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又出命案了

第十九章 姚家兄弟

    “我一看大婶就是实诚人,既然这么维护姚家兄弟,看来这姚家兄弟是好人啊。”

    王二顺势说道。

    “是好人啊,就是命苦了些。”

    “这怎么说?”

    “这姚家大哥叫姚广聚,在他还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留下了一个弟弟姚广兴和一个妹妹姚三妹。”

    大婶打开了话匣子,王二听到姚家兄弟还有一个妹妹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找对了人。只是他也不好打断正说的起劲的大婶,万一打断了,错过什么信息没有听到,就糟糕了。于是他干脆一边听着对方讲,一边帮对方晾晒渔网。赚点好感,一会好问问这个姚三妹的情况。

    “那时候,姚广聚还不到14岁,姚广兴10岁左右。最小的妹妹姚三妹好像只有三岁。要说这广聚也是个要强的,那么小个孩子,很快就从悲痛中走出来,挑起了整个家里的担子。”

    “都说长兄如父,广聚是真的又当爸又当妈的把弟弟和妹妹抚养成人。为了自己的弟弟和妹妹连自己的婚事都耽搁了,二十好几的人了,到现在都还没有娶亲。”

    “兄弟两人都没有结婚?”

    “广兴倒是相上了一户人家,只是那户人家要的彩礼比较高。广泰为了这笔彩礼,这段时间拼了命干活赚钱。”

    “天不亮就去打渔,天亮了就带着鱼去城里卖。卖完鱼还在城里找了份苦力做。现在这鬼天气又热,上次见到他的时候,瘦了也黑了很多。”

    “他们的妹妹呢?已经嫁出去了?”

    “你说姚三妹啊。”

    大婶叹了口气,惋惜的说道。

    “唉,谁知道呢。”

    “三年前,姚三妹要去给在城里卖鱼的广聚送饭,结果就此人就不见了。”

    “广聚和广兴那段时间发疯似的到处找,听到有人说可能是掉到象鼻湖了,姚家兄弟就日夜在河里寻找,广兴差点因此淹死,最终也没有找到。”

    听到这话,王二和温书交换了下眼神。

    “确实挺可怜的。那叫方甲的小子说姚家兄弟偷了他的玉簪,这个玉簪。你有印象吗?”

    王二说着,大致描述了一下那个玉簪的样子。

    “玉簪……好像有点印象。”

    大婶回忆了一下。

    “你说的那个玉簪,与姚三妹生辰的时候,广聚买给三妹的那个玉簪很像。姚三妹很喜欢那个玉簪,还给我看过,所以我有点印象。”

    “不过,姚三妹消失的时候,似乎应该就带着那个簪子。”

    “咦?官差老爷,那个报案的人既然提到了玉簪,你说,他会不会知道姚三妹的下落!”

    大婶问道。

    “听大婶这么一说,的确很有可能,等我回去后,审问一下那人看看。”

    “听大婶的这一番话,我们现在也算是了解姚家兄弟的为人,看来这姚家兄弟应该是个实在人。那叫方甲的小子肯定别有目的。”

    得到想要的情报后,王二和大婶又客气了几句后就告别了。

    他和温书两人马不停蹄的去找王大汇报情况去了。以那个大婶的热情,要是姚家兄弟回来,大婶肯定会把自己问她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对方。到时对方有了警惕跑了就不好抓了。

    “应该错不了,凶手八成就是这姚家兄弟。”

    打听了一下,得知了王大他们位置后,赶来的王二将情况给王大汇报了一遍。

    “哥,现在咱们得赶紧去把那姚家兄弟抓起来,晚了的话,就怕他得到信后逃跑。”

    王二说出自己的想法。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办差的时候叫我都头。”

    王大先是训斥了王二一句,然后又称赞道。

    “不过,这事你做的很好,等回去见了老爷记你俩一功。”

    “兄弟们,走。去城里抓姚氏兄弟去。”

    夸完王二后他也知道事情紧急,连忙大手一挥,带着一众差人向城里奔去。

    这才有了在路上遇到陆鸣涧他们的事。

    “这王二挺细心的,也很聪明。”

    听完方甲说完事情的经过后,陆鸣涧称赞道。

    “包兄,公孙兄。看来事情已经很明朗了。接下来,等王大他们抓住姚家兄弟,估计就直接带回衙门堂审了。咱们,要不要去看看?”

    陆鸣涧向包拯提议道。

    为了搞清那个不知是否存在的系统,他准备去听听审问过程。至少看看这奖励是不是定罪后发给他。

    上次戏园案,他没有去听审。在家里就突然听到系统的奖励声,也不知道是哪个步骤发给他的。

    只是,这次的评分可能也很低,甚至不如上次。

    上次起码找对了方向,也指出了凶手。而这次,自己虽然找到了一些线索,这些线索最后却没有发挥太大的用处。

    反倒是官差们找到的线索确定了真凶。毕竟自己之前布庄和酒楼的命案就是他们破的,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窥的。

    “嗯,事情总要有始有终,咱们既然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这个案件,总要看看结局的。”

    包拯回道。

    “在下也想看看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公孙策也说道。

    于是陆鸣涧让小六子安排了马车,出发回安阳城。

    明明是出来避暑的,没想到这才住了一晚上,又要回城里。真是闲不住的劳碌命。

    陆鸣涧心中有点怨气。

    三人一路上还在谈论着案件。

    根据王二打听到的事情,整个案件明了了起来。姚三妹的失踪定然和死者有关。

    公孙策一直感慨着姚三妹的命运。这让陆鸣涧觉得他太多愁善感了。

    “八兄请见谅,公孙兄一直都是这样,总是很在意女人。”

    “?”

    陆鸣涧觉得这话怪怪的,继怀疑对方变态连环杀手后,公孙策在陆鸣涧心里又多了一个可能是采花淫贼的标签。

    见陆鸣涧一脸懵逼的样子,包拯连忙继续解释。

    “不是八兄想的那样,公孙兄只是比较怜惜女人而已。见不到女的受到伤害。”

    “怜香惜玉?”

    陆鸣涧问道。

    “嗯...算是吧。”

    包拯看了眼在一旁听他们谈论自己还默不作声的公孙策说道。

    “算不得,我绘画上的恩师喜欢画仕女图,经常教导我要发现人的美。那时候我还小,不是很懂。等到长大了之后,发现自己更加喜欢肃杀凄凉之美。”

    “只是,老师的教诲也时时挂在心上,因此我比较在意女子。因为在下觉得女子的身形是最具美感了。”

    公孙策解释了一句。

    得,还是个艺术家。

    陆鸣涧心中调侃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