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3:从红星生产社开始

第19章 可能有点贵

    拍摄时用50帧,沈浪以两倍速的口型对准摄影机,后期再进行2倍速的慢放。

    如此一来,身体是慢动作,口型却是正常速率。

    至于光影变化的问题,2-3分钟肯定无法完整地记录自然光的变化,只能通过收缩光孔,或者后期调色处理。

    具体怎么拍,得看现场调试的结果。

    “另外一部MTV呢,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没有。”

    沈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希望这首歌展现出一种珍惜爱情、友情的情绪。”

    说着,沈浪握着那依的手,笑着道。

    “我是男主角,我女朋友是女主角。”

    “具体的剧本、情节还得麻烦陆哥设计。”

    “好,我明白了。”

    陆学长丝毫没有被‘甲方’刁难的情绪,毕竟,沈浪提的要求又不是那种‘我要一种五彩斑斓的黑’。

    爱情、友情为主题,很好设计。

    不过,他得仔细斟酌斟酌。

    好歹收了人家的钱,总归要用心一点,何况,他还指望沈浪参演那部《长大成人》。

    看到沈浪,陆学长已经将其他演员排除在外。

    他不怕沈浪没有表演经验,不会演戏,慢慢调教便是,那种气质是任何演技都无法比拟的。

    那种帅气中又有点坏坏的感觉,太契合纪文这个角色。

    “沈浪,那依,陆导,准备吃饭去了。”

    这时,张伟宁朝着他们这边吼了一嗓子。

    “来了。”

    接着,一行人移步隔壁的一家小饭馆,不是大饭店去不起,而是小餐馆更有性价比。

    自92年餐饮服务价格正式放开后,餐饮、理发、洗浴等价格跟着水涨船高。

    90年代初的燕京,餐饮价格特别魔幻,一条东星斑能卖到1680元,一条老鼠斑鱼更是高达3680元。

    各种山珍海味上一桌,一顿饭吃掉几万块,那是轻轻松松。

    这一点,魔岩文化的张裴仁很有发言权,滚石(魔岩母公司)提供的专辑制作费,不少都花在了吃喝玩乐。

    而便宜一点的小餐馆,菜价大概8-20元左右,沈浪他们一行11人,点了八菜一汤,消费143,单道菜品15.88元。

    严格来说,这也不算便宜。

    如果买菜自己做,价格至少能少一半。

    但,谁做?

    反正是陈老板报销,沈浪一点也不心疼,依照陈建添给的餐饮补助标准,排练期间,一人一天补助15块。

    剩下的那八毛八,沈浪自己补上,不用他报销。

    任谁看到都得说一声‘局气’!

    饭后,其他人重新回到排练室,沈浪则是充当护花使者,送那依回家。

    一夜未归,再不回家,她家里人估计要报警了。

    送完那依,在回去的路上,看到那不停跳动的出租车计价费,沈浪下意识地摸了摸钱包。

    缺钱呐。

    虽然陈建添刚发了3000块的工资,加上之前那6000港币,以及给那位写歌的1500元,沈浪的身家再次突破五位数。

    但签下合同之后,类似驻唱的演出活动,他已经没法参加了。

    因为合同里有规定,没有公司同意,不得随意参与外界演出。

    得找点赚钱的活!

    对了。

    电影配乐好像是一项不错的生意,上辈子,沈浪就接过类似的活,给网剧、网大配乐。

    电影配乐,‘逼格’不低,料想公司不会限制。

    收入也不算太低。

    一般而言,一部影片音乐部分的预算能占到总投资的8%左右,即使他现在没什么名气,高低也得收个一两万。

    此刻。

    沈浪终于认真考虑起了陆学长的邀约,如今,不论是影视圈,还是音乐圈,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

    如果没有熟人引荐,很难打入其中。

    以冯钢炮为例,如果他不是认识王硕,他肯定没法参与《编剧部故事》、《大撒把》、《燕京人在纽约》等剧。

    “老板,到了。”

    就在沈浪沉思之际,的哥的叫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一共45.3,您给45就行。”

    “谢了。”

    下车之后,沈浪抬头看了一眼二楼的灯光,然后迈起步子,走进了楼梯间。

    记忆中的那些经典电影配乐不能浪费了。

    在成名之前,先搞点外快再说!

    走进屋内,沈浪恰好听到张伟宁爽朗的笑声。

    “哈哈。”

    “周煦,这事哥哥就拜托你了,如果办成了,京中这片地界,你随便挑家饭店!”

    “张哥,不至于。”

    周煦笑着摆了摆手:“就是顺手的事,能不能成,还说不定呢。”

    “张哥,你们这是?”

    看到张伟宁乐不可支的样子,沈浪好奇道。

    “哈哈,沈浪你回来的正是时候。”

    张伟宁咧嘴大笑道:“咱们这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今天我找了那么多乐团,一个都没成功。”

    “刚刚我把事情一说,周煦说他们央芭乐团可能会接。”

    没想到周煦,也不怪张伟宁,因为他跟赵蔚比较熟,轮回乐队的其他人,他都不太熟。

    “煦哥,这事有戏吗?”

    闻言,沈浪眼前一亮,这年头,乐团确实不好找,三月份那会,央乐团只是参加了一场通俗音乐表演。

    具体方式是以古典乐的方式演奏通俗音乐,搁在几年后,这根本不算事。

    但这件事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央乐团最后甚至在《人人日报》发表严正声明。

    任何单位、个人未经本团同意,不得以央乐团及其下属各演出队(组)的名义进行演出、录音、录像等业务活动。

    “应该有戏。”

    作为央芭乐团成员,周煦如果没有把握,也不会开那个口。

    “说出来也不怕你们笑话,现在乐团的日子,真是越来越难过,听古典乐、看芭蕾舞的人太少了。”

    “咱们业内有一句流行语,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

    “演出一趟,场地、舞美、交通、食宿费小几万,二三十块钱的门票钱,根本收不回本。”

    “如果是赵蔚他们的军乐团,恐怕接不了你的活,但咱们团的首席指挥卞祖单卞老比较开明。”

    “卞老虽然快六十了,但还是经常听杰克逊、麦当娜、苏锐等流行歌手的歌。”

    “不过……”

    说着,周煦犹豫了一下。

    “不过什么?”张伟宁道。

    “就是价格方面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周煦犹豫片刻道:“录歌比演出还麻烦,按照我估计,以《我相信》的工作量,团里的出场费恐怕得四五万。”

    这个价格,要比市场价稍微贵一点,但也不算太贵,央芭乐团一共有一百来人,平均一算,每个人的劳务费只有400多。

    如果真接了这活,100来号人天天下班时间排练,然后再进棚录制,用时少说半个月到一个月。

    一人一天收入十几二十块。

    这价格,算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