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神识记

第十九章 试探太子

    “荒谬,真是荒谬绝伦!这个田园,本殿下待他不薄,他为何要如此陷害本王,捏造是非!”恒王大怒。

    “殿下息怒,田侍中已被斩首示众了!”卢刺史回应道。

    “各州县响应情况如何?”恒王问。

    “潭州刺史和洪洲刺史已经集结大军,准备与我等汇合了!”卢刺史说着,摸了摸头上的汗滴,“其他州县尚未有动作,外面谣传说这是你们皇子之间的争斗,无论谁输谁赢,天下都是你们的,所以响应义举的州县并不多!”

    “荒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国家大事怎么被戏谈成皇子间的个人争斗。天下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礼不成秩序,他桓王乱了礼节,想要谋权篡位,天下的诸位大臣是闭耳不闻?还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恒王再次震怒。

    其他人不敢在做什么回应。

    “罢了,罢了!桓王那边有什么动作?”恒王压住愤怒,继续平静的问。

    “回禀殿下,桓王自任平叛大将军,赵王父子欣然响应,在襄州起兵了!”卢刺史小心翼翼地回应。

    “在襄州?赵王怎会在襄州有府兵?”恒王不解地问。

    “李寅曾在襄州待过,当时的战甲丢失案就是与他有关,估计是在募集府兵!恒王,现在趁襄州士兵尚未成体系,应当尽快举兵伐之!”玄枵回应并提议。

    恒王看了一眼玄枵,没有说什么,继续看着地图。

    “启禀恒王,此时确实可以主动出击,尽快扫灭那些乌合之众,以破其他州县蠢蠢欲动之心!”卢刺史也附和道。

    “嗯,卢刺史的提议本殿下也不是没有考虑,不过兵书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我对襄州大军知着甚少,不可贸然出击。这样,让潭州和洪洲两处大军与我军一起一同去夹攻襄州。三面攻之,必大败其军!”恒王下令道。

    卢刺史领命,其他人也没在说什么。

    “其他人先退下吧,曹将军和卢刺史留下,继续商讨!”恒王命令道。

    随后玄枵和凌雪他们略显不乐地离开军帐。

    皇宫内,桓王带着炉纯青亲自来到明德殿视察。禁军大统领王锵恭敬地上前迎接。

    “宫中上下,可都护卫妥当?”桓王问。

    “启禀桓王,宫中有卑职和赵子超大将军守护,绝对万无一失!”王锵回应道。

    “嗯,爱将辛苦了,待此次平叛凯旋之时,定当重赏各位!”桓王鼓励道。

    “为桓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王锵激动地回应。

    随后,桓王进入明德殿,国师跟几位道长在屋内迷禁着唐王。

    “桓王来了,唐王他一切安好!”国师笑脸相迎。

    “有劳国师了!待本王平叛了此次叛乱,就可以让唐王清醒过来。届时让唐王当众宣布本王继承大位,本王也绝不会亏待了尔等!”桓王意气风发。

    “恭贺桓王,不,恭贺新唐王!届时,大势所趋,老唐王他身体自然年迈不堪,也不得不照做了!”国师谄媚道。

    “好,届时一定重赏诸位!”桓王高兴地承诺。

    “桓王,届时我等道士不需要多少奖赏,只需要之前承诺地三千童男童女,奥不,三百,三百就行!”国师提醒道。

    “本王不会忘记,三千就是三千,该有的其他奖赏,分文不会少!尔等继续为本王做事吧!”桓王回应道。

    “谢桓王!”众道长一同回应。

    随后,桓王放心地离开明德殿,回到桓王府。

    “桓王,真的要许诺国师三千童男童女么?”炉纯青小声地试问。

    “哼!那等妖道,岂是正统道家?唐王昏庸,错信妖道,难道本王也糊涂?到时,这些妖道都有重用,正好此次囚禁唐王要有个说法,就把他们斩首示众!”桓王回应道。

    “桓王英明!”炉纯青恭维道。

    “师爷去了哪里?”桓王发现师爷不在府上。

    “师爷去了太子府!”府上人回应。

    太子府上,魏步云师爷带着于公公前来试探太子。

    “魏主事前来,本皇子有失远迎,还望见谅!”大皇子客气地招呼魏主事。

    “太子这是说的哪里话?真是折煞老臣了!”魏步云一脸温和地回应。

    “本皇子已经不是太子了,烦请魏主事不必再以太子称呼本皇子了!”大皇子恭敬地提示道。

    “唐王只是一时糊涂,大皇子迟早还是要做回太子的!”魏步云也恭敬的回应。

    大皇子摇摇头,微笑着说:“这太子,本皇子早就不愿再当了。经过这许多年,早已看破纷争,倒不如像三弟那样,做个云游王爷,岂不美哉?”

