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八十六章 新都建成,华夏诸侯们的震惊

    当然了,无论天下诸侯们,对姜耀和曹操“宰割天下”的协议,多么咬牙切齿。但是,没人敢在明面上,对姜耀有半点不敬。

    包括被姜耀戴了帽子的刘备和袁熙!

    毕竟,姜耀以仅仅两万野战军,就帮助曹操击破了袁绍十八万大军了。那要是十四万天策野战军齐出呢?天下谁能挡天策军全力一击?谁敢挑起姜耀的半丝怒火?

    所以,当天策府送出请帖,宣布四个月后,天策府要举行乔迁之典,邀请天下诸侯观礼之后。天下诸侯,包括刘备和袁熙在内,无不积极响应,派人观礼,并且送上丰厚的礼物——谁来了天策府可能不记得,但是谁没来天策府肯定会记得清清楚。

    是的,乔迁之典,天策府要搬家了。

    新长安城,从建安四年九月开始修建,到建安九年二月结束,历时四年五个月,彻底完工。

    天策府中枢,自然也要从黄白城搬进新长安城。

    这座新长安城,是姜耀以大唐的长安城为蓝本进行设计的。

    不过,大唐的长安城,其实就是大隋的国都大兴城。大兴城在宇文恺的主持下,动用十三万民夫,九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后来大唐建立后,又对大兴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缮。

    而姜耀修的这座长安城,却是先后动用的奴隶超过二十万,历时四年半的时间才完成,堪称尽善尽美。

    此城与唐长安城主要有三点不同。

    其一,唐长安城,过于考虑要“上应天象”。把皇宫太极宫,安排在了全城地势最低的一块洼地上,夏季潮湿而燥热,非常不适合人类居住。

    后来,李二陛下实在受不了,干脆在宫城东北侧,地势高耸的龙首原上修建了大明宫。以后,大明宫就成了李二陛下的日常办公之所,大唐新的统治中心。

    姜耀干脆一步到位,直接把宫城建在了龙首原上。

    为了让宫城整好坐落在新长安的中轴线上,又比照唐长安城对新长安的规模做了一定的扩充。

    现在的长安城,东西长二十四里,南北长十八里,周长八十四里,城墙高三丈宽四丈,端的是当世规模最为宏大、建筑最为宏伟的一座城池。

    第二点不同,就是园林的设计。

    唐长安城,在城池的的边缘规划了园林区,既美化环境,又为百姓提供了休闲游览场所,是华夏城市史上的一大创举。

    姜耀受后世理念的影响,不仅保留了城市边缘的园林,而且在每八个坊之间设置一个公园,供百姓休闲游览。

    第三点不同,就是对坊市安排。

    唐长安城,分一百零八坊,东西二市。一百零八坊,是居民们的居住之所。但是,所有的商业交易,都要通过东西二市进行。如此一来,既保证了朝廷的税收,又保证了朝廷对城市的绝对控制。

    但是,姜耀觉得,只允许东西二市进行商业交易,对居民们的生活太不方便了。

    于是乎,天策府规定每坊拿出九间铺面对外出租。商家租了这些铺面后,可以出售一些日用百货,或者经营酒肆食肆茶楼,提供各种小吃美食。

    如此一来,居民的日常生活,就可以在坊内解决了。

    但是,大宗货物的买卖,或者不是日用之物,必须在东西二市进行。

    对,这些铺面,都是属于天策府的。

    事实上,整个新长安城,所有房屋土地,都属于天策府的财产。以后,天策府光凭这长安城的房地产交易,都能获得天文数字的财富。

    又因为姜耀有系统爆出来的众多忠诚度百分百的手下,将最大程度上杜绝这笔财富被硕鼠吞食,让这笔惊天的财富最大程度上为天策军所用。

    那些诸侯的使者们,虽然不知道这些细节,但是,气势超级恢宏、当世规模第一宏大的长安城墙,他们是看得见的。

    城内街衢宽阔、坊里齐整、渠水纵横,街道两旁绿树阴阴,还有鲜花盛开的花坛,他们是看得见的!

    整座城市三城层环、六坡利用、布局对称、形制划一,这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却是天人合一、浑若天成的布局,他们也是看得见的!

    那一座座风景秀丽的园林,他们更是看得见的!

    一众诸侯使者尽管仅仅是走马观花,就惊掉了无数下巴。

    ……

    ……

    建安九年,四月十八,新长安,承天门前的广场上。

    各国使者齐聚于此,等待天策府乔迁之典的正式举行。

    “如何?”

    曹昂向身旁的三位谋士看来。

    这次曹操为了表达对天策府的重视,不仅送来了贵重的礼品,而且派了长子曹昂,万岁亭侯、尚书令荀彧,洧阳亭侯、军师祭酒郭嘉,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王朗,总共四人为使者,前来观礼。

    曹昂道:“天策府修的这座新长安城,诸君都看到了吧?以为如何?”

