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帝王

第十九章 火烧飞狐峡,义安公主

    蛮军将领发现秦风的军队射的箭居然是草,就连油罐里装的都是水,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秦风啊秦风,你居然想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骗过我们,未免也太小看我们了吧!”蛮军将领大声嘲笑道。

    然而,秦风却丝毫不为所动,他冷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嘴角微微上扬。

    “你以为这样就能打败我们了吗?别做梦了!”蛮军将领挥舞着大刀,指挥着军队向秦风向着飞狐峡猛追而去,牛渚带领着骑兵在前面狼狈的逃窜,秦风在飞狐城城墙上面色平静的看着牛渚里城门越来越近,秦风果断的打开城门,牛渚冲入城门,蛮军准备随着牛渚一起冲进飞狐城,“放箭!”城上的士兵立刻对着蛮军射去,蛮军因为被秦风的士兵射了一路的草箭,当他们看到秦风的军队再次射出的箭也没有放在心上,以为是草箭,继续向前冲去。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射出的并不是草箭,而是真正的箭雨。蛮军顿时陷入了混乱,纷纷中箭倒地。整个蛮军阵型一片混乱,相互拥挤着。

    秦风淡淡的开口道,“传令给左右峡谷的两位将军可以开始了!”城上一阵呼声传来,峡谷左右的将领指叫李蕴和王燮挥着手下的部队开始行动,士兵砍断他们之前修防御工事的时候挖出来石头的网兜上的绳子大量的石头倾斜而下,瞬间堵住飞狐峡的出口,两边的士兵把一捆捆干柴朝着飞狐峡扔了下去,一个个陶罐扔了下去,陶罐摔得粉碎,里面装着的油泼洒在干柴上。峡谷两侧的士兵拿出火把,点燃了柴堆。一时间,熊熊大火在峡谷内燃烧,火焰和浓烟滚滚,飞狐峡内部变得炽热无比。火焰瞬间吞没了峡谷,峡谷内变得炽热无比,岩石在高温下逐渐熔化,变成了滚烫的岩浆。

    逃到峡谷尽头的蛮军面对的是秦风军的密如雨点般的箭雨。秦风军占尽了地利。

    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却无路可逃。有些敌军试图爬上陡峭的岩壁,但面对这高耸的岩壁,他们根本无法成功。峡谷内,火焰愈烧愈烈,温度越来越高,敌军绝望地哭喊着,挣扎着,却逃不过死亡的命运。

    峡谷外的士兵们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他们知道,这是战争,他们必须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亲人而战。虽然不忍心看到这么多生命被毁灭,但他们知道,这是战争,他们没有选择。

    在这条飞狐峡宽达百丈,长约一里峡谷内近十万蛮军被熊熊烈火无情包围,哭喊声、惨叫声不绝于耳。秦风站在飞狐城城墙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在烈火中挣扎的蛮军,内心没有丝毫的怜悯。

    这一场战役,秦风指挥的大宁帝国军队获得了绝对的胜利,但同样的,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秦风知道,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对敌人的仁慈,往往会导致己方的灾难。

    尽管秦风通过火攻战术赢得了战争,但他知道,此举必然会引起许多人的非议。毕竟,战争除了战术的运用,还有人心的向背。他看着峡谷内熊熊燃烧的火焰,心中不禁有些迷茫。

    这把大火持续的烧了一天一夜,十万蛮军在这场大火中丧生。鞥拔汗看着自己十万大军被烈火吞噬也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十万大军在烈火中哀嚎,整个蛮军的士气低到了冰点,鞥拔汗明白,他已无力回天,再战下去只是徒增伤亡。正当他准备下令大军撤退时,蛮军后方突然一阵大乱,鞥拔汗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个身着龙鳞铠甲,胯下赤龙马,手持着蟠龙枪,战马两边挂着一对蟠龙鞭的男子快速的切入蛮军后军,鞥拔汗看着这个男子,震惊道,“不是说宁帝庞禹和秦风翻脸了吗?他怎么会出现在我军后方?”

