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我也想当太子

第四十一章 外援

    陈浩大胆地报出了一系列的衙门和官名后,整个书房陷入了诡异的寂静。坐在椅子上,段然捂着头沉思,他在思索这样大的案子,这样大的规模,牵扯到这样多的各部门各级的官员,该如何去查。

    拿起笔,段然在那张纸上,写下“尚书房”三个字,摇了摇头后,又抹去,接着,写下“裴晨”这个名字,再度划掉。

    “乔尚书。”周辅提醒道。

    段然于是再写下“乔焕之”与“户部”,其后又写下“度支司”,再度陷入茫然。

    “王爷。”开口的是陈浩。

    段然抬起头,说:“先生称耀之即可。”

    “耀之,”陈浩拱手说道:“这样的事,以后或许还会发生,但查起来就难了!”

    十六年来,九次大火,其中便有三次是在近两年发生的,战事将尽,那些人也正在做最后的收尾。

    是该速速决断了。段然想。

    “好!”段然朝身边二人打了个叉手,说道:“陈先生,若弼。”

    “此案重大,只有我等几人是办不了的。我这就拟报告,烦请二位与我参详打磨。”

    二人一一还礼,陈浩则说:“陈某字子昂。”

    次日,来到宫城的段然,心怀惴惴地走进了户部尚书的公廨。

    乔焕之将那文告看了数遍,脸上却不阴不晴,许久后,他看着段然,问道:“耀之意欲何为?”

    这个问题段然颇是熟悉,上次发现了甲胄案,禀报给裴晨时,他也是这样问的。

    看着这位新任户部尚书,段然拱手说道:“在下不知如何去办。”

    乔焕之则很是好奇地打量着段然,须臾,笑着说:“你怀疑度支司也有问题?”

    见段然沉默不答,乔焕之合上了折子,沉吟一会儿后,说:“既如此,户部也不便自查了。”

    段然想,这就是乔焕之和裴晨的区别了。

    倘若今日坐在堂上的依旧是裴晨,段然也会如上次一般,回答说“公事公办”。

    而若是裴晨看到了自己的折子,也想必不会说什么“户部不便自查”,恐怕对于裴老尚书执掌的户部来说,从来不会有什么“不便”二字。

    “户部自告于上也查不了吗?”段然问。

    “你如何让皇上相信,户部这是自告?”乔焕之看向段然说:“你也说了,近两年船厂的火,貌似烧得越发多了。所以,这难道就不能是,东窗事发之际,某些案犯主动戳破此事吗?”

    说完,乔焕之盯着段然的双眼,问道:“代王,你希望谁来查这件事?”

    段然心里再次将此案梳理了一遍,却发现越梳理,牵扯出的人便越多,直至冷汗直流。

    “我倒是有个人选。”乔焕之开口道。

    段然赶忙躬身听训。

    “定一库!”乔焕之说。

    段然顿时毛骨悚然,站在堂中讷讷不能言。是啊,定一库与朝中并无瓜葛,甚至可以说与诸多衙门,尤其是与户部更是颇有仇怨。这是一个看起来很难,但非常正确的选择。

    将文书递回给段然,乔焕之说道:“去找魏王吧。”

    段然心中一惊,这才恍然大悟,段林正是如今定一库主事,因此在台城,段哲才可以统领定一库的人。那么乔焕之,想必便是其前任。

    ……

    魏王府内。

    段林正处置着几分文稿,见门房递进了段然的拜帖,洒然一笑,将文稿合上后,匆匆出门相应。

    落座后,段林开口问道:“七弟不在户部办差,来我这府上何事?”

    段然没准备做什么无意义的寒暄,直接将文书递过去,问:“六哥是定一库的人?”

    段林不忙看那文件,而是扑哧一笑,回答说:“还是瞒不住你啊。父皇见愚兄整日里在京城无所事事,就委派了这样一个差事。”

    “好。”段然说道:“兄请先看文告。”

    打开折子,起初表情洒脱的段林渐渐眉头紧皱,良久后,正色问道:“真有如此大案!”

    段然自顾自地斟了两杯茶,待段林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后,将一杯茶推过去,问:“不知兄长可愿接手此案?”

    “难!”段林先是重重叹了一句,沉思一会儿后,又说:“不过这样的案子,恐怕也只有定一库敢办了!”

    说完,用手指点了点段然,笑道:“你倒是给为兄出了个大难题啊!”

    “敢不敢接。”段然问道。

    “啪!”段林用手重重地拍在桌上,严肃道:“哥哥我接了!你我身为皇子亲王,看见这样的大案,知道有如此多的蠹虫,怎能置身事外!”

    “老七你在户部不好办,便交给我。”他斩钉截铁地说。

    见段林受得直接,段然沉声问道:“人手够吗?”

    闻言,段林哈哈一笑,说道:“定一库现在只恨人多事少。这样,你回去后,派几个知事的来我府上,剩下就不必再管了。这事儿,我给你办成铁案!”

    “只是……”段林欲言又止。

    段然知道他这是开始谈条件了,于是大方说道:“只要能使此案真相大白,一干污吏绳之以法,定一库凡有所求,但在户部章程之内,度支司尽能应允。”

    段林又是一阵笑,回说:“哥哥若身上没有这个差事,说什么也要给你办了,实在是现在身处定一库,不得不为定一库衙门着想。”

    段然也微笑着答道:“若哥哥不在定一库,那弟弟又岂能寻道你?”

    “哈哈哈”,两人一并笑了起来。

    “若是真查到度支司头上?”段林忽然又严肃下来。

    段然又厉声回复:“弟弟绝不容情,哥哥无须顾忌。”

    这就是职权大带来的副作用,即便是段然,也不会相信这样的大案里,没有度支司的参与。

    定下章程后,段然起身就要走:“六哥先忙吧,弟弟也要回府办事了。”

    段林站起身来相送,说道:“老七你是一点空闲也不给哥哥留啊。先莫慌走,哥哥府上新来了一批茶叶,正是自临安采摘的妙品,这几日原准备兄弟几个间送一送,你既然先来了,就带上一些。”

    段然于是又滞留了一会儿,回到代王府后,开始给曹让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