    “太子若不继承大位,天下何办?请太子不要多虑了!”魏步云继续试探道。

    “哈哈!只要还是我李家继承皇位,天下就始终是我李家每一个人的!好了,魏主事,进屋里说话吧!”太子邀请魏主事进屋。

    大皇子:“主事,请!”

    魏步云:“太子,请!”

    大皇子坐下,开始探问外面的事情:“魏主事的厚爱本皇子心领了,确实不必再称呼太子了!对了,魏主事,父皇他老人家还一切安好?”

    魏步云:“既然大皇子如此说,就莫怪老臣有些失礼了!回禀大皇子,唐王他身体一切安好!”

    大皇子:“桓王与恒王也可安好么?”

    魏步云:“大皇子不知近几日发生了些什么?”

    大皇子:“只知道不太平,确实不知发生了什么?”

    魏步云将这几日唐王打坐期间恒王叛逃谋逆一事,一一说给了大皇子听。

    大皇子感慨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魏步云没有继续说什么,只是细细地观察着大皇子。

    大皇子:“魏主事,不如这样,待大军围困恒王之时,先暂且留其性命。可否让本皇子亲自去劝说恒王,让他迷途知返,放下端执!”

    魏步云有些犹豫不决,“这······”

    大皇子:“我可不想让四弟留下个杀伐长兄的千古骂名!作为大皇子,我务必要尽一份心力,劝说二皇子,让其不再执迷。我定当以身说法,务必使其放下执念,只恳求桓王届时保留其家人皇室尊位!”

    魏步云:“好,老臣答应大皇子,定当求桓王网开一面!”

    大皇子:“多谢魏主事如此识得大体!”

    魏步云:“对了,大皇子。日后,就让于公公服侍在你身旁,日后有何需要,都差遣于公公就好!”

    大皇子:“那就有劳于公公了!”

    随后,魏步云也离开了。

    于公公很懂事,急忙为大皇子添好茶水,并命人送来一些美食。

    于公公:“太子请慢用!”

    大皇子:“于公公,本皇子不是太子了,日后不可再乱言!”

    于公公:“在奴才心理,这天下始终只有大皇子才称得上太子!”

    大皇子:“可在本皇子心中却认为,所有有能力的皇子都可以做太子!”

    魏步云回到桓王府上,见到桓王已经将玉轩和魏璐一同叫来了。

    “启禀桓王,老臣去试探太子,应该再无差错!”魏步云恭敬地回应。

    “师爷真是辛苦了,出征之前,还要如此小心谨慎,处处想的周到!”桓王开心地迎接。

    “这些都是老臣应该做的!”魏步云回应。

    “玉轩,魏璐,你二人与凌怡关系匪浅,我且问你,可要说实话!”魏步云问道。

    玉轩、魏璐:“师爷请问,定让从实回应!”

    魏步云:“那凌怡与夏师瑶是否有所暧昧?”

    玉轩:“回禀师爷,凌怡与夏师瑶却是普通师兄妹,到是与那凌雪有些情愫!”

    魏步云:“是这样么?魏璐大人!”

    魏璐:“回禀师爷,属下对此事倒是不知,不过夏师瑶未离开京都,属下回去查明的!”

    魏步云:“她的父亲尚书令可已经向桓王示好了,希望她也识时务!”

    魏璐:“属下定会极力去说服夏师瑶的!”

    魏步云:“玉轩,你跟凌怡在西方千上相处时间最久,你应该最了解凌怡!凌怡都有些什么秘术,凌云还有些什么秘术,你可都清楚?”

    玉轩:“末将对凌怡倒是清楚,至于凌云,末将从千山返还后,就离开进入朝中做事了!不过凌云有戒规,凡在凌云的弟子,不可参与政事!”

    魏步云:“好,就将你俩知道的关于凌怡的本事都写出来!”

    魏璐和玉轩答应后,写了一些,给到师爷。

    桓王:“师爷此次出征,务必小心,凡事行军在外,皆可先行定夺,事后再报,以免贻误战机!”

    魏步云恭敬地答应后,吃过出征宴,便准备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