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族:香火不绝

第一百零七章 郑伯

    “怎么会这样。”

    姜城

    南郊

    紫炎氏的精锐抵达,奇袭欣军后方,姜城守军也打开城门主动出击。

    欣虢秦联军陷入包围之中。

    “君上,撤吧。”

    行车令柯林劝谏欣伯琦趁着包围圈还没围上的机会突围。

    柯林因为多次保护琦,所以被任命为行车令,专门负责国君琦的出行路程安排和安保,顺带兼职国君车夫。

    越来越多戎人突破防线,杀入战阵。

    “苍天啊,为什么不让我把绫妹带回欣国。”

    欣伯琦仰天长叹,看着越来越小的包围圈,最后只好下令:“撤!”

    欣国将士战斗意志非常低,因为他们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战,也不是为国家而战,只是为国君的个人爱情而战,他们自然不愿意为了国君的爱情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既没有利,也没有名,如何让士兵们斗志昂扬呢?

    当年欣圣祖每次出征,不仅要让士兵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还要出师有名,既有利,让士兵得了里子,又有名,让士兵得了面子,这才能百战百胜。

    欣国军队率先溃败,由于南边的道路被紫炎氏阻拦,东面又有姜城阻拦,他们只能朝着西边秦邑的方向逃亡。

    随着欣国军队率先崩溃,秦邑的军队和虢国的军队也在犬戎围攻下溃败。

    秦人天天跟犬戎作战,所以经验丰富,他们没有选择走平原大路,而是放弃战车,骑着马窜进了深山老林,在林中步行有序撤离战场。

    虢国在撤离的过程中,损失惨重,虢公战死,人头被犬戎割下,头盖骨被挖出来制作酒碗。

    欣伯琦在向西逃亡的过程中,身后的紫炎氏穷追不舍。

    “王,穷寇莫追,恐有埋伏。”

    有人劝谏紫炎氏,不应该穷追不舍,万一欣国和秦邑联合起来埋伏追兵怎么办。

    “正因为是穷寇,才要穷追不舍,若是这点风险都不敢冒,我们如何击败周人,夺回祖宗之地?”

    “况且,敌军旗帜散乱,绝不是有意撤退埋伏,而是溃败。”

    紫炎氏不愧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军事天才,他不会照搬照抄前辈们的军事经验,而是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

    别人都说穷寇莫追,他非要穷寇穷追。

    从他放弃战车,从山林绕路到联军后方就能看出来。

    欣伯琦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向西逃往秦邑,躲入秦邑歇息。

    一路上,有许多甲士掉队,被追上来的犬戎大军杀死。

    犬戎大军在秦邑附近收割了粮食和牲畜后便离开,并没有选择围攻秦邑。

    围攻秦邑,没有半年时间是攻不下来的,半年时间,足够周天子调遣援军支援了。

    秦邑

    北郊

    紫炎氏将联军的人头割下来,在亲邑城外筑成京观,以示威慑。

    城墙上的秦邑士兵无不愤慨,但却只能干瞪眼。

    冲出城是不理智的,犬戎人数太多了。

    又几天后

    秦邑大夫也回到了秦邑,由于他走的是山林小路,躲开了犬戎的追兵,因此秦邑甲士反而是伤亡最小的。

    姜城一战,虢国甲士全军覆没,欣国甲士也损失惨重,只有秦邑甲士保留了大部分有生力量。

    (西)犬丘

    “你的兄长已经被我击败,他如同一条丧家之犬,狼狈逃窜到秦邑,依靠城墙的庇护才活命。”

    紫炎氏将自己的战果说给了眼前的美人。

    绫只是担忧琦的安危:“兄长性命无忧便好。”

    “哼!”

    紫炎氏冷哼:“我哪一点比不上你那个废物兄长?”

    “绫,我告诉你,我是征服者,只要是我想要的,我必须得到,我要征服世间的一切,不仅要征服南方的周人,还要征服你。”

    一个月后

    镐京

    欣伯琦从秦邑回到镐京,休息了大半个月后,选择回国。

    姜城的战败让他心如刀绞,世间的一切都仿佛灰暗无光。

    西土的贵族卿士们同样人心惶惶,王师,又又又战败了。

    宣王晚年,将南国之师葬送在姜城,如今,欣伯琦又带着诸侯联军,在姜城惨败。

    郑伯(郑桓公)在得知欣伯琦带着诸侯联军在姜城惨败后,立刻意识到西土的灾难即将降临。

    “天子与申侯不和,意图废申后,立褒姒,申侯本就不怎么忠诚,在这种情况下,大概率会加入犬戎联盟,对抗我周朝,西土又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抵御犬戎,只能依靠申侯和贵族们的私兵,可是,贵族们各自为战,不愿意消耗自己的兵力去帮助王室抵抗外敌。”

    “这大周,要亡啊!”

