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大世

第二十三章 刘良佐的决心

    随着高杰战死的消息传开,高杰辖区内各个城池也望风而降。

    江北地区燕军已经占领将近四分之一。

    刘良佐收到高杰战死的消息之后,整个人终日惶恐不得安宁。

    他知道,燕军下一步的行动无非是南下直逼他而来或者向东进攻黄得功。

    最近他与燕廷的谈判很不顺利,

    他本来以为可以凭借自己手下十余万大军可以跟燕廷要一个世袭五代的侯爵,同时自己还能节制自己的旧部。

    燕廷方面见刘良佐如此狮子大开口当然不可能答应。

    尤其是燕廷的开国勋贵们,他们认为他刘良佐一个降将都敢要一个世袭五代的侯爵跟他们平起平坐,那岂不是在侮辱他们这些年为大燕立下的汗马功劳还不如他一个刘良佐投降。

    即使他刘良佐拥有十余万兵马又如何,大部分都是一些散兵游勇,他们率领两万燕军精锐之师就能轻松击溃刘良佐的十余万兵马。

    刘良佐的条件简直是痴心妄想!

    最后燕廷方面只是给出承诺如果他刘良佐如果能率部出城投降,可以在京城赐一座府邸给他,外加一个正五品的武职散官头衔和白银十万两。

    刘良佐收到燕廷的回复后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

    五品武职?

    还是散官?

    然后觉得太低就送了个十万两白银。

    他刘良佐自崇祯年间降明以来官职都没低过从四品以下。

    自拥立弘光帝登基后他又成功被封为伯。

    对他老刘家来说简直是光宗耀祖!

    而今燕廷开出的价码对他刘良佐来说那燕廷里面的隆景小皇帝就是在看不起他。

    他刘良佐只允许他看不起别人,绝不允许别人看不起他!

    他的堂弟刘良臣投降建奴都被封了一个轻车都尉,凭什么他投降燕廷就要被封一个小小的五品武职散官。

    所以在燕军还没南下之前他就果断拒绝了燕廷的诱降,表示自己决不答应他们的劝降。

    既然不想给他封侯,那就战场上见面吧。

    燕廷使者也很硬气,他本来也是武官出身,冷冷地说道:“既然刘大帅这么没诚意,那就战场上见真章吧。”

    在燕军正式南下的时候,刘良佐还幻想着高杰能够抗久一点,让那燕军付出大代价。

    最好能够让那燕军损失个几万人马。

    这样他跟燕廷的谈判才会更加顺利。

    但是战局有点出乎了他的意料,那燕军一路南下攻到宿州城,高杰只守了短短几天就带着残部从宿州城逃往灵璧。

    并且不久后灵璧城守将许定国就献城投降,高杰也因此被燕军所杀。

    这前前后后也不过才一个多月,高杰就完了。

    这燕军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他?

    刘良佐于是紧急召见了他的亲信将领商讨这件事。

    刘良佐的部下们说实话也担心燕军南下他们抗不了多久,但是就这么投了燕军又感觉不划算。

    自家大帅也只能封一个区区五品的武职散官。

    那轮到他们肯定是汤都没得喝了的。

    说不定只能沦落到当个小旗、百户什么的。

    但是不答应吧,凭借他们自己的实力又很难挡得了燕军的进攻。

    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刘良佐思虑许久,他想联合黄得功抵抗燕军的进攻。

    那高杰之前分别给他和黄得功写信求援,他和黄得功都选择了作壁上观。

    但那是建立在高杰等人能够让燕军付出巨大伤亡的前提上。

    而今燕军轻松拿下宿州、灵璧等城池,刘良佐不相信那黄得功这么有勇气自己抵挡燕军的兵锋。

    于是刘良佐向他的部下说出了他要向黄得功写信。

    他准备联合黄得功共同抵抗燕军的进攻。

    底下的将领也没什么意见,因为凭借他们手上的兵力确实是很难挡住燕军的进攻。

    于是刘良佐当即写了一封信让部下沈豹带去宿迁交给黄得功。

    沈豹接过信就立即走出刘良佐的府邸回家整理一下行装就向宿迁出发了。

    等沈豹走后,刘良佐就让其余人等回去准备好战前准备,以防到时候被燕军打一个措手不及。

    正当大家准备回去的时候,刘良佐的儿子刘泽涵站出来说道:“父帅,我有话要说。”

    刘良佐见到自家儿子有事,就点点头对,说道:“说吧。”

    刘泽涵站出来说道:“父帅,我认为之前燕军之所以能够这么快拿下宿州城的原因除了没有援兵以外,还有一个。”

    刘良佐听到他儿子说的这番话,顿时也来的兴趣。

    底下的将领也想看看这少帅能说出什么来。

    刘泽涵清了清嗓子,说道:“高杰之前未把宿州周围府县的兵马,粮草都集中在一起,而是仅仅靠着宿州的六万兵马抵挡燕军几十万大军,最后也是因为兵力悬殊从丢掉宿州城。”

    刘良佐听完后点点头,说道:“所以你建议我们把凤阳周围府县的兵马粮草都集中在一起来加强凤阳的守备力量,对吧?”

    刘泽涵回答道:“嗯呢,我们的兵力本来就比燕军少,而且还分散在各处,与其被燕军各个击破,还不如把全部的人力物力集中在凤阳城,依据凤阳城城坚池固的特点跟那燕军来次硬碰硬的较量!”

    底下的将领听完顿时觉得很有道理。

    凤阳城可不是宿州城那样好打的。

    凤阳可是太祖高皇帝的老家,也是大明的中都。

    虽然崇祯年间流寇多次侵扰过凤阳,但城防并没有遭受大的破坏。

    刘良佐驻防凤阳后,便立即组织了人力物力将凤阳城防进行了加固。

    如今凤阳城防在他们眼里,就像那铜墙铁壁一般,任何人都攻不进去。

    底下的将领纷纷同意刘泽涵的意见,对刘良佐抱拳道:“大帅,少帅说得有理,只要我们将我们手中所能掌握的兵马粮草全部集中在凤阳,不愁不能跟那燕军碰一碰!”

    刘良佐听到底下的将领同意自己儿子的意见,心里也觉得十分可行。

    那就把周围府县的兵马粮草全部调过来,将凤阳城打造成一座铁城,让燕军止步于凤阳!

    刘良佐心里美美地想到。

    到时候燕军久攻不下肯定会再次派出使者跟他上门谈判,到时候看他们到底答不答应他的条件!

    刘良佐当即拍板,吩咐道:“命令下去,将凤阳周围的全部兵马粮草调到凤阳来,本帅要在凤阳跟那燕军来决一死战!”

    底下的将领见自家大帅如此有决心,顿时信心大涨,抱拳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