱼苗前往山塘,不期和有福碰了个正着,铁锤满脸通红地表示道歉,有福说:“冇事,”并随口赞了一句:“只只七八斤。”果然,冬天收获的时候,真的每条鱼都七八斤重,一年要养到这么大的鱼,简直就是奇迹,而且年年如此。铁锤发财后,也不忘行善积德,大方布施,家境更加殷实。

    三年以后,山塘的放养权落到了麻辣仔手上,这个麻辣仔为人心术不正,经常干一些坑蒙拐骗的事情,在村里口碑很坏。这次山塘竞标,他出价最高,自然价高者得。到了放鱼苗的时候,他挑着鱼苗故意在铁锤碰到有福的地方等候,事情也凑巧,那天有福还就真的经过那里,麻辣仔也装作道歉,有福笑了笑也说:“冇事。”

    麻辣仔见有福没有第二句话,眼看就要擦肩而过了,连忙问:“我这个鱼大吧。”

    有福看了他一眼,说:“掌塘(看场子)的就有几只。”

    麻辣仔一脸懵逼,等到冬天干塘的时候,果然只有几只一斤多的鱼,年年如此。众人也纳闷,放了几百条小鱼苗,不见死亡,哪里去了呢?麻辣仔经济损失惨重,后经高人指点,从此以后改恶扬善。

    天赐听了这个故事,觉得挺有趣的,于是,他便去现场考察了一番,觉得买下来还是值得的。

    天赐和杨家族长一见面,很快就敲定了水塘买卖协议。

    夹山塘放养权租赁的消息传出以后,前来要求租赁的人很多,毕竟养鱼是那时农村排第二位的好项目。天赐对应征者一时都没有答应,他要选择到合适的人,不一定要高价。

    就在天赐对人选悬而未决的时候,一个自称叫铜锣小伙子找到他,说他没钱租赁山塘,愿意带着妹妹跟他打工养鱼。他详细介绍了自己十多年的养鱼经验,并恳求天赐给他一个安身立命的机会。天赐对这个小伙子首先充满了好感,觉得他阳光、正气,对养鱼又有经验,现在一个懂行的人愿意打工,倒是可以考虑自己经营。于是,他便询问了铜锣的情况。

    原来,铜锣家在龙泉堡的竹子坑,距离山塘二十多里地,父母双亡,和一个妹妹相依为命。前不久,族长的小舅子来竹子坑做客,看到铜锣妹妹小玉貌美如花,便上前调戏,正好被铜锣看到了,于是上前饱揍了他一顿,打得他脸青鼻肿,门牙掉了两颗,虽说是小舅子无礼,但族长却觉得不给他面子,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加上去年他想侵占本族人一口水塘,铜锣在祠堂里仗义执言,最终族长的阴谋没有得逞,真是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更何况铜锣这一房只有三户人家,不到二十个人,而且家家都还是挣扎在温饱线上,因此,在这个近千人的家族里,铜锣一房根本就没有任何地位。

    族长首先派人把铜锣抓到他家,要他赔偿他小舅子的医药费,误工费,名誉损失费,还要抓他去坐牢,经过族长的一番骚操作,铜锣家的房屋、两亩水田都变成了族长家的,一无所有的铜锣兄妹,只好投靠在龙泉圩背的姑姑家,就在铜锣一筹莫展之际,他姑姑听到夹山塘出租的事情,铜锣眼前一亮,觉得可以去给天赐打工养鱼,便决定找到天赐碰碰运气。

    天赐听完铜锣的情况以后,内心十分同情他,也喜欢这个有想法,敢挑战的年轻人,于是,他决定自己经营这口山塘,由铜锣负责管理。约定每月工钱十文钱,年底再给一成的红利。真是天上掉馅饼,铜锣否极泰来,从ICU出来就到KTV。

    考虑到铜锣经济困难,天赐又拿出一笔钱,让铜锣在山塘边上搭茅棚居住,添置了生活用品。

    一眨眼就到了冬天,铜锣也迎来了第一个干塘村的日子,铜锣果然不负众望,山塘获得了好收成,天赐剔除成本,净赚了几两银子,比出租多收几倍,心里非常高兴,也狠狠地奖励了铜锣兄妹一笔钱,并出钱进一步改善他兄妹的居住条件。

    第二年,端午节刚过,山塘安全渡过汛期,就在铜锣兄妹精心打理山塘,鱼儿也健康生长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一连半个月,天上下起了大雨,山塘水位猛涨,终于山塘决口了,塘水一倾而下,塘下近一百多亩正扬花吐穗的早稻田,被洪水冲得荡然无存,铜锣见状,昏倒在地上,醒来后,跌跌撞撞地跑去向天赐报告,天赐一听,也大惊失色,山塘损失是小,农田的损失那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天赐又走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