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要重生的

第三十五章 小渔村

    2006年,6月。

    这一年的夏天来得非常早,这是属于孤苏皓的毕业季,初中毕业了,没有太多的离别,也没有太多的忧伤,也没有任何的感伤。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该来的来,该去的去,来来去去,这就是毕业季。

    校园里,毕业班的学生三三两两小聚在一起,或是拍照或是互送卡片留影。

    当一个人习惯了分别以后,再面对的离别的时候,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感伤了,就会把这种事情看作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本来以为,初中毕业也就毕业了,至于是否继续往来,那就要看缘分了。此时,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突然向孤苏皓发起了邀请,这让孤苏皓又惊又喜。

    这个人名叫“张凯乐”,和孤苏皓不是同班同学,但和孤苏皓的人生还是有过交集的,确切的说,是在一年前,张凯乐摔断了腿,学校发起给张凯乐同学的募捐活动,孤苏皓匿名捐款5000元,这本来是一件小事情,也没有谁知道是孤苏皓捐的钱。

    也不知道张凯乐同学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这事的,当张凯乐找到孤苏皓以后,孤苏皓这才恍然大悟。

    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学考已经结束,不愿等待成绩的同学早已经回家,对于成绩已经没有期待的学生也不再期待奇迹的出现,校园弥漫着纷飞的树叶,是来来回回的毕业生的焦躁写照。

    “你就是孤苏皓同学吧?我想找你聊一聊,想邀请你去我玩一段时间。”

    这突如其来的邀请,令得孤苏皓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该接受还是拒绝,孤苏皓的性格就是如此,总是害怕自己回答的不妥当而使对方难堪。

    既然张凯乐已经知道是自己帮助了他,于是也就不藏着掖着。

    “帮助同学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你不用这么客气的,至于去你家里玩几天会不会太打扰了呢?”

    张凯乐已经打定了主意想邀请孤苏皓去他家里小住几天,态度坚决。

    “你家在哪里?”

    “北港,一座美丽的小岛城市!”

    江东省虽然是东部城市,但却没有一座城市是靠近大海的,很容易就会让人想到张凯乐所说的城市应该是外省的一座小城。

    大海,的确是让人向往的地方。

    张凯乐实在太热情,孤苏皓实在不好意思拒绝,于是便接受了孤苏皓的邀请,去海边小住几天。

    学考已经结束,张凯乐知道自己读高中是没有指望的,故此也就想早点回到老家,回家后可以帮助父母干点活,海边人家靠海吃海,也只能这样了。

    孤苏皓回家和家里人打了声招呼,说自己要去一趟外省,家里人当然没什么意见,现在孤苏皓自己能够赚钱,不仅不需要家里的钱,还能为家里创造财富,家里人已经把他当成大人来看了。

    刚好刚刚办理的身份证又下来了,出行也变得便捷。

    很快,就敲定了出发的行程,张凯乐已经为孤苏皓安排皓了六天五夜的海边生活,孤苏皓也提前安排好了“歌者”的事项,分工到个人,歌者上线一段时间以来,运行一直还算稳定,孤苏皓自觉也无需太担心。

    北港,小渔村。

    凌晨五点。

    抵达小渔村的第二天,一大早,孤苏皓便早早起床,睡在大海边,感受着海风习习,内心还是有些许小激动的。

    孤苏皓走出院子,一阵海风刮来,直把院子里的树摇晃。

    此时,张凯乐也起床了,揉揉惺忪的睡眼,圆头圆脑的样子,倒是非常可爱。光着脚丫子的张凯乐走到院子的墙角,看了看水桶里面的大青螃蟹,拿起几只仔细地看了看,用鼻子闻了闻,没有问题,接着淋了一点海水,嘴里嘟囔着说:拿到街上去卖掉。

    大海虽然辽阔,但一眼望去,却是孤寂的,特别是海边人家,长年住在这里,总是孤独的。

    海岛小渔村并未开发,自然也不可能会有游客,村子里难得来一个外人,村子里就会像看外星人一样围着他去看。

    小渔村的渔民经常会捕捞一些渔货去街上卖,但其实也卖不上什么像样的价格。倒是有慕名而来的游客会选择租上一艘渔村,他们并不是为了打鱼,而是为了去海上看日出,体验清晨看日出的乐趣。

    这个小渔村,到处都是石头,连房子都是石头的,可耕地面积几乎没有,农场品也是没有的,只有海货。

    孤苏皓不敢相信,长年累月居住在这里该有多么的无聊。

    “你愿不愿意坐船去赶海,要是愿意,我给你安排!”

    “你不是说要去镇上卖螃蟹吗?”

    “这个倒不重要,就算去卖,也未必能够卖的出去。”

    ......

    到了下午,风起潮涌。

    太壮观了,孤苏皓张开双臂,感受这海风的威力,被这海风这么一吹,多少忧愁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看着海风习习,且愈发肆虐,张凯乐表示现在出海不太安全。

    孤苏皓只好回到屋内,等待退潮的到来。

    小渔村的渔民们已经摸索出经验来了,哪个地方退潮收获最大,哪个地方会出什么海货都非常熟悉。

    等到潮水退去,张凯乐带着孤苏皓来到一块滩涂,等了好一会儿潮水开始逐渐褪去,泥滩逐渐露出来,这样的地方,虽然小,但生物链丰富,小鱼小蟹什么的自然也就非常多。

    比较遗憾的是,这些小雨小螃蟹个头都很小,不过,跳跳鱼不一样,不仅数量多个头也大。

    只要能有所收获就是好的,这些跳跳鱼大多都藏得很深,等到退潮后他们会从洞里面爬出来寻找食物,但同时他们又很谨慎,有任何动静就会飞快地逃跑。

    一次下来总是有收获的,张凯乐每次都能抓十来条跳跳鱼,这些鱼的卖价也还是可以的,有了收入就会存下来,以往几年,生活费就是这样存下的。

    做这个事情还是很辛苦的,怎么会不辛苦,不过能够赚钱辛苦又怕什么?

    这个时候,张凯乐开始感叹道:“要是能有一艘渔船就好了,可是渔船的价格实在太高了!”

    说到梦想,张凯乐的梦想就是做船老板,想要拥有几艘渔船,这样家里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一艘渔船需要多少钱呢?”

    “小渔村共有60多条船只,渔民出海一天收入在200元左右。”

    “如果没有渔船,收入就会大大减少。”

    张凯乐算过:普通的渔船一艘需要近万元,稍微贵一点的就需要好几万,甚至好几十万,大多数家庭都是无法一次性支付好几万购买一艘渔船的。

    孤苏皓问道:“那么如果有人愿意提供渔船给你们,你们只需上交每天收入的30%愿不愿意呢?”

    “如果有这样的好事,谁会不愿意啊?可谁会愿意提供渔船呢?”

    近海捕鱼是渔民的合法权益,只要不超过12海里,都没啥问题。

    近海区域也是渔民们最常去的地方,因为距离岸边较近,航行时间短,来回也方便。

    但是近海区域的水深一般较浅,鱼类资源相对较丰富,只是说小规模的捕捞的收获不会很大。

    小渔民也不愿意去太远捕鱼,有一艘动力十足的渔船,在周围捕鱼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