    郑国是周宣王册封的畿内伯,负责拱卫王室,不算正式诸侯,只是王畿贵族。

    面对即将到来的灾难,郑伯并不打算拯救王朝,就算他想拯救也拯救不了。

    “大灾难将要降临人间,予所能做的,只是为我的子孙后代谋取富贵,能够保全自己家族已是不易,拯救天下的重大责任,就交给后人的智慧吧。”

    郑伯请来了王室的史官太史伯。

    太史伯深通历史,类似的社会景象,他在史书中见过。

    “当年夏桀商纣在位期间,也是类似的景象。”

    “外敌频繁侵扰,王室不能阻挡。”

    “内部各个贵族争权夺利,无法团结起来抵御外敌。”

    “各种旱灾水灾还越来越频繁。”

    “我们现在就处于夏桀商纣的时代。”

    太史伯认为类似夏桀商纣的末日将要降临,而且他还结合觉悟的轮回说,指出周王朝的天命已经终结,新的王朝轮回将要开始。

    想当年,商纣王在位期间,东边的东夷(东夷和淮夷联军)和西边的周羌(姬周联盟),频繁侵扰,让商纣王疲于奔命。

    内部的贵族们也不肯团结,甚至勾结外敌。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值此天灾将临之际,我郑氏子孙,又当如何?”

    郑伯已经打算离开西土,前往其他地方避难。

    北边和西边是戎人地盘,肯定不能去,去了就得死。

    南边是秦岭,穷山僻岭,虽然适合躲避战乱,但不适合日后发展。

    “东进中原,可为后世子孙谋取百世富贵。”太史伯回道。

    “中原?”郑伯抚摸着胡须,仔细思考着。

    随后,太史伯为郑伯提供了上中下三个东进(跑路)选择。

    “上策,当进驻荆北之地(南阳盆地),若能一统荆北,则南可征服荆楚,北可虎视中原,如此,可为后世子孙谋取百世封国。”

    不得不说,入主南阳盆地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只需要把进入南阳盆地的通道封锁,就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不过……

    “荆北之地临近楚国,楚人凶悍野蛮,唯恐后世子孙被楚蛮蹂躏。”

    郑伯自己是不怕楚国的,楚国虽然有些实力,但跟犬戎比,还是差远了。

    但他能看得出来,楚国有很大的潜力,几十年或者上百年后,楚国凭借荆楚的丰富铜矿,迟早能发展壮大。

    到那个时候,挡住楚国北进中原道路的郑国,恐怕就遭殃了。

    他自己虽然不怕楚国,但是后世子孙若是无能,恐怕就得被楚人蹂躏了。

    太史伯笑了笑,继续提出中策:“中策,当北进河济,雄据兖州。”

    这些年,河济之地的森林沼泽开始退化,富饶的平原裸露出来,已经适合建立国家。

    “河济之地戎人太多,而且临近欣国齐国,欣国齐国都对王室不忠,唯恐欣齐二国残害我后世子孙。”

    欣国和齐国在周朝的名声都不好,齐国曾经公开断绝朝贡,还向周天子宣战。

    欣国更是曾经称王,还跟犬戎结盟。

    跟这两个国家做邻居,怎么想都不安全。

    “如此,便只剩下策,在虢(东虢)郐之间建立新的郑国。”

    太史伯提出了最后的下策。

    “此策甚好!”郑伯当即觉得下策非常适合他。

    虢郐之地临近洛邑,随时可以得到周王室的支援,而且地处中原腹地,不用担心蛮夷的侵扰。

    郑伯旋即开始把自己在西土的财富转移到中原。

    比如把封地上的臣民迁徙到虢郐之间重新建立城邑。

    实在不愿意迁徙的郑邑民众,就直接把这些民众低价贱卖给其他西土贵族。

    把金器玉石全部换成各种武器和开荒农具,带到中原。

    起初,郐国和虢国出于客气,接纳了郑邑民众的迁徙,让他们在自己的国土内建立临时的定居点。

    然而,郑伯(郑桓公)得寸进尺,迁徙了越来越多民众到虢国和郐国,还建立永久性的城池,好像是不打算离开了。

    这让虢国和郐国很不满。

    他们出于礼节,允许郑伯迁徙一部分郑国难民到他们国土避难,可是这些郑国难民居然打算鸠占鹊巢,驱逐原住民,真是岂有此理。

    “好你个郑国,我们好心接纳你的难民,你不知感恩,还打算鸠占鹊巢,可恨!”

    他们跑到周天子面前告状,可是周天子(周幽王)正在因为废长立幼的事情而苦恼,根本没空管中原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