    “如何?”郭嘉苦笑道:“虽然咱们许都也算繁华……邺城更是汝南袁氏多年经营的老巢……但是,无论许都还是邺城,和这新长安城比起来……比不了,完全比不了。恐怕,只有大汉故都洛阳,在最繁华的时期,才能相提并论啊!”

    荀彧却摇了摇头,道:“奉孝你没去过洛阳,才会有如此想法。但是,灵帝时期,吾在洛阳居住了五年之久,对洛阳知之甚详。毫不夸张地说,即便洛阳最繁华的时候,也难望这新长安的项背。此城实在是我华夏古往今来,规模最为宏大,城防最坚固,也是最为美丽的一座城市。端地称得上夺天地之造化,巧夺天工。”

    “是啊,这新长安,的确称得上古往今来第一城了!想那天策上将姜耀,真是惊才绝艳之极。不但建立了天下第一的天策军,还建了如此天下第一的城市,真是能人所不能,羡煞旁人啊!”曹昂对姜耀充满了钦佩和羡慕。

    “老夫却以为不然!”

    王朗唱起了反调。

    此人今年六十三岁,头发花白,精神矍铄。虽然在四人中地位最低,但他是当世大儒,名望甚高。又官居谏议大夫,论气势绝不在三人之下。

    王朗哼了一声道:“昂公子光看到这新长安是古往今来第一坚城了,却不知道,这座城池,耗费了多少奴隶的血肉和性命?姜耀不过是一个率兽食人之辈而已,如何值得昂公子羡慕?须知,古人有云,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啊。”

    言毕,王朗斜眼向郭嘉、荀彧看来,暗暗寻思:郭嘉、荀彧,你们两个好大的名头,但是,在这关键时刻,只知什么坚城,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仁义”二字,实在是落了下乘。还是老夫仗义执言,将昂公子导入了正途,才是正臣所为。你们那尚书令、军师祭酒的职司,实在是应该老夫来做才是。

    然而,郭嘉却轻吐了三个字,道:“十二万。”

    “什么十二万?”

    郭嘉道:“王景兴(王朗字景兴),你不是说,昂公子不知道,这座城市耗费了多少奴隶的性命吗?那么,你王景兴知道吗?”

    “老夫怎么可能知道?”

    “你不知道,吾来告诉你:姜耀为了修这座新长安,先后动用的奴隶,在二十万左右。现在,城池完工,还剩下八万。也就是说,十二万奴隶的尸骨,筑成了这座新长安。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那又如何?”郭嘉冷笑道:“天策军的所作所为,何曾遮掩过半分?对,他们是用近百万异族奴隶,供养出了天下第一的天策军。他们还用十二万奴隶的尸骨,筑起了我华夏第一坚城。说什么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吾来问你,你王景兴可有德?”

    “我……老夫当然有德!”

    “那你的德,是能为朝廷,建一支足以对抗天策军虎狼之师呢?还是,能为朝廷建一座不亚于这新长安的天下第一城呢?”

    “我……”

    “哼,空谈仁义,不通实务。难道,你王景兴要昂公子成为一个,如你一般,只知假仁假义的腐儒,而不是能与天策上将姜耀相匹敌的英雄吗?”

    “我……”

    “难道,你要主公坐视天策上将崛起,为了什么“仁义”二字,对天策军的强大丝毫不屑一顾。等得有一天,天策军大兵杀到,主公身死族灭吗?”

    “我……”

    王朗被郭嘉问了个哑口无言。

    他身为当世大儒,论口才其实不在郭嘉之下。如果狡辩,还是是能狡辩的。

    但是,奈何,对于那种死鸭子嘴硬的儒生,汉朝的人们是很有办法的。

    比如,汉武帝时期,有个叫狄山大儒对汉武帝空谈仁义,说得天花乱坠。汉武帝说你这么大才,去对付匈奴肯定是手到擒来了。也不难为你,你去边境守一座小城堡,不让此城被匈奴人攻陷就行。这位叫狄山的大儒,满口的仁义道德对匈奴人完全无法施展。到了那城堡后没多久,就被匈奴人砍了脑袋。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郭嘉一叫真,让王朗去对付姜耀,他就无言以对了。

    “哼,吾从未见过,如你王景兴一般的厚颜无耻之徒!”

    顿了顿,郭嘉向曹昂看来,道:“昂公子不必听王景兴的迂腐之论。正所谓,见贤思齐。昂公子羡慕天策上将的成就,如果能以之为师,进行学习,就是天下之幸事了。”

    曹昂微微躬身,道:“多谢郭先生教诲,昂受教了。”

    荀彧心中一动,道:“听奉孝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对姜耀压榨异族奴隶,建立强军,修筑坚城之举,是非常赞同了?”