    没错这个手持着蟠龙枪的男子正是宁帝庞禹,蟠龙枪重达百斤在蛮军中横冲直撞,上挑下刺,如入无人之境,宁帝后面是两万骑兵紧跟着冲入蛮军大营,快速的扩大战果,在宁帝庞禹的率领下,两万骑兵如同汹涌的浪潮,冲向蛮军大营。蟠龙枪在他的手中闪耀着寒光,势不可挡。

    蛮军虽然数量众多,秦风一把火烧掉十万蛮族大军,正是士气低落的时候,在面对庞禹和骑兵们的猛烈攻势,不禁心生畏惧,节节败退。庞禹一马当先,手中的蟠龙枪挑开敌人的兵器,刺穿敌人的胸膛,所向披靡。骑兵们紧随其后,与庞禹协同作战,将蛮军的阵型冲得支离破碎。有些人射出如雨般的箭矢,有些人挥舞着锋利的刀剑,有些人则策马践踏敌人的军营。

    在庞禹的领导下,骑兵们斗志昂扬,将蛮军打得落花流水。蛮军无法抵挡这样猛烈的攻势,纷纷撤退。骑兵们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在庞禹的率领下,骑兵们英勇无畏,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他们跟随着庞禹,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击倒一个又一个敌人。

    庞禹策马驰骋,蟠龙枪在他手中宛若游龙,刺穿敌人的盔甲,穿透敌人的身躯。骑兵们紧随其后,与庞禹共同演绎了一场壮丽的战斗。

    敌人的阵型在庞禹和骑兵们的冲击下支离破碎,他们无法抵挡这样强大的攻势,纷纷撤退。蛮军士气低落,完全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骑兵们乘胜追击,不给敌人任何喘息之机。他们像狂风般席卷敌营,将蛮军的防线彻底击溃。这一战,庞禹和骑兵们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打得蛮军落荒而逃。

    宁帝庞禹率领着骑兵追击了数十里后收兵,这一战宁帝庞禹缴获牛羊多达数百万头,战马十万匹,宁帝没有要俘虏,毕竟抓了俘虏既不好管理,又不能杀,还要管他们的生活,自己国内百姓都生活艰难自己又那些物资给俘虏还不如分给自己的百姓。

    宁帝庞禹帅军退回云州首府,云州首府叫銘远城。宁帝庞禹受到了军民们热烈的欢迎。

    这次战役的胜利,彻底瓦解了,南景、东胡,北荒蛮族的三国伐宁彻底失败!南景看到东胡和蛮族都先后失败,连忙退回江南,宁帝也并没有急着再次发动战争,毕竟他知道宁国现在的情况不足以支撑他打下去了,他决定休养生息,沉淀国力。

    宁帝在云州首府等待着一个人,不多时秦风从飞狐城赶到云州首府向宁帝请罪,“陛下罪将为了使蛮族中计在陛下面前放肆,请陛下治罪!”

    宁帝庞禹也是一脸笑着走了出来,一把扶起秦风,“秦爱卿不必多礼,要是没有此次爱卿的谋划,朕也不会如此轻松的取得胜利。”

    秦风闻言,心中松了口气,连忙感谢陛下的体谅。他深知,虽然在战场上兵不厌诈,但这种手段毕竟有失光明。若非此次胜利,恐怕自己还会受到不少非议。

    庞禹明白秦风的顾虑,拉着他坐到一旁,亲切地说道:“秦爱卿,朕知道你这么做是为了宁国的利益。在战场上,我们难免会用到一些非常手段。但只要最终能取得胜利,保护我国百姓,这些手段都是值得的。”

    秦风闻言,心中感动,表示绝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庞禹见状,也大为欣慰。他深知,秦风是一位有着远见和智慧的将领,对于宁国的未来至关重要。

    宁帝拉着秦风去参加庆功宴。在庆功宴上,宁帝庞禹亲自为秦风敬酒,以表彰他在此次战役中的卓越表现。秦风感激涕零,表示自己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酒过三巡,庞禹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称赞秦风是一位难得的将才,宁帝突然宣布一件事,那就是认上次帮秦风坑自己的那个女子为义妹,封号义安公主,择日与秦风完婚宁帝派人打听过那个女子的身份,她是秦风在战场上救下的擅长医术,飞狐城守军受伤生病都是受过她医治,守军将士都称呼她为将军夫人。但是秦风一直没有给那个女子一个名分,宁帝也为了拉拢秦风,只是皇室人丁单薄,有没有公主可以下嫁,所以手下一个谋士给出既然没有公主,但是陛下可以册封一位公主,再说了就算有皇室公主,陛下直接下旨赐婚反而可能引起秦风不满,既然这样那干脆认下秦风就回来的那个女人为公主两全其美!这样即可以拉进与秦风的关系,又可以表达皇室对有功将士也是不吝封赏的。

    秦风听闻宁帝要认救回的女子为公主,并与自己完婚,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他担心此举可能会引起其他皇室成员的反对,甚至引发朝局的动荡。

    然而,宁帝却对此并不在意。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威望和权势,足以平息任何反对声音。此外,宁帝也认为,此举有助于进一步拉拢秦风,使其更加忠诚于自己。

