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撸铁的工科生

第9章 刑无病拜见主公

    当徐富贵从霸王龙上下来的时候,知县老爷和他的夫人还有那些跟来的护卫,县丞何班头四狗二娃他们还没从呆滞中回过神来。

    第一次看到这么庞大狰狞的大铁家伙还不用马就飞驰而来,对于这些没见过的人的视觉冲击来说是不可描述的。

    虽然这几天他们也见过了那些手扶大路虎,刚开始也是震惊。后来虚云向他解释了以后知县老爷倒也是很快就能接受。儒家可不都是书呆子。

    知县老爷学的是阳明一系,格物致知,是懂科学的。这时南方的水力大纺织机就有几个房子大了。

    而且他的三观走的是宋朝张载一系,远承孟子。对于君王也没那么看重,讲的是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践行的是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这些理论就很对虚云的胃口。

    因为虚云践行的理论是“维,护民,爱民,保民,救民者方为正统。万民,天下之正也。”

    同样都是以民为重,这样两个人聊的就非常投缘,可以说是一见如故。

    虚云见到知县拿着的是一杆丈二镔铁钢枪,知道一般人的臂力是玩不转这东西的,一时技痒就和知县过了几招。

    结果知县枪式勇猛,虚云剑走轻灵,竟然是谁也奈何不了谁。两人都感觉天下知己就在眼前。

    这一下两人真的几乎是天天酒逢知己千杯少,夜夜都是秉烛夜谈到天明,就差磕头拜把子了。

    从知县的口中,虚云知道了这些人来到这里的原因。就说了一句“杀得好,只恨我没有早日杀到贤弟哪里,好与你早日相见”

    而知县也在虚云的口中了解了徐家庄的前后变化,尤其是对徐家大少爷徐富贵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下徐富贵徐大公子真的快出现在眼前了,这知县大人还是真的是万分期盼的。尤其看到徐富贵从霸王龙上下来是时更是更是激动莫名。

    看到徐富贵下得车来,虚云向前紧走几步,到了徐富贵面前,立正行扣胸礼。欢迎徐富贵到来。徐富贵也行扣胸礼回礼。随后虚云向徐富贵介绍了知县。

    知县也向前一步拱手为礼到,“在下江南刑无病,见过徐家大公子,早就听说徐家庄乃是西北江南,塞上天堂。

    无病凭添西北一知县,却不能救县中万民于水火,心中甚是惭愧。

    但见县中乡民每日都有人死于饥渴。没奈何,只得带着大家伙杀了县中四恶霸,携众人前来投奔公子。还望公子怜惜这几十万百姓生民,给他们一条活路”

    说罢知县大人竟然撩开下摆屈膝跪下,以头杵地,大礼参拜。

    后边的知县夫人和一众随从也一起下跪参拜,同声说道:“还望公子怜惜这几十万百姓生民,给他们一条活路”

    徐富贵看到这情景那还能在哪站着,干紧急行两步来到知县刑无病面前伸出双手就要把刑无病拉扶起来。口中说到“无病兄,快快请起,刑夫人快快请起,诸位老者兄弟快快请起。

    诸位放心,有我徐家庄在,就能让所有人都找到一条活路。我徐富贵在这保证,一定让这众位乡民有工作,有地种,有饭吃。绝不会让大家困死于饥寒”

    众人听到这里才齐声说道:“多谢徐公子仁义,多谢徐公子救万民于水火”又磕了一个头,这才起身,再次见礼。

    徐富贵对刑无病说道:“无病兄,我那车队后边还有二十台车拉着粮食在赶过来,这么多人,我不知道你们缺多少粮食。但是到了这里,无病兄你就不用担心了,到了这里他们就一定能活下去”

    刑无病这时又给徐富贵施了一礼,道:“多谢徐公子救命之恩呐!”

    徐富贵说到:“无病兄多礼了”又转头对虚云说道“道长,这回跟着我的车队来的有二十位医者,我把孙大国手和刘大国手都给请来了,在后边的车队里还带了一车常用的药材。这几十万人长途跋涉肯定会出现各种疾病,还是要抓紧查看治疗。

    我来之前已经安排人在各地搭建住处,房屋现在是来不及了,我让他们全都是弄得地窝子。虽然简陋,但是可以先把这个冬天过去。现在天气眼看着就转凉了,不能拖延太久,时间对我们来说很紧张。”

    又转过身对刑无病问到:“无病兄,在你带来的那些人中可有医者?”

