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一百一十四章 曹贼姜贼,抢地分美

    事实比明临於漱想象中更严重。

    “吾再给你介绍一个人。”

    公孙康眼见高句丽使者如此失魂落魄,心中充满了快意。

    毕竟,近百年来,公孙家一直在华夏抗击高句丽的最前线,和高句丽之间有着解不开的血海深仇。

    毕竟,虽然因为铜雀之盟和姜耀的调停,公孙康保全了家人和富贵。但是,从华夏的一路诸侯变成了别人的属下,心中着实憋闷。如今,眼见世仇宿敌高句丽,马上要落到比公孙家悲惨得多下场,能不痛快许多吗?

    他指向旁边那名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的中年男子,道:“此人,就是天策秦王的使者,庞统庞士元了。在我们华夏有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凤雏,指的就是这位庞先生。怎么样?秦王派他来帮助魏王灭高句丽,已经够给你们高句丽面子了吧?”

    明临於漱更加傻眼,惊呼道:“什么?姜耀派庞统来辽东,是为了我们高句丽?他……他不是为了你公孙康吗?”

    庞统微微一笑,解释道:“一是为了公孙家,二是为了高句丽。事实上,救援公孙家族和覆灭高句丽,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这话不假。

    历史记载中,是曹魏派司马懿平定了辽东。但是,要不怎么说,司马懿是华夏罪人呢?抛开五胡乱华的破事儿不说,光他平定辽东之事,就给华夏留下了绝大的隐患——这厮不但在辽东搞了大屠杀,用汉人的尸体筑了京观,而且将辽东的汉人大部分迁往中原。

    没有百姓了,那地方还是你的吗?

    后来,尽管曹魏大将毋丘俭,武功赫赫,把高句丽的国都又毁灭了一次。但是,没有百姓的驻军,是不可能长久的。很快的,高句丽再造国都,卷土重来,并且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华夏的心腹大患。

    隋文帝一征高句丽,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唐太宗李世民三征高句丽……直到唐高宗年间,才终于把高句丽灭掉。在这个过程中,华夏死伤的军民百姓达到数百万众,还陪葬了一个大隋朝廷,代价可谓非常惨重。

    姜耀既然穿越而来,当然不会允许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在得知了曹操北灭公孙康的消息后,迅速派庞统北上与曹操会面。

    他不但要灭高句丽,而且要高句丽被‘正确地"灭亡。

    庞统继续道:“好叫高句丽使者得知,这次天策秦王,为了帮助魏王覆灭你们高句丽,特意命吾送来了棉衣三万套,羊皮袄五万套,烈酒十万斤,以充后勤。所以,即便是到了冬天,你们也别指望魏王会退兵了。这次,我们华夏人,务必将你们高句丽人斩尽杀绝。”

    “羊皮袄五万套?什么样的羊皮袄?”

    “就是此物了。”

    庞统从军帐角落中的一个箱子中取了一个羊皮袄,送到明临於漱的面前,道:“不知我华夏军人,身穿如此温暖的羊皮袄,能否在寒冷的高句丽安然过冬呢?”

    “这……这……这……这简直比我们高句丽贵人的羊皮袄,都要好得多啊。”

    明临於漱抚着那光滑柔顺甚至带着一丝淡淡清香的羊皮袄,眼珠子都红了,羡慕嫉妒恨地咬牙切齿:“你确定有五万套?”

    “那还能做得了假?””庞统冷哼一声,道:“如果,你实在不信的话,吾可以带你看看,那堆积如山的羊皮袄。可以让你尝尝,这辈子都没尝过的烈酒。让你见识见识,来自天策军的高级衣物棉衣。”

    公孙康也冷笑道:“行了,明临於漱,别报什么幻想了。回去之后,好好劝你们高句丽王,投降我华夏。虽然,他依旧免不了做奴隶的命运,但是,即便是做奴隶,也分个三六九等不是?主动归顺,日子也好过一些。”

    “你……你……你们……哈!哈哈!哈哈哈~~”

    明临於漱先是被气得浑身直哆嗦,语无伦次。但是,很快地就放声大笑起来。

    庞统道:“你笑什么?”

    “你是秦王姜耀的使者?”明临於漱面露不屑之色,道:“吾笑的是,那天策秦王姜耀,好大的名头。但是,吾今日一见,不过如此!”

    庞统的面色却不见丝毫变化,淡然道:“吾王的功业,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远非你一个小小高句丽人的言辞,所能撼动。你指望靠这样的言辞激怒庞某人,可是太小瞧了我华夏英雄。”

    “他姜耀就是再大的功业,今日之事也是大错特错。”明临於漱气急败坏地道:“我高句丽和天策军又不接壤,灭了我高句丽,只是对曹操大有好处,对天策军却毫无益处。姜耀为了灭我高句丽,却将五万珍贵的羊皮袄给了曹操,这是多大的一笔财富?损失如此一大笔财富,姜耀不但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让他的敌人曹操更加强大。姜耀此举,难道不是愚蠢之极?你这个所谓的‘凤雏"不知进行劝谏,恐怕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哦,敢情你说的是这个啊。”

    庞统的语气,依旧那么云淡风轻,道:“有没有那么一种可能,我天策军这些物资,并不白给呢?”