    “当然。”郭嘉道:“主公得了两万匹战马之后,一直犹豫不决,到底是先对付刘备呢?还是对付乌桓人?抑或是先全取幽冀二州?回去之后,吾就会向主公提出建议,先灭了乌桓人,取他们的战马,组建更多的骑兵。用他们的男人为奴,为咱们屯田。用他们的女人为婢,作为对将士们的赏赐,建立前所未有的强军。然后,再以此强军出击,想打刘备就打刘备,想取幽州就取幽州,岂不美哉?”

    “这……”

    荀彧作为传统的儒家门徒,对于曹操全面仿效姜耀的做法,用非常残酷的手段对待乌桓人,还是有些抵触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新长安城真好,漂亮啊!

    如果,朝廷也有如此一座坚固美丽的城市,荀彧年老辞官之后了,在如此美丽的城市定居。他的后世子孙,也能再如此坚固美丽的城市居住……也算不枉此生了。

    为了如此坚固美丽的城市,为了荀彧以及荀彧的子孙后代……好吧,也只能苦一苦乌桓人了。

    荀彧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说出半句反对的话语。

    另外一边,刘备的使者,也在谈论着新长安城。

    刘备派来了两个使者,第一位,他新收的义子,刘封。第二位,他三顾茅庐后,好不容易请来的军师,“卧龙”诸葛亮,字孔明。

    “想不到,真是想不到。”

    刘封今年才十七岁,正是好勇斗狠,血气方刚的年纪。从平民百姓,到被大名鼎鼎的刘备刘豫州收为义子,作为继承人培养,堪称一步登天,更是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豪情。

    不过,看了这新长安之后,刘封不禁一阵心慌气短,道:“这新长安城,如此坚固、美丽、气势恢宏。恐怕,天上神仙居住的宫阙,也不过如此。想不到,咱们还在筹措一切能筹措的钱粮,扩军备战的时候,人家天策军都行有余力,建造如此坚城了!咱们和天策军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吾等倒不必如此如此妄自菲薄。”

    诸葛亮虽然今年不过二十四岁,初出茅庐,但毕竟是上下五千年数得着的人杰,论起胸襟胆魄来比刘封强多了、

    他微微摇动鹅毛扇,云淡风轻地道:“这天策上将,压榨异族以养军,压榨异族以修坚城,说穿了,就是秦制的极致而已,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他和秦始皇不同,是从压榨华夏子民,变为压榨异族,更加不择手段罢了。”

    刘封疑惑道:“所以,咱们照做,也会如天策军一般强大?”

    “当然。”

    “可是,咱们汝南郡附近,没有什么异族啊?咱们能压榨谁?”

    “所以,汝南郡虽好,并非久居之地。吾出茅庐之前,与主公有过隆中之对。汝南是没前途的,江东孙权已成气候,不可图之。事到如今,咱们的出路,就是荆州和益州。荆州、益州以南的丛林中,有无穷无尽的南蛮。如果……”

    顿了顿,诸葛亮双目中充满自信之色,胸有成竹地道:“如果主公能以益州、荆州为基,压榨那无穷无尽的南蛮,何愁不能和姜耀分庭抗礼?”

    ……

    ……

    “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光看这气势恢宏的新长城城,就知道天策军到底如何强大了。”

    孙权虽然和天策军并不接壤,但也派来了两个重量级的使者,张昭张子布和鲁肃鲁子敬。

    他们一来是观礼,表达孙权势力对姜耀的重视。二来,就是观察天策军的虚实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不用看天策军多么强大,光一个新长安城就给了二人极大的震撼。

    鲁肃道:“我江东境内的蛮人,屡降屡叛,甚是难缠。主公一向以抚为主。只要那些反叛的蛮人投降,就宽恕他们。如今看来,主公实在是太仁慈了啊。还是像天策军一样,以剿为主的好。如此一来,既能一劳永逸,让地方永远安定。还能以这些蛮人为奴,增强我江东的实力,堪称一举两得。”

    “子敬此言有理。”

    张昭虽然在历史上,对曹操是有名的投降派。但是,这家伙老而弥坚,对异族历来剿抚并用,从不手软。

    他阴阴地一笑,道:“何止是我江东对境内的异族啊?交州的张津、士燮等人,一直和异族勾勾搭搭,养寇自重。如今,天下大乱,也没人管他们,任他们做交州的土皇帝……现在看来么,他们如果不能好好利用这些异族,就不用占着茅坑不拉屎了!这交州,就交于吾江东来管!”

    ……

    总而言之,新长安城的观礼还没开始,光是这新长安城的建设,就给了天下诸侯的使者们极大的震撼。

    曹操、刘备、孙权,派来的都是有名的能臣。这些使者纷纷下定决心,回去之后,就建议主公向天策上将姜耀学习,以异族的血肉,筑本方势力强大的根基。

    但是,这些使者万万没想到,天策军强大的原因不仅仅如此。

    他们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