    “有,我知道的就有十几人,剩下的一定还有,我这就安排人去找来”

    刑无病这下是真的佩服这个徐公子了。自从下车之后既没有虚礼寒暄,也没有进帐篷和他推杯换盏。而是就站在这下车之地,直接安排起他们这些流民的救治之法。如此,岂非明主乎?

    在后边的手扶大路虎和骑兵都赶来之后天已经到中午过了一个多时辰了。

    徐富贵安排人剁碎了五百斤肉干,整个流民营地,按营地分配。每个营地几口大锅用大锅熬汤。因为带来的都是新收的小麦磨的面粉,作馒头面条什么的太慢了,直接下疙瘩汤,在大盆里放面加水撒盐使劲搅拌,半干不稀的时候,看汤锅开了直接就往锅里播面疙瘩,一个人播,一个人使劲搅和汤锅,以防沾锅底,快熟了的时候往里丢切段的菠菜。至于面疙瘩大小,大了就是面鱼,小了就是疙瘩,管他呢,能吃饱就行。

    这一顿碎肉菠菜疙瘩汤是真的把流民们吃开了胃了。虽然刚打了大户的时候大家吃了两顿饱饭。可是在老家哪里是真的活不下去了,靠那几个大户也不能让大家所有人都吃到明年秋收。就算能,谁又知道明年什么年景啊!

    现在知道东边有活路,但还不知道要走多远,谁也不敢放开肚皮吃。现在终于到地方了。心也放下来了,这一口热乎的还有肉菜的热面疙瘩汤,真是这一辈吃的最舒心的一顿了。

    就在大家吃饭的时候,刑无病再次对徐富贵的感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徐富贵也没有单独弄什么美味佳肴来自己吃,而是和流民们一样,在大铁锅里舀了一大搪瓷缸子面疙瘩汤就在帐篷里和大家一起吃了起来。

    是的就是那种后世家里用的大搪瓷缸子。后世虽然有人说搪瓷这东西是隋朝时从阿拉伯地区过来的,但是谁知道真假。

    那时候阿拉伯人连陶器都还没玩明白呢。天知道他们是怎么玩瓷的。

    就算是那时候的最好的搪瓷在隋人眼里就和垃圾差不多,不就是铁皮上瓷釉吗,小事。

    唐朝时候,唐朝的搪瓷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搪瓷了。

    吃过了饭,徐富贵又和虚云,刑无病一起商量怎么分配流民。

    徐富贵先向刑无病问到:“无病兄,我听汇报说你这里总计又近三十万流民,大概差不对吧?”

    刑无病回答道:“是的,我把这些流民分了二百八十多队,每队在一千人左右,男女老少都在其中,所以大概三十万上下不成问题。”

    徐富贵点点头,说到:“好,那这就好安排点了。我想在,我们现在所在之地,偏北一点的地方安排主要定居点。

    哪里土地相对平整,而且两个月前水脉都是虚云道长看过了的,大部分地区应该都能打出水来。

    现在已经九月底了,已经不可能再种什么了。所以今年这一冬天大家就要苦熬一下了。

    我想先把这些流民大部分安排在那里,先去修建地窝子。我虽然安排人去建了,但是,人多力量大,能早一天建成,也让这些乡民少受一些苦寒。然后清理平整田地,修造水塘水渠,开坑挖矿,修建道路。

    六岁以下孩童,六十以上老人,身具残疾不能重劳者,徐家庄来供养。虽然不能说天天饱食,但是,半干不稀的,绝对能让大家挺到明年秋收,到那时,大家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了。

    至于八到十三岁,五十到六十岁,身有残疾但能生产者,我这里会有轻省一些的活计让他们去做,也能换些粮食用以糊口。

    剩下的壮劳力,不管男女就都是些重体力活计了,像我刚才说的开矿挖渠修路,但是每日有作工之粮可以带回家,在工地上也有中午一顿饱饭吃。这样下来,大家熬一熬,总能过去这个难关的。

    等明年秋收后,所有人,大概都会能有了点余粮,在后年也就能站稳住跟脚了”然后又笑着说到“还有开春后徐家庄还能给大家分配点鸡鸭鹅畜,虽然都是初生的小苗小羔,但也是一个希望不是,慢慢来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听完徐富贵说完这些,刑无病极其严肃的突然站起身来。

