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是公子扶苏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君君父父

    待赵高退去,冯劫的脚步声消失不见后,李斯这才抬起眼来,双眼露出睿利的光芒,对此作出解释,“臣以为长公子不信陛下,故而匿而不报。”

    李斯本以为这件事是始皇帝脑筋一时间没转过弯来,只需点到即可,其自然会醒悟。可没想到的是始皇帝居然追问道:“长公子为何不信朕?”

    这就让李斯有些诧异了,原本胸有成竹的他面对这样始料未及的情况不免脸上露出些许异样,好在李斯养气功夫了得,君臣不能及时会心的情况也不是没有遇到过。静了静心神,组织了一下言语后,李斯这才缓缓开口,反问道:“臣斗胆问陛下,不知陛下得鬻爵之策,会如何施行?”

    唔......

    始皇帝眼神一凝,并未马上开口回应。

    若是自己得到鬻爵之策,朕或许会推至全国,聚富户之钱粮于咸阳,无论用作开边还是养士亦或是兴建土木都是极好......想到这里,始皇帝顿时恍然大悟,长公子是怕自己徒耗民力而不恤之,所以才没有将此事上报吧。

    思绪翻涌间,始皇帝依旧不露声色,“治国之道在于君臣之道,君为天,臣为地。君臣和睦如天地交泰。朕不能独断专行,亦当听听爱卿的意见。”

    始皇帝少有的引用来自儒家的观点,意在让李斯道出他的猜测,好与自己的想法作对比与印证。

    李斯抖了抖眼皮后,也明白始皇帝的意思,“臣以为若非有人力排众议,陛下实难效行。”

    始皇帝眸中闪过几分夹杂着好奇的怡悦,李斯这话让他觉得有些自卖自夸的意味,“哦?爱卿不妨说说。”

    李斯习惯性的在长篇大论前抚了抚白须,“臣以为长公子所行鬻爵之策有两处谬误。

    其一,鬻爵破坏军功爵制。自商君变法以来,唯有凭军功方可授爵,现竟能买卖军爵,岂不是寒了天下士伍之心?

    不过好在长公子乃秘密施行,并未大张旗鼓,除却肤施富户士伍之外无人可知,此事还能圆得过去。况且前有陛下于四年使黔首内粟千石可考,长公子鬻爵倒也难说其错。”

    李斯这里强调了扶苏的秘密实施鬻爵之策的原因,也稍微解释了扶苏为何不上报的缘由,那便是怕走漏风声,但始皇帝却从其中闻出了其他意思。

    顿了顿之后,李斯瞥了一眼始皇帝后继续说道:

    “其二,鬻爵本意为让富户赎买爵位相匹之田宅,意在惩处其不法。可长公子却让多献钱粮者升爵一级,奖惩不分,执法不明,实属大过。

    不过念在陛下四年亦拜内粟千石者爵一级,倒也难说其凭。”

    李斯看似指出了扶苏鬻爵之策的谬误,可实际上又在每处谬误之后为其辩解,其心如何,始皇帝自是知晓。李斯不愧是跟了自己许久的老臣,对自己内心的把控已臻至化境,不是冯劫那个愣头青所能比拟的。

    “朕还是有些不明白。”始皇帝罕见的继续再次追问,这也是这么多年君臣合作间屈指可数的时候,很显然始皇帝对扶苏的事很上心,而且还是身为父亲的那种上心,“吕氏春秋有云: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长子曾受文信侯亲自教导,难道他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今臣不臣,子不子的,简直可恨!”

    始皇帝鲜有的失态令李斯微微低头,耷拉着眼不敢正视前方。

    看来是君上还是无法接受扶苏欺瞒他的事实,或者说君上在面对扶苏之时很难做好君与父的切换,两重身份的失意导致了现在情绪的宣泄。

    始皇帝最后以抚案一掌结束了话语,那响声之后“嗡嗡”的震颤萦绕书房许久都难以消除,一如始皇帝不平静的内心。

    李斯的头垂得更低了,逐渐阖上眼皮也掩盖不了眼眸中的惊诧,他确实没想到扶苏在君上心中竟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之前让其代行大权的决定他还以为是君上为平衡朝中各方势力所做的努力,现在看来完全有可能是父亲对突然开窍的儿子的宠爱。

    不过愈想李斯愈发觉得这是君上故意为之,因为之前君上就有立太子的心思,只不过被自己建言延后了而已,现在又这般表露情感,很难不让李斯猜测始皇帝的真实意图。

    “爱卿,你以为当如何啊?”

    良久,始皇帝的声音重又响起,不带一丝波澜,更加印证了李斯的揣测,估计君上又想故技重施,借此“贬谪”长公子。可这再“贬谪”下去唯有去百越之地,与赵佗为伍。问题是这百越之地不比上郡,人迹罕至,还常年被瘴气所盖,这一个不适应可是会出性命之事。这就让李斯有些摸不准君上的意思了。

    沉默许久之后,李斯这才小心翼翼地开口,试探一下君上的反应,“臣以为陛下可使长公子南下监军以为惩。”

    始皇帝微微眯了眯眼,他清楚李斯这般回应是自己刚才说着说着不慎露了真情的原因,不过李斯的提议也让自己有些意动,南越任嚣与赵佗二人亦是手握大军,也需要有人去敲打敲打了。

    李斯也觉察出君上的微微意动,不由暗自道苦,你们父子二人之间闹别扭可不要扯上我啊。正欲开口劝阻时,始皇帝及时出声,“这倒是显得朕过于苛责了,不可。”

    李斯从中听出了其他意思,心中长吁一口气,看来君上没有另外“惩处”长公子的意思,方才的一番话只是单纯的表达不满罢了。

    既然如此,李斯也没有好建言的,只得将之前冯劫说过的话重新加工了一下,“陛下不妨择一近臣作为使者,或携书信或携口信,遣至上郡,暗中质询长公子以示天威。”

    “嗯。”始皇帝颔首表示同意,“爱卿以为何人可担此任?”

    “臣以为上卿蒙毅可担此任。”

    蒙毅?始皇帝瞬间明白了李斯的意思,“赵高,宣蒙毅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