    当天宁帝派人同秦风一起去飞狐城宣读册封碧瑶为公主的圣旨,上谕:

    兹闻有女碧瑶,知书达礼,姿态端庄,贤良淑德,克娴内则,淑德茂容,温惠秉心,柔嘉表度,六行悉备,久昭淑德,允协母仪于宫庭,曾奉宗庙社稷,雍和粹纯,慈惠推行,柔嘉表度,风姿雅悦,端庄淑睿,雍和粹纯,仁爱端庄,医术超群,有扶危济世之仁心,救死扶伤之善行。朕心甚喜,当为朕之义妹,特赐封为义安公主,以便更好的为朕效力,为天下百姓谋福。

    另特赐婚义安公主择日与秦风完婚!

    领喻。

    碧瑶接过圣旨,同行的宫女提醒道,“公主殿下,册封公主可是重恩那,公主虽然不是皇室中人,但是受封公主从此就是皇家中人,殿下接到圣旨后,须拟一份谢恩表上交宗人府,殿下需要回京谢恩,公主殿下须将生辰交于奴婢,奴婢会将公主生辰交于太常寺,太常寺会为公主则吉日行册封大典,礼部会为公主准备好新品公主服,公主需要穿着新的公主服参加册封大典,接受陛下赐与的金印宝册与公主府,然后到宗庙行礼,殿下再去甘泉宫拜见皇后,最后公主殿下才可以回道公主府,切么忘了宫中规矩!”

    宫女小心翼翼地叮嘱义安公主。

    义安公主深知这次册封的意义重大,不敢怠慢。她连忙将生辰八字交给宫女,并开始准备回京谢恩所需的各项事宜。宫女拿到碧瑶的生辰后拿出一个用黄布包着的木盒,小心翼翼放进,并打上封条,回去向宁帝复命,不过宁帝已经离开云州开始班师回宁天府去了,传旨的太监和宫女他们会直接回宁天府。

    碧瑶接过圣旨,心中不禁思绪万千。她想到,自己从一个小小的庶女,如今竟能成为公主,这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她也很清楚,这份荣耀的背后,也意味着她将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为陛下分忧。碧瑶决定,从今以后,她一定要好好努力,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为陛下分忧,同时也为自己的命运而努力。她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陛下,对国家有用的人。

    碧瑶接到圣旨后,她连忙准备谢恩表,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在谢恩表中,碧瑶详细叙述了自己接受册封的喜悦和对皇上的感激,并表示将谨记皇恩,为皇上分忧。

    谢恩表准备完毕,碧瑶命人送往京城,递交宗人府。宗人府接到碧瑶的谢恩表后,立即呈递给宁帝。宁帝看过之后,对碧瑶的知书达礼深感欣慰,对她的表现更加满意。

    与此同时,碧瑶也开始准备回京事宜。她深知此次回京不仅是接受册封,更是自己和自己心爱的秦风将军的机会。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碧瑶精心挑选随行人员,准备了丰厚的礼物,以期给皇上留下好印象

    一切准备就绪后,碧瑶率领着队伍,踏上了回京的旅程。一路上,她时刻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赢得了百姓们的赞誉。

    在回京途中,碧瑶公主时刻遵守宫中规矩,谨言慎行。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碧瑶终于来到了宁天府。宁帝得知碧瑶到来,亲自率众大臣到城外迎接。见到碧瑶的那一刻,宁帝感受到了她的端庄典雅,愈发认定自己没有选错人。

    册封大典当日,碧瑶公主早早地起床,换上了礼部为她精心准备的新公主服。服饰精美绝伦,彰显了皇家尊贵。碧瑶公主对镜自照,深知自己肩负着家族的荣耀和责任。

    仪式正式开始,碧瑶公主跟随礼仪官的引导,完成了一系列繁琐的仪式。她领取了代表着皇权的金印宝册,接受了皇帝赐封的公主府,并在宗庙行了礼。最后,碧瑶公主来到了甘泉宫,拜见了皇后。

    皇后见碧瑶公主知书达理,气质端庄,甚是喜爱。她温言细语地叮嘱碧瑶公主,要谨记皇恩,为皇上分忧,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碧瑶公主恭敬地聆听着皇后的教诲,心中充满了感激。

    完成所有仪式后,碧瑶公主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公主府。从现在开始,她将正式成为大宁王朝的公主,为皇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碧瑶公主回想起刚刚经历的一切,深感皇恩浩荡。她决心竭尽全力,为朝廷效力,为国家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