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是公子扶苏

第六十一章 双木非林

    丞相官邸内,两位老人对坐而进膳。由于下午还需处理政务,所以二人的案台上并没有酒水,仅有一壶清茶,几盘素食珍馐而已。然而两位丞相都没有把心思放在吃饭上,浅尝几口时蔬便几乎同时放下了竹梜。

    “怎么,不可口么?”

    冯去疾起了笑脸,朝李斯问道。

    “哪有不可口的饭食,吃久了也变可口了。”

    李斯笑而对答,丞相官邸里的膳食他也用了近乎十年,早就习惯了,不习惯的只是首次与右丞相一同对坐而食。随后重新拾起竹梜夹了一根冬葵说道,

    “这冬葵味苦,需用盐去涩,方可入口。”

    李斯将其夹入口中,细嚼慢咽,然后吐出,“只见其鲜,未见其苦,庖厨火候调之精妙啊。不过,这寻常百姓怎会将金贵的盐用在稀松平常的素食上?还不得是忍其苦涩,果腹而已。”

    冯去疾闻言一笑,“撒盐粒些许,亦能使之合口,黔首又怎会委屈自己?须知肉食少有,而素食常有。”

    右丞相数着眼前的几盘珍馐,皆是当下时蔬,这不是一般人家所能担得起。

    李斯自然明白冯去疾的意思,露出忆苦的神色,“我本为布衣,身似浮萍,随风不定,幸得今上所赖,方成苍梧。”

    说到这里,李斯的语气转而一变,“苍梧接天碧云,下可庇阴万里,上可落凤栖养。”

    “呵呵呵~”

    冯去疾轻抚双掌,不知有几分赞许,几分讽嘲,“左丞相倒是好气魄,不过有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独木难支,合抱成林。双木合抱,又岂能轻易被风摧之。”李斯不以为然。

    “枯木空大,外秀而内朽,不可长久。”冯去疾亦是争锋相对,“枯木逢春少有,化泥护花常见,不如考虑考虑群鸟作散之后又当如何?”

    李斯颇感无奈,这番对话下来,自己悄然落了下风。

    冯去疾耷眼端起茶碗,吹了吹面上的茶沫后慢慢抿了一口,留足了时间给左丞相思考。

    “不知右丞相有何高见。”

    良久,李斯还是将话语的主导权让给冯去疾。

    “左丞相何不让家中长子出任开田中尉一职?”

    冯去疾的提议让李斯有些心动,也仅此而已。

    郡守一职可是常设,可这开田中尉一职算是临时增设,其目的在于赋予使者相当的权力罢了,虽有一时之能,但却不能长久,岂不是又让长子陷入自己早些年如浮萍一般的境遇么。

    “陛下未曾透露此意,岂能轻易换任?”

    李斯皱眉,目前县令、县长一级的长官都是由始皇帝亲自任命,更何况是三川郡郡守。

    望了望眼前的右丞相,他不认为其有能左右陛下意思的能力。

    “若是这般又如何?”

    冯去疾显然早有预料,从袖中掏出一份竹简,将其递给李斯。

    李斯展开粗略一扫,便知其内容,原来是长子李由在处理三川郡政务时的一些“黑料”。上面详细记录了李由是如何公正处理每一次的宅地纠纷,秉公执法,丝毫不偏袒豪族,因此暗中得罪了不少三川郡的望族。

    看完后,他内心不禁长叹一声:我都教了你要圆滑处事,怎么还这般刚直!今后若是我不在了,岂不是要被这些人攻讦致死?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冯去疾从老对手的神情中便知此事能成,长子或许是李斯唯一的弱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李斯苦笑着附和一声,他倒是想拒绝,他也有拒绝的理由:这些东西根本不足以动摇李由的郡守之位,相反还会使其更加牢固,因为陛下要的就是这样节制豪强的郡长官。

    可这些在不确定的将来可是大患,不得不重视。

    不过,李斯可不是能轻易低头之人,更何况对面还是与自己竞争了十数年的老对手。

    “法令不行,则政令不通。我以为吾儿无过矣。”

    李斯突然话音一转,上半身朝前倾斜,对着冯去疾问道,“不知右丞相如何以为?”

    话很硬气,但李斯心中没底,心中竟然浮现起那日赵高所抛的橄榄枝。

    或许是时候选择储君押注了。

    “确实如此。”

    冯去疾接过竹简,重新审视一番后表示,“李由之才,不在左丞相之下呐。”

    这条路走不通,冯去疾也不强求,他本就是想借机捞取些许可能而已。

    “荥阳县令病危,恐熬不到开年了。”

    冯去疾又抽出一份来自三川郡的竹简递给李斯,这才是他最真实的目的,“你以为当荐何人?”

    其意明显,谁人不知荥阳冯氏与栎阳冯氏本属同源。

    看来这才右丞相的企图。

    “我以为杨熊可以。”

    李斯还是比较小气的,冯去疾方才算计了他一番,虽然未成,也让他有些不悦,于是故意不提冯氏子弟。

    “杨熊其人忠直,熟读经卷,才不下其父。”

    杨熊的父亲杨硕隐居不仕,素有贤名,始皇帝登基后闻其才,五次征诏不赴。

    哼~

    冯去疾内心冷哼一声,他知道这是李斯在向他表露不满。

    “杨熊有左庶长军爵在身,任职县令岂不屈才?”

    在始皇帝的构思中,官爵应当分离,不似商鞅时期那般官爵一体,过高的授爵者一般都在军中任职而非从事文官体系。而杨熊位居秦朝二十等爵制的第十级,已经算很高了,从常理而言,不适合县令一职。

    “眼下情况特殊,陛下亦会谅解。”

    李斯不以为然,右丞相并未向其交换利益,他可不会松口。

    “三川郡本为东周公国故地,四水相通,商旅往来众多,诸事繁杂。杨熊晓兵事而不通政务,仓促上任之间恐难胜任,不如选一善治吏之人。”

    冯去疾这才坦白,露出底牌,“我以为冯封可以,不知左丞相意下如何?”

    冯封,现任职议郎一职,供奉在郎中令处。

    李斯对其稍有印象,仅有的感觉便是其貌不扬。

    “此事还得陛下定夺,我意并不重要。”

    冯去疾爽然一笑,“这是自然,不过我等所推之人也当配位,不然如何为上分忧?”

    “若能分忧,便好;若不能分忧,又当如何?”

    李斯松开关于荥阳县令的竹简,任其落在案台上发出声响。

    冯去疾再度耷起眼皮,端起茶水抿了一口之后回道:“那便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