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华

剑舞剑术

    沾衣铺,雨薇正帮着赶制油伞与折扇。

    素斋铺,诗逸琢磨出一道新菜,铺里的生意貌似又好了很多。

    陆山草堂,文庭趴在案头,轻轻合眼睡去。案头躺着一本《左传》,砚中的墨渐渐干去。一阵暖风吹来,案上宣纸被吹得到处都是,吹到了地上、吹到了屋外、吹到了文庭脸上。

    “文庭,你看谁来了?”徐慕唤醒文庭:“还不赶紧叫郑伯伯。”文庭睡眼惺忪,他揉了揉双眼,欣然惊呼:“郑伯伯!”文庭口中的郑伯伯,乃是徐盛好友郑关。

    十年前,陆山草堂——

    后院一方,只见文庭舞弄着木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一旁,郑关不禁摇了摇头,拔出所佩龙泉,教导道:“剑术,讲究轻快敏捷、潇洒、飘逸……文庭,你底子太薄,挥剑切勿用力,以免伤及自己。”文庭垂头,低落着声:“郑伯伯,可是我……我好想和郑伯伯一样,驰骋疆场,精忠报国。”郑关笑道:“那,光学这剑术可是远远不够的。”他说完,拿起手中之剑:“手握利剑之时,如纳天地之气,日月之精。凝神聚气,心念御之,方可人剑和一……”他持剑而舞,如行云流水,形似游龙,文庭看得出神,怔于一旁。巧来的雨薇与诗逸,见到此情此景,皆拍手称好。

    一阵长风吹过,只见郑关收起长剑,对文庭道:“如此,几近剑道。”文庭喃喃道:“剑道?”郑关问:“文庭,可曾听过‘越女’论剑?”文庭摇摇头,诗逸举起手:“郑伯伯,我知道。讲的是越王向‘越女’请教‘剑戟之术’一事。”郑关道:“越女所述之剑道,讲究形神相应、动静互制、巧变灵动、出奇制胜。(她的剑道,亦是阴阳之‘道’,刚柔相推生变化,阴阳不测谓之神)”他拿起文庭手中的木剑,挥剑教导:“文庭,挥剑之时,动与静、快与慢、攻与收、虚与实、内与外、顺与逆、呼与吸亦要多行领悟……”文庭接过剑,盯着剑锋,屏气凝神。郑关走上前,矫正其持剑之姿:“无论是与高手切磋对决,还是与敌交手拼杀,往往瞬息万变,唯有过人的胆气,方能战胜对手,此乃剑道之一。”文庭似懂非懂,郑关继续道:“不矜不张,中有所主,无任猖狂,随机应变,终不惊慌……出剑要快速敏捷,亦要若即若离……”

    那日,待郑关离去,只见诗逸对雨薇道:“若不细瞧,还真是有几分郑伯伯的样子。可是,看他持剑的那只手。”雨薇端正一瞧,只见文庭的手一直在抖,诗逸不禁一笑,轻声道:“明明是个书呆子,偏偏要学郑伯伯做将军。”雨薇道:“说不定文庭真能成将军呢。”诗逸摇摇头:“我才不信。”雨薇掩面一笑,然后问道:“诗逸,你怎知越女论剑?”诗逸道:“是倩姑姑与我说的。很多剑术之理她都与我说过。”文庭随即凑过来:“诗逸,你快说说。”诗逸一惊:“你是属兔子的呀。”文庭笑道:“你怎么知道。”诗逸对他做了个鬼脸:“你对剑术一点都不懂,还练剑。万一伤着自己怎么办。”她侧过脸:“本姑娘呢,今天就做一回先生,你把兔耳朵竖直了,好好听着呀。”雨薇不禁一笑,只闻诗逸道:“刚刚说的那个越女,其剑术之论,对后世影响颇大。倩姑姑给我看过很多她的事迹,可我记性不好,记不得了。我就说说剑术的发展吧。”文庭点点头:“嗯。”

    诗逸道:“……到了战国,剑身就更长了,其主要使用之法呢,无非‘刺’与‘击’。到了汉代、三国及两晋,剑术流派才广生各异,剑法也日趋完善。我记得魏文帝曹丕的剑术就很厉害,连名将邓展也不是他对手。楚汉相争,剑舞之艺也已应时而生,鸿门宴上,项庄舞剑便是。当然,那时的剑舞仍是以攻防实战的剑术为内涵,‘舞’于‘武’,‘舞’于‘技相结合’……至汉代,那可是剑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到隋唐五代,从征的军士多用刀而鲜用剑。丝绸之路一开,剑舞之风就愈加盛行起来,李白就常常佩剑吟诗,‘酒酣舞长剑’。如此,剑就由军转到了民,由‘武’转到了跳舞的‘舞’,剑术剑法也走向了繁花似锦。那会儿公孙大娘舞剑,观者如山,就是个例子。宋元之后,剑术在习武之人心中的地位日益下降。所以,直到今时,剑舞所传的靡丽花巧之风,颇盛。”

    雨薇道:“我觉得吧,若是没有战争,剑舞应该就是剑术最终的归宿吧。”诗逸点点头:“嗯啊。”她掩面一笑,对文庭道:“文庭,本姑娘说完了。可是你的‘剑舞’,实在不好看。”文庭抚着手中长剑,剑光闪烁:“诗逸,我在乎的是御敌疆场的剑术,不是剑舞……郑伯伯说,真正的剑术充满着兵法精髓。剑,绝不仅仅只是用来起舞,它是‘百兵之君’,轻灵、威严,是保家卫国之利器。”业精于勤荒于嬉,此后文庭对剑术更是情有独钟。

    九年前,西越山,龙吟峰,长歌亭——

    文庭持剑远眺:“盛伯伯,我好想拥有一把龙泉宝剑。”徐盛道:“文庭,龙泉剑虽好,却不及一物。”文庭问道:“是何宝物呀?”徐盛笑了笑,拿出一本书,递到他手上:“比起那些宝剑利器,它更是威力无穷。李太宗曾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只见文庭满心欢喜,徐盛又道:“行兵打仗,运筹帷幄,皆在其中。此书不单兵家可用,平民百姓亦可受用。你可要好好研读。”文庭点点头。

    两年前,西越山,归兮崖——

    “盛伯伯传授剑法,将它(问天剑)亲手交于我。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文庭持剑(问天剑)而立,望着苍茫云海,不禁叹了一声气:“我却无法剑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