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是公子扶苏

第一百一十三章 呴籍叱咄

    朝中诸位卿臣当中,除却李斯之外,蒙毅就是始皇帝最为信任的大臣。而且,蒙毅还是蒙恬的胞弟,既能传达始皇帝的不满,又能不至于过分斥责,在必要时起到安抚扶苏、蒙恬的效果。

    当赵高宣蒙毅觐见时,蒙毅正好结束了与冯劫的交谈。冯劫也是有些后知后觉地发觉始皇帝对长公子微妙的态度,所以故意有一搭没一搭地朝蒙毅透露方才书房里发生的事。故而,蒙毅对此并没有感到过多的意外,这让赵高生出了些许狐疑,不觉地朝隔了几步之远的冯劫望去。

    这两人关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

    尽管赵高还在记恨蒙毅,但平时间的正常交流还是相对客气的。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后,赵高不敢耽搁过多,便领着蒙毅朝书房而去。

    在通往书房的短短十几步距离间,赵高转过了无数的心绪,他想给蒙毅使绊子,但想了许多之后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不知不觉间竟然走过了半步。

    回过神后的赵高并未露出异常,笑了笑缓解了尴尬,“请,陛下在里面等着上卿呢,莫让陛下等急了。”随后又露出无奈的表情侍立在门外,示意自己排除在这次召对之外。

    蒙毅并不觉有异,微微颔首之后便进了书房。

    由于这次交待任务需要始皇帝耳提面命,李斯也被始皇帝下了逐客令,刚进门的蒙毅便见着了告退而走的李斯,其古波不惊的脸色没能给他任何提示。

    “爱卿,离朕近些,过来看看这份密报。”

    房间里就剩了两人,没人跑腿传递的始皇帝只得出声让蒙毅自己接过手中的竹简。

    这也不是第一次这样了,蒙毅并不显得意外,躬身上前取过竹简,然后退回原位置后才展开来看。

    这!

    纵使蒙毅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亲眼看到乐缮的密报仍觉得心惊。当然这里也有冯劫用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语气一带而过,让蒙毅觉得可能是有心人唯恐天下不乱的原因。

    “臣惶恐。”

    刚看完乐缮的匿名举报信,蒙毅就袖手伏地,压低了自己的身子,做出不安之状。毕竟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全看始皇帝的处理,自己即便是早已从冯劫那里得知了君上会轻拿轻放的态度,也不能表现得过于坦然,该作出的表现还是得作出来。

    始皇帝很是享受蒙毅此时的表态,马上便温言抚慰道:“爱卿何惶之有啊?起来说话。”

    “谢陛下宽宥。”蒙毅依旧不敢大意,恭恭敬敬地应道之后才慢慢起身,将竹简重新放了回去。

    刚回到原位置,蒙毅就开始向始皇帝请罪,“内史蒙恬居外不匡正,瞒而不报,私聚钱物,同流合污,臣请陛下降罪于恬。”

    始皇帝内心哑然一笑,这个蒙毅还是这般小心,既然要降罪又岂能降罪蒙恬一人?自己的长子难道就没有过吗?不过这也暴露了他的立场,将所有的过错就归结于蒙恬的不作为,将扶苏完全摘了出去。

    说起来,始皇帝私下里就不止一次朝其询问过立嫡还是立贤,蒙毅每次都坚决的表示应当循两周旧制立嫡立长。诸多近臣的异口同声让始皇帝在立太子一事上犹豫了很久,以至于现在长子都已是而立之年了都还未作出决定。

    始皇帝望着下面垂首的蒙毅,抿了抿嘴,其实他现在也没有做好立太子的准备,哪怕是之前天象异变,苍天好似都在催促他立太子,他还是没能下定决心。现在他需要斟酌一下言辞,不让蒙毅多虑。

    “方才左丞相以四年朕使内粟千石者拜爵一级为例,认为扶苏所行鬻爵之策无可指摘。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低着头的蒙毅皱了皱眉,他不知这是君上借李斯之口说出的这番话,还是李斯的本意就是如此。随后不觉眯了眯眼,稍微回忆了一下。

    秦王政四年,那时的李斯才拜入吕不韦门下不久,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郎官,而君上还未亲政,所以这“内粟千石者拜爵一级”的建言多半是出自吕不韦之口。怪不得李斯记得这么清楚。

    既然君上这么问,显然是无意斥责扶苏,那蒙毅也拿出了自己的一贯的立场,“昔长平之战,昭襄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臣亦以为长公子此举有其所凭,并无大过。”

    对于扶苏的问题,蒙毅依旧是点到为止,一带而过,反而对自己长兄之过孜孜不怠,“不过,内史蒙恬之过实难遮掩,还请陛下降罪。”

    始皇帝满意地颔了颔首,他确实没想到蒙毅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意动之间又抛出了那个问题,李斯晦而未明的回答实在无法令他满意,他希望在蒙毅这里获得满意的回复。

    “左丞相以为长公子因不信朕,故而将此事匿而不报。不知爱卿有何他见?”

    “禀陛下,臣着实不知。”沉默良久之后,蒙毅无奈答道,在诸多近臣中,或许也只有他能坦言“不知”而不受始皇帝责罚。说实话,虽说蒙毅倍受上恩,但在这种问题上,他还真不敢像李斯那般直言。

    “嗯。”

    始皇帝露出不带任何情绪的一声后便不再多问,转而接起了蒙毅的上一句,“朕以为扶苏、蒙恬二人确有其罪。”定下基调后,始皇帝接着说,“不过念其策亦有功,功过相抵,朕以为可从轻发落。不知爱卿可愿替朕前去叱咄?”

    “臣谨从命。”

    蒙毅一瞬之间明白了始皇帝的用意,伏首应下了诏命。

    “爱卿,你且上来,朕有些话需要你亲自带给扶苏。”

    始皇帝招了招手,让蒙毅到身边来,自己好交代他。至于为何选择口述转述而不是文书,也是始皇帝的私欲之心作怪,不想留下任何文字作为扶苏的依仗。

    “爱卿且记着,......”随着始皇帝的声音越来越低,蒙毅脸上的表情越来越难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