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诡案

第十五章 红灯区

    到了第二天一早,驴脸探长买来包子油条,一边吃一边问道:“江神探,你们在租界查到什么了?”

    江秋无奈笑道:“跟你一样,就查到了那个女尸身上。”

    驴脸探长一怔神:“合着去了租界一天,什么也没查?就买了一身体面行头。”

    “我想先从租界的技馆入手。”

    驴脸探长说道:“我也怀疑那些失踪的女人,被卖到了技馆里。”

    “昨天码头上捞起来的女尸,身上全都是鞭子抽打的伤痕,我推测她应该是被卖到了租界的技馆,老鸨子逼良为娼,她誓死不从,才被打死,丢到了湖里喂鱼。”

    史胖子咬了一口包子,满嘴流油,插嘴道:“我听说租界的技馆只接待洋人?”

    “不仅如此,技馆里的女人都是公娼,是有营业执照的,你们要是想查那种地方,恐怕很难。”

    闻言,史胖子惊得差点把嘴里的包子喷出来:“干这个还有营业执照?”

    “你以为呢?不仅有执照,而且还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

    江秋皱着眉头,说道:“难道就没有其他法子了?”

    驴脸探长道:“虽然租界里的技馆规矩多,但也有一些为了挣钱铤而走险的地方,只要给的钱多,什么人都能进去。”

    说到“钱”这个字眼上,江秋和史胖子哥俩的眼神顿时变了,齐刷刷看向驴脸探长,就好似黑夜里的老鼠盯上了没有盖上盖子的米缸一般,只把驴脸探长盯得浑身不自在。

    “马神探,查案子也要资金。”史胖子笑眯眯的朝驴脸探长伸手搓了搓。

    “听说公娼也分三六九等,就是找个三等的,也要给人家钱。”江秋也是怪笑着伸手搓了搓手。

    这二人笑容怪异,一唱一和,目的很是明确,驴脸探长也瞧出来了二人这是在向他要钱。

    驴脸探长一脸为难之色,可还是伸手在衣服兜里掏了起来,上上下下掏了一遍,才脱下来黑皮鞋,从鞋垫底下掏出来几张大票。

    二人见到驴脸探长掏出了大票,当即眉开眼笑。

    江秋伸手就接过来:“感谢马神探为了救回失踪女人做出的伟大贡献。”

    可话说完了,也没能把大票子从驴脸探长手里夺过来。

    这老小子一脸肉疼,两根手指把钱捏的很紧。

    史胖子见状,也伸手去拽那几张大票,二人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钱从驴脸探长手里拽过来。

    “这点小钱,抠抠搜搜,你要知道我们不是拿着钱去吃喝嫖赌,我们是去完成使命的。”江秋埋怨了驴脸探长几句。

    驴脸探长脸色变得更加苦涩了,心疼的看着江秋把钱放在了西装内兜里,心都在滴血:“都是老爷们,两只脚一旦迈进了技馆的大门,有哪几个是坐化不乱的,你们俩个千万记住,脚不能软,钱能省就省,剩下的钱不要花,查清楚案子后,再给我送来。”

    一旁的夏兰,被三人逗得咯咯直笑,眼泪都挤了出来。

    拿到了钱,也有了大概方向,现在就等着查案了。

    去技馆调查案子,不能白天去,白天人家不开门营业,而且嫖客们白天也要工作,只有等到晚上去,才能有所发现。

    江秋和史胖子提前在夏兰家里等着,到了天黑,二人才跟夏兰告别,带着钱去了技馆。

    夏兰想跟着一起去,江秋没让她跟着,那地方鱼龙混杂,干嘛的都有,女人不适合去那地方,就算是带着夏兰去了,总不能也给夏兰找一个女人?

    哥俩在英租界溜达了半个时辰,才跟着一伙醉酒的洋鬼子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租界有名的烟花柳巷,英皇红灯区。

    这条街上分岔路很多,建筑物全都是中西合璧的洋房,干什么买卖的都有,唯独这东街上点着红灯笼的铺子最是热闹。

    这红灯笼有讲究,这是用来提醒嫖客,此处就是红灯区。

    江秋走在红灯区的街道上,路人一半是洋鬼子,一半不是,他们大都穿西装戴礼帽,打扮的人五人六。

    二人路过一条巷子,见巷子里的女人抽着烟,穿着暴露,身子依着红墙,打量着过路的有钱男人。

    有一对过路的洋人夫妻,有说有笑的走过了巷子,好似习以为常似得,径直走了过去。

    史胖子问江秋,“为什么街道暗巷子里站着好些女人。”

    江秋说:“她们都是为了生活出来混饭吃的,有的是被老鸨抛弃,有的是跟男人跑了,结果被男人骗了,也没有别的生计手段,又回到这里干起了老本行,可是出去的女人,老东家一般不会收留,他们无处可去,就只能流落街头,能赚一些是一些。”

    这时候,巷子里摇摇晃晃跑出来一个醉醺醺,衣衫不整的女人,她迈着踉踉跄跄的步子一下撞在了墙上,撞在了墙上,就这么靠在了墙壁上,伸手撩了一下纷乱的发丝,点了一支烟。

    一旁的同行问她:“你怎么这么快就下来了,是不是没给钱?“

    女人轻蔑一笑,给了她同行一个奇怪的眼神:“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女人轻蔑玩笑的话语,引得巷子里所有女人都开怀大笑,肆意畅快的笑声传到了有着璀璨灯光的大街上,却无人注意到她们。

    江秋也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些女人早就不在乎自己做的事情是否伤风败俗了,反倒习以为常的乐在其中。

    甚至是毫不避讳的交谈起洋人是废物的事情。

    整条街上,有人哭闹,有人欢笑,有人数着一沓子钱票,有人感慨自己卖不出去好价钱。

    极尽繁华之下,到处都是乱象。

    来之前,江秋打听清楚了,这英租界里有二十三家供洋人消遣的娱乐场所。

    二人也是挨家挨户的去找了。

    布局构造都十分高级,也都不接待中国人,只让洋鬼子进去。

    江秋哥俩打扮的西服领带,一连找了二十三家,都不让他们进。

    就当二人发愁之际,街头巷子里有个十二三岁,浑身脏兮兮的小男孩跑了过来,问他们俩个是不是想找地方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