    “不白给?是曹操买的?羊皮袄如此珍贵,他出的起那么多钱吗?”

    “也不是拿钱买的。”曹操终于开口,道:“实不相瞒,天策秦王这些物资,是有价格的。破你们高句丽后,男为奴,女为婢。其中一半的女婢,要给天策军。另外,最美丽高贵的五名美人,要献给天策秦王。”

    庞统接话道:“你们高句丽,三十万人口总是有的吧?老丑的女婢尽数杀了,车轮以下的不算,三万女婢总是有的吧?吾算她们有两万五千。所以,也就是一个年轻漂亮的高句丽小娘,换两件羊皮袄,一件棉衣,再加四斤烈酒。怎么?高句丽使者,你觉得我们这些东西,卖得太便宜了吗?”

    “你……你们……”

    即便按照普遍的行情,这价格也不能算太便宜。

    再说了,曹操凭什么拿女婢买啊?那些女子,完全是高句丽人好不好?曹操这完全是在拿高句丽的女子,还姜耀的人情好不好?

    明临於漱能再次被气得浑身发抖。

    “对了,忘记告诉你了……”庞统笑吟吟地再次往明临於漱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道:“知道,这些羊皮袄是怎么来得吗?都是我们天策军的女奴做工制作的。以后,你们高句丽的女奴,到了我们天策军,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再做出五万件羊皮袄了,哈哈。”

    这话当然是真的。

    这个时代其实羊不算少,为什么羊皮袄那么昂贵,只有贵人才能穿呢?其实就是因为,天然的羊皮是没法子穿的,既臭又硬还难以保存以及不够温暖。

    必须把羊皮进行鞣制,才能制成羊皮袄。

    这个时代鞣制羊皮的工艺既非常落后,又非常昂贵,羊皮袄的价格,自然也就居高不下了。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姜耀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他知道至少三种鞣制毛皮的法子:第一,用芒硝。第二,用明矾。第三,关中地区,桑干河河滩上的盐碱泥土本身,就是天然的极好的鞣制羊皮的材料,直到二十世纪都有乡民仍然在使用这些盐碱泥土鞣制羊皮。

    所以,天策军“卖”给曹军的这些羊皮袄的价格,不但不到明临於漱想象中的两成,而且能被未来的高句丽女奴轻易制出来。

    对了,还有,姜耀向曹操索要最顶级的五名高句丽美人,会有大量的暴击奖励!

    尽管明临於漱不可能知道这番前因后果,但光他知道的这些事,就足够他郁闷地要吐血了,悲愤道:“所以,这次灭我高句丽,是魏王曹操和姜耀协力完成?魏王曹操出人,秦王姜耀出后勤物资,要夺了我们高句丽的土地,瓜分了我们高句丽的人口?”

    公孙康笑吟吟地道:“不止,还要加上我辽东的士兵。魏王的大军虽然犀利,但是不耐苦寒。等到了冬天,就是魏王的精兵为骨干,我辽东的大军为主力,再加上秦王提供的保暖衣物和烈酒……华夏三路诸侯倾力合作,你们高句丽也算死得其所了。”

    “好了,不必和他多说废话了。”曹操朗声道:“来人啊!”

    “在。”

    “送一杯烈酒来,为高句丽使者送行。”

    别误会,这里的送行,不是要杀死明临於漱的意思,而是单纯的字面意思。毕竟,明临於漱死了,谁来给高句丽王送信,动摇高句丽人的军心呢?

    “好……好酒!”

    一杯高度酒下度,直如吞了一条火线,从嗓子眼一下子就热到了胃。对于高纬度地区冻怕了的人来说,分外感觉舒坦。

    但是,明临於漱真是宁愿终生都尝不到如此好酒。因为,如此好酒,就是汉人在冬天对付高句丽人的利器。

    再加上公孙康手下那些耐寒能力比高句丽人差不了多少的辽东汉人……

    明临於漱痛苦地摇了摇脑袋,不愿意再想下去,道:“好吧,吾这就回去向吾王复命……但吾那五千精兵?”

    “你说呢?”公孙康冷笑道:“他们不是很想掳我襄平城的百姓为奴吗?现在,他们已经被我华夏大军包围,如果不想死的话……那就只能终生为为我华夏人之奴了。如此报应,不是很公平吗?”

    “那……那吾能不能,带件羊皮袄和一坛烈酒回去?”