    就站在徐富贵面前。先正冠,后抚耳顺带,再正领,再顺袍,平袖。然后后退一步,撩起前摆,双膝跪地。双手叠掌邸额,向徐富贵深深拜下。言道:“刑无病,拜见主公”这是儒家最大的礼节。只为至圣先祖而拜。

    其实儒家礼节最为严肃,拜什么人有什么礼节,就是死也有子路正冠,这才是真正的古华夏人的贵族精神。“礼”。

    而到了后世,那些腐儒,贱儒,如北孔后人者,已经不配称之为“儒”了。不过是一些贱人罢了。

    徐富贵多少还是知道些“礼”的。见到刑无病如此,赶紧站了起来,用小桌边的毛巾先净手,然后来到刑无病前三四步处。

    亦是,先正冠,抚耳顺带,正领,顺袍平袖,然后撩下摆,双膝跪坐,后双手叠掌邸额,半下拜,说了声“谢”

    而老道这时就在旁边,以道家礼,在一旁一言不发。算是观礼。

    这一刻之后,刑无病将再也不可背叛主公,而徐富贵也不可戕害刑无病。因为刑无病这一刻开始就是徐富贵最亲近的家臣。至死不渝的那种。

    礼毕之后,虚云喊了一声“贺”。这下大礼完成。

    本来拜家主,进家臣这事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很隆重的,但是因陋就简。虽简约但是不失严肃。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好了许多。

    两日后迁徙的流民都被去安排到偏北的驻地。哪里土地虽然平整,但是还是有些荒芜因为没有地表水,所以人口本就不多。

    现在徐富贵安排七成的打井队进驻这里,这一冬天他们就没别的事了就是在这打井。

    本来先来的流民看到和自己家乡没什么区别的荒芜之地,心里还很是苦闷。可是来都来了只能先稳定下来,毕竟这里还能有口吃食

    可是当第一口水井被打出来,看到那喷薄而出的甜水的时候,所有人都沸腾了。一辈子都没喝过的甜水啊,就这么出来了。

    之后的日子里开渠的开渠,清理田地的清理田地,修路的修路,挖塘的挖塘。

    这边清理干净一块田地,那边就进来一台手扶大铁牛深翻田地,好把地下的虫卵给冻死。

    大铁牛?嗯,这些人就是这么叫手扶拖拉机的,谁都不叫大路虎。就是觉得铁牛霸气。╭(╯ε╰)╮

    在挖地窝子的时候,徐富贵的那些挖掘机显出了威力。虽然是小型的机械式挖掘机,但是一勺子下去就是个坑,几十勺,一个地窝子的雏形就出来了。剩下的就是人来休整,盖半墙加顶了。见到这东西,这些人也不叫大铁牛了,直接叫大铁勺子。很直观不是^O^

    到了十月下旬终于在第一场雪之前,把所有人都安顿好了。还好没有发生什么疫病,死的人也不多。这年月对生死看的都很淡了,可能一个小伤口就会要了人的命。

    这些流民能在死前吃上一顿饱饭就很是感恩戴德了,因为一辈子都没吃过几顿饱饭。这里的人一生都是在苦难中挣扎,又被苦难伴随一生,直到死去。

    不说这里,就是这大明天下,或者说这全球人类,除了那些高高在上的,又有哪个不是和苦难伴随一生呢?

    刑无病在跟着徐富贵的身后走进了山谷时,眼睛就已经不够用了。

    长长的场房,高大的高炉,体型庞大的蒸汽机带动着几万斤的滑动大铁锤DuangDuang的砸着下边烧红的铁块,那铁块就像烧红的面团一样被砸出各种形状。

    那蒸汽机早就升级了,原来的老家伙都已经退居二线去干别的活了,这些力气活还得交给年轻的不是。

    虽然刑无病现在看到手扶大路虎和霸王龙这些东西后,已经没什么新鲜感了,但是在这山谷里看到这真正的工业力量还是忍不住的感觉脊背发凉。

    这力量太大了,刑无病自认为很是有把子力气,能够使得动他那镔铁钢枪的可没几个。但是谁要是让他玩这几万斤重的大铁锤。谁说的,你过来,我保证不扎死你→_→。

    刑无病也曾问过徐富贵“主公有如此利器,为什么不横扫天下呢?”

