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3:从红星生产社开始

第18章 三首MTV(求追读)

    “我可以等你。”

    虽然被明确拒绝,但陆学长还是不愿意放弃,看到沈浪的那一刻,他就有一种感觉。

    纪文从故事里走到了现实。

    只有长成这样,付绍英(女主角)大概才会苦等纪文出狱,并且出狱之后还继续跟纪文好。

    哪怕纪文因为斗殴被砍掉了两根手指头,是个残疾人,也无法阻止付绍英飞蛾扑火。

    “等你专辑做完再拍。”

    “呃。”

    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沈浪也不好当面连拒两次,毕竟陆学长还要给他拍MTV。

    “要不这事咱们回头再聊?”

    “您说要拍电影,我总得看看角色,知道是什么样的电影吧?”

    沈浪祭出拖字诀,反正嘴巴长在他身上,回头寻个理由拒绝了便是。

    他确实不了解陆学长。

    但第六代导演的‘传说’,他还是有所耳闻的,多亏了那位北影厂的果儿。

    有别于以北电78级为主的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的主要成员是以北电85级毕业生为主。

    有一点,沈浪的记忆尤为深刻。

    都说第六代导演喜欢拍‘禁片’,前世他年轻时,一想到禁片,肯定第一时间想到某些不可描述的影片。

    好不容易找了两盘盗版碟之后,他这才知道,此禁非彼禁。

    不论是张原拍摄的《燕京杂种》(电影名),还是贾章轲拍的《小武》,他都没有太大的感触。

    前者是讲述摇滚青年的剧情片,崔建、窦威、臧天硕等摇滚圈名人都有客串出镜,未来的惊鸿仙子是《燕京杂种》的女主角。

    这一点,沈浪印象最深。

    不过,这部电影跟沈浪的生活太接近,看到一半他就没看了。

    影片拍得还是太保守了。

    没劲。

    后面那部《小武》离他的生活又太远。

    所以,他也没什么触动。

    “行,回头再聊。”

    陆学长没有抓着不放,好事多磨,他那个本子暂时还没过审,等等也没关系。

    接着,沈浪便跟陆学长讨论起了MTV拍摄。

    有一说一,陈建添在预算这一块的确比较大方,给了二十五万的拍摄预算。

    MTV(音乐电视录像带)和MV其实是一个意思,后世大行其道的MTV,搁在当下还是一样非常时髦的新玩意。

    1981年,阿美瑞卡推出‘音乐电视台’,这一标志性事件,直接改变了流行音乐的传播方式。

    从单纯的听,变成了视听双重冲击。

    自此,偶像歌手、唱跳歌手迎来了全面爆发期,哪怕嗓音条件不够出色,单纯靠脸,靠唱跳,也能吸引一大批粉丝。

    没过多久,这阵风吹到了港台地区,80年代末,深受港台流行乐影响的羊城,诞生了内地第一家MTV制作中心。

    紧接着,央视、申城电视台陆续推出MTV节目。

    短短三四年,MTV已经传遍内地。

    1993年5月1号,央视推出了一档影响极为深远的电视节目——《东方时空》。

    《东方时空》下辖四个子栏目,分别是《东方之子》,一档人物访谈节目,《面对面》的前身。

    《生活空间》,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首次将电视镜头对准了平民百姓。

    《焦点时刻》,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并进行跟踪调查,它是焦点访谈的前身。

    而最后一个子栏目便是《金曲榜》,每天播放一首时下最流行的歌曲MTV。

    90年代初,老百姓的娱乐手段很少,报纸、广播、电视是人们了解外界最重要的渠道。

    其中,电视最受老百姓喜欢。

    不仅有图像,还有声音,还能动,能不爱吗?

    是以,MTV便成了歌手推广歌曲以及歌手本人,最重要的渠道之一,重要程度仅次于电台打歌。

    25万的预算虽然不少,但MTV拍摄跟电影一样,贵有贵的玩法,便宜有便宜的拍法。

    沈浪准备拍精品MTV,只拍三首歌,更准确了一点是拍两首歌。

    《流星》和《yellow》可以共用一个场景,省着点经费,15万能拍两首,剩下的十万用来拍《夜空中最亮的星》。

    选哪几首主打,不是沈浪一个人能决定的。

    摇滚歌手虽然很难上电视,进电台直播间也需要审批,但92年之后,摇滚歌曲传播的路,并没有完全堵死。

    摇滚歌曲的MTV有机会登上电视播放。

    张憷那首《姐姐》,如今就在各大电视台MTV栏目轮番播出。

    那天晚上吃饭,沈浪跟张伟宁、陈建添商量了很久,最终决定拍这三首歌。

    另外几首歌的歌词有点敏感。

    《我相信》开始那句‘我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可能有问题。

    ‘太阳’这个词可不能乱用。

    《东方时空》,原名《新太阳60分》,然后被打回来了,最后节目名选了《东方时空》。

    《蓝莲花》也不行,那句‘幽暗的岁月’也可能成为敏感词。

    同理,《追梦赤子心》、《海阔天空》、《勇敢的心》、《我的天空》、《生如夏花》都不太合适。

    最安全的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yellow》/《流星》。

    偏情歌向的歌,基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陆导,关于《流星》和《yellow》的拍摄,我有一个想法。”

    “您说。”

    陆学长微微抬手。

    “是这样,这两首歌其实是同一个曲子,我想去海边拍摄,一个人漫步在沙滩,时间点就卡在日出的时间。”

    “拍摄开始,正好处于破晓之前,然后一镜到底,歌曲唱完,太阳正好升起。”

    “最后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嘴型是正常速度,身体却是慢动作。”

    话音刚落,陆学长的脑海中立刻描绘出了一幅画面。

    “妙啊!”

    少顷,陆学长猛地一拍手掌:“沈浪,你这个创意很棒!”

    黎明破晓前,那画面象征着新的开始!

    新的希望!

    格局瞬间升华了。

    这个黎明既可以指代个人,也能代指国家。

    下一秒,陆学长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一首歌的MTV只有4-5分钟,沈浪还要慢动作的效果,留给MV拍摄的时间明显更短。

    如果只是单纯的卡点,画面的冲击力明显不够。

    拍摄时的画面越黑,天光亮起来的那一刻,冲击力就越强。

    该怎么拍?

    忽然间,陆学长灵光一闪。

    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