    曹操微微点头,道:“那倒是可以。如果,你能用这些东西,说动高句丽王能主动投降,算你大功一件。“

    ……

    ……

    五日后,高句丽国都。

    王宫大殿内,气氛沉凝地仿佛能滴下水来。

    没办法,半个月前,大家还兴高采烈的,欢呼公孙家要遭了报应,被曹操杀个鸡犬不留呢。

    大家还准备,掳掠汉人为奴呢。

    大家还希望,华夏人被他们忽悠瘸了,将所有汉人全部撤出辽东呢。

    结果,就这?

    华夏人之间不打仗了,团结一致,要灭高句丽。所有高句丽土地,即为华夏人领土!没有任何商量,所有高句丽人包括高句丽王在内,即便投降,也要一律贬为奴隶。但有顽抗者,杀个鸡犬不留!

    怎么好像,是一支回旋镖,完全打到了自己的头上?

    这还有没有天理啊?

    最终,还是高句丽王高延优打破了这一片沉凝,道:“所以,明临於漱,你将汉人的羊皮袄和烈酒拿到这里,是来劝本王投降的吗?”

    “当然不是。”明临於漱赶紧道:“微臣对高句丽、对王上的忠心,实在是青天可表,日月可鉴。吾怎么会,帮着华夏人,劝降王上呢?”

    “那你的意思是……”

    “启禀王上!”

    咚咚咚!

    明临於漱连磕了三个响头,道:“曹操和公孙康,合兵一处,实在不是我高句丽能抗衡的。铜雀之盟和姜耀的支持,又为曹操解除了后顾之忧。再加上,这烈酒和羊皮袄,让寒冷的冬天都站在了华夏人一边。咱们高句丽,实在已经没了任何仗恃啊。”

    “所以呢?”

    “所以,王上,咱们只能逃。逃到沃沮去!逃到三韩去!甚至逃到扶桑去!曹操再厉害,也不可能造船把扶桑攻下来吧?那里,才会有咱们的一线生机啊!”

    “这样啊……”

    虽然高句丽王,不是不信明临於漱的话。但是,单凭一件羊皮袄以及一坛烈酒,就从一国之主变成寄人篱下的流亡之君?这决心是那么容易下的吗?

    他微微摇头,道:“此事关系实在重大,且容本王细思之。”

    事实上,这一切都在曹操的预料之中。

    没办法,曹操作为三国时代的佼佼者,岂是长期和公孙康菜鸡互啄还啄不过的高句丽君臣能比的?

    别管明临於漱有什么小心思,仅仅一件羊皮袄和一坛烈酒,绝对是能起到,既能动摇高句丽军心,又能不把高句丽王吓跑的效果。

    而且,这什么羊皮袄和烈酒,不是为了冬天准备的物资吗?可见,华夏军是准备和高句丽人长期战斗,直到度过整个冬天的。这就更给了高句丽王虚幻的安全感,似乎现在并不急于逃亡。

    然而,事实上,兵贵神速!

    明临於漱刚刚离开曹营的第三天,曹操五万军、公孙康三万军,共八万大军,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了高句丽境内。

    他们对于负隅顽抗的高句丽城池,只是派少部分兵力监视而不攻打,主力直向高句丽国都而来。

    要什么向导啊?

    公孙家都烧了两回高句丽的国都了,完全是轻车熟路!

    而且,千万不能让高句丽的贵人们跑了。

    毕竟,曹操还答应了姜耀五名绝色美女不是?

    这些美女,不在国都在哪?

    简短截说,就在明临於漱抵达高句丽国都的第二天,高句丽王才得到曹操已经出兵的消息。

    就在明临於漱抵达高句丽国都的第四天,曹操军的先锋,两万精骑,已经兵围高句丽国都。

    高句丽王还想凭借国都负隅顽抗。

    然而,高句丽城池坚固难以攻克,那是高句丽发展起来后,隋唐年间的事情了。现在,它的国都,都被公孙家烧两回了,最近一次被烧还不到一年,哪里有什么坚固可言?另外,高句丽国都的守军,都因为明临於漱带回来的消息人心惶惶了,哪里还有什么士气可言?

    很快的,魏军先锋张郃,发现高句丽国都山城西北山体陡峭,守兵空虚,于是乎,采用避实就虚之计,正面佯攻,西北偷袭,选派善于攀登的精卒,携带兵器长绳,摸上山崖,杀死守兵,智取了北门。

    仅仅三天时间,即克高句丽国都!

    如今,虽然高句丽全境仍然大部还未失守,但是高句丽国都,甚至包括高句丽国主在内的高句丽朝廷,都落在了曹操的手中!

    曹军覆灭高句丽,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么容易?看来,外战比内战的容易得多啊!”

    曹操在行军途中,听了高句丽国都已破的消息之后,再想想攻打荆州反被日的艰难困苦,眼圈一红,好悬落下眼泪来。

    紧跟着,他又想起一个紧要事情,问道:“对了,姜耀指明的那名高句丽美人,找到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