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要重生的

第三十六章 你确定这不是玉米苗?

    小渔村的渔民的思想似乎被固化了,想要让他们转型做别的行业,这就相当于让拿刀叉的欧美人改用筷子吃饭。

    这是很难行得通的。

    “你们没有考虑过做别的行业吗?”

    世世代代都是渔民,让他们转行做另外的行业,这确实太为难他们了。

    除了渔业,真的什么也不会,这个地方连完整的土地也没有,渔民想要搞种植业都没有条件。

    在小渔村的一处荒地上,孤苏皓居然看到了一株玉米苗。

    难道这不是玉米?

    本来也没有什么神奇的,一株野生玉米苗而已,但考虑到小渔村土地贫瘠,什么农作物都难以种植,说不定种植玉米是不错的选择。

    孤苏皓拉着张凯乐的手来到这块荒地,用手指着这株小苗有些激动道:“难道这不是玉米苗吗?”

    张凯乐摇头道:“这难道不是野草吗?”

    “这是玉米苗啊!”

    “这明明是野草啊!”

    上一世,孤苏皓在一所私立学校教书时管理过一块“劳动基地”,曾经带着一个班的同学参与过玉米种植。

    虽然现在这株小苗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孤苏皓能够笃定这一定就是野生玉米苗,或许当这株野生玉米苗生长出来以后不会长出多喜的玉米棒子,但好歹也是玉米棒子。

    就算天王老子来了,它也是玉米苗啊!

    随后,孤苏皓找遍了整个小渔村,也没有见到第二株一样的小苗。

    “这?莫非是上天的恩赐!”

    没想到在这块土地贫瘠的土地上,居然会基因突变长出一株玉米苗出来。

    必须保护起来,等待着这株玉米苗长出来,它现在太小了,必须用心去呵护它,否则就会夭折在这风雨之中。

    “难道不能种植玉米吗?”

    孤苏皓觉得就算土地贫瘠,最起码的玉米这种农作物还是可以种植的,于是便脱口而出了这句话。

    “玉米,什么是玉米?”

    “不会吧?你连玉米这种高产农作物都没有听说过吗?”

    张凯乐特别疑惑,实在听不懂孤苏皓口中所说的玉米究竟是哪一种农作物。

    “你可不要和我开玩笑哦!这可是21世纪,怎么可能没有玉米这种农作物呢?”

    “土豆和番薯总听说过吧?”

    张凯乐点点头,道:“这倒是听说过的,不仅听说过还经常吃。”

    孤苏皓明白了,自己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是没有玉米这种农作物的,不仅亚洲没有,南美洲和美洲也没有,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培育出玉米这种农作物。

    甚至连玉米这个词语都没有。

    在关于玉米驯化的故事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玉米起源于一种杂草,这种草就是大刍草,它的原产地在墨西哥。

    不过,大刍草直向进化起源假说当中的原始大刍草,这种草与如今的大刍草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原始大刍草的子粒在成熟之后非常容易脱落,但是人们显然更喜欢未脱落的种子,在这种情况下,种子的缩合水平就提高了,最终变成了现代看到的玉米。

    现在孤苏皓也不再和孤苏皓解释什么是“玉米”这种农作物了,这是无法解释清楚的。

    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人听说过玉米这种农作物。

    一想到自己重生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以来,确实是没有吃过玉米,孤苏皓也就相信了。

    现在,玉米苗的出现让孤苏皓看到了“希望”。

    必须要把它移培到温室中去,否则说不定明天就看不到它了。孤苏皓开始庆幸自己听从了张凯乐的建议,来到小渔村,不然就与这株小苗彻底无缘了。

    其实,只要温度适宜,只要玉米小苗长出来,大概率就不会夭折。

    只是这可是独苗啊!

    万万不能大意。

    没人知道孤苏皓内心究竟有多么激动,不仅仅是激动,还有一丝害怕。

    自从见到这株玉米苗之后,孤苏皓就开始神神叨叨,把张凯乐都快吓傻了。

    一整天都在盯着这株玉米苗发呆,寸步不离。

    不说国外,在国内极有可能是独此一株,就算有也没见到有关报道。

    天生地长,有很多事情很难说得清楚,既然成长在这里,必定有它成长在这里的原因。

    孤苏皓不忍心把它移植走,却又担忧它经受不住风雨的摧残。

    于是乎陷入到矛盾和纠结之中。

    “你怎么了,这么一株小苗对你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张凯乐看出了孤苏皓的心思,却又帮不上忙,于是也表现出来很焦虑。

    孤苏皓扶着张凯乐的双肩,一字一字认真说到:“我需要你的帮忙,你帮我守护好这一株草好不好?我给你付工资。”

    听完孤苏皓的话,张凯乐有些不悦道:“说什么呢?帮助朋友是应该的事情,我没理由要你的钱的。”

    现在,张凯乐已经看出了这株小苗对于孤苏皓的重要,便答应了下来。

    “我不要你的钱,你告诉我该怎么做就行!”

    为了感谢张凯乐,孤苏皓送了一艘二手渔船给他,对于小渔民来说,这艘渔船已经达到了豪华版的级别,船上不仅有厨房而且还有一个小房间,对于渔民来说,是最好的礼物。

    有了这艘渔船,张凯乐一家的生活就有了盼头。

    孤苏皓提前结束了小渔村的旅行,回到了广宁,回到广宁先去找张图了解了“歌者”的动向,而后便匆匆赶往了农学院,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找了一个农学专业的研究生和他一起马不停蹄赶往了小渔村。

    研究生虽然一脸懵逼,但是看在大把钞票的面子下欣然接受。

    小岛条件虽然艰苦,但培育小苗这种事情不算什么太难的事情,研究生来到小渔村后马上开始工作。

    看到孤苏皓又回来了,张凯乐更加确定这株小苗的价值不菲。

    在和张凯乐独处的时候,孤苏皓和张凯乐说了这株小苗的经济价值,张凯乐听后整个人都被震惊住了。

    “一定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这株小苗的存在。”

    从来没有人用那种眼神看过他,张凯乐觉得自己似乎是在接受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原本性格开朗的他,在那刹那间,也突然变得抑郁了。

    因为孤苏皓口中所说的价值,是他想破脑袋也不敢想的。

    农学研究生的任务很简单,他需要时刻关注小苗,等小苗长到一定的高度,在确保相对安全的情况下,任务也就完成了。

    几十天的等待是漫长的,但同时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