    徐富贵只是反问了一句“然后呢?”

    刑无病没有回答只是沉思。徐富贵又说道“然后我当了个皇帝,每日没事就是在皇宫里造小人,最后看那个大臣不顺眼推出去砍了。

    可是这天下的百姓该苦还是苦,该饿还是饿,一群新起来的大老爷们该作威作福还是作威作福。

    其实我也知道,有些事我也改变不了什么。几千年来多少人都想改变,可还是按着这兴亡废替的轮回不停地转啊转的,就像人要生老病死一样。

    我啊,只想要等我坐到皇宫里的那一天,这天下的百姓们能多吃几顿饱饭,吃的时间长一点,吃的人多一点,我就很满足了。

    至于什么千秋万代,滚他的蛋去吧,那有那么多闲心管那些孙子的事。

    至于什么时候去那皇宫里坐着?再等两年吧,等着我这身边的人都能吃饱饭了再说”

    刑无病之那之后就再没提过什么横扫天下的事。

    在山谷里转了一圈,所有的事都是有条不紊的在进行着,工作计划都是排的满满的。

    随后又带着刑无病到各个矿山转了一圈。现在正在开发运行的铁矿已经有十座了,煤矿有十二个,油井二十多个。虽然除了一个煤矿和一个铁矿算是大矿,别的都是小矿小井,但是,按现在的需求也是完全够用的。

    现在,在徐家控制区域内都是公路运输。东西南北最远不过直线距离一千二百里,也就是六百公里。看着挺大,但是在这西北广袤的地界里,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人口将将摸到了百万的边。就连职业军队都不敢多扩。扩太多了能把人都拖死。现在将将有了五千职业军队,专职训练,完全脱产的。

    至于那些民兵?在西北哪个不是兵,是个人不管男女给把刀子木棒都是兵,穷苦地方人彪悍。所以说一个地方民风彪悍不是夸奖你,是说你那死穷死穷的。

    是啊,还是死穷死穷的,就这么点人,养起来还是这么费劲啊。

    这在那些乡人眼中已经是天堂般的日子,在徐富贵眼中还是死穷死穷的为什么,还是因为粮食。没有吃的什么工业,屁都不是。

    可是怎么提高农业产量啊?搞大化工,大化肥?拉倒吧,就现在这点小工业还都是手搓的呢。

    搞大化工大化肥?你信不信,这边你把后世的化工厂瞬移给搬过来,这边的操作工人就能给你搞炸了。

    化工企业不是你建好就能用的。还需要很多很多的技术熟练的,基础素质高的工人来操作才行。

    就是现在他的那些工人们,说真的基本上也就是小学三年级水平,这还都是那些大师傅们不惜余力的带起来的。

    其实这也不错了,这才多久啊?满打满算这些徐富贵的徒子徒孙们也就在山谷内工作了一年多,能从基本文盲状态,达到了平均小学三年级水平,这已经是都很努力了好不好。

    就是现在,你看那个师傅带徒弟能这么快的。不错了,徐富贵很满足很满足了。

    可是到底怎么提高农业产量啊?要良种现在种的都是最好的良种。现在整个地球最好的良种都在兔子手里呢。高卢鸡那现在种的子麦还都是瘪子多,饱满麦粒少的大麦呢!

    为什么欧洲都吃黑面包?那是因为他们的面粉都是连麦壳一起磨碎的。为什么不去壳?木屑加面粉里一起烤面包了解下。

    不去壳都吃不饱呢,还去壳!能吃到磨得细点的,不加木屑的黑面包都是贵族生活了,就是高卢鸡国王也不能天天吃上白面包。

    现在有人说什么带壳的营养成分多。屁。那是欧洲人吃的年头太长了,身体和基因里已经适应了。所以吃着也没事。

    但是现在的黑面包和以前一样吗?不过是加了色素而已,还麦壳呢!

    现在你看有几个吃老欧洲那种带壳麦子磨的粉做的黑面包的?

    你要是敢给他们吃那种带着麦壳的没发酵的烤完可以当铁棒用的黑面包,你信不信第三次欧洲战争就快打响了。

    你说约翰牛,你可拉到吧,约翰牛还不如高卢鸡呢。高卢鸡这时候才是整个欧洲的农业中心。那鸡脖子挺得梗硬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