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帝师

第十九章 权力架构

    “这个体系中,不光是诸侯国需要天子,天子其实也很需要诸侯国,王上还记得我刚才说的,先王亲族叛乱的具体原因吗?就是因为先王在整个体系中开始变得多余。”

    “但如果先王能够册封许许多多诸侯国,情况就会有些不太一样,对于那些想要在先王所直接监管的领地中计划叛乱的逆臣们,所面临的情况将发生质的变化。”

    “之前先王的亲族们由于长期生活在一起,频繁的互助合作与帮助会让这些亲族之间很容易就建立起一种稳固的信任关于。”

    “由于相互之间各种情况都了解很清楚,想要收买串通起来就会变得比较容易。可在大行封建之后,就算那些叛贼成功蛊惑起了很大一批的亲族,控制了京畿,成功发起了叛乱。可之后他必然要面对的各地的诸侯国一同发其勤王,面对天下大军,即使控制京畿又能有几分胜算呢?”

    “就算这些叛贼想要去收买各地诸侯国,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形式他们又该如何实现了?各地的诸侯王与这些叛贼之间并不熟识,并未建立起那种亲族之间的那种信任,甚至相当数量的诸侯王还是先王的直系或者是姻亲心腹,与先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基本没有被蛊惑的可能。”

    “各诸侯国的封君在面对一个并不相识之人所开出的价码时,即使非常诱人,却也必需好好掂量一下,他们所承诺的利益之后真的会得到兑现吗?叛乱成功之后他们所能给出的地位会比皇亲国戚或者天子心腹更为尊贵吗?”

    “即使一个诸侯国动摇了,也只不过是天下几百诸侯中的一个,如此叛乱的成功的几率又能有多少呢?”

    “每一个诸侯国都会忍不住去想其他的诸侯国会不会响应王令前去勤王呢?天下诸侯王之间大部分也都并不熟识,身边的还都是一些有着矛盾的诸侯,他们根本无法获得准确的情报。”

    “如果某个诸侯国准备选择加入乱军,他必然会开始担心,周围的这些诸侯国们,会不会借此机会除掉他呢?诸侯国对于勤王的动力不足,但对于兼并身边其他封国增加自己去看统治领土的想法不仅有,还很大。如此一类的矛盾与抉择还有很多,等等,等等……”

    “猜疑链一旦形成,各地诸侯王所能做出的利益最大化选择可能只剩下出兵勤王,以最大的胜利概率来换取之后最稳定的奖赏兑现。”

    “由此,分封制便成功形成的第二个循环,即诸侯国与王上京畿势力之间所形成的制衡循环,随着诸侯国数量与力量的增加,王上对京畿地区内部的镇压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而越来越强的对内控压制能力,又会增加王上对周边单个或者数个诸侯国的威慑力,从而增强对所有诸侯国的控制。”

    “现在王上就可以发现,通过这个体系,天子无上的权力被成功建立在一种广泛的相互需求的利益共同体之上。”

    “王上拥有天子之权只有一个原因,因为您是天子,所以您必然拥有这些权力,且无人能够替代。”

    “面对如此庞大但又充满矛盾与内耗的一个机器,只有处在整个体系中心的王上知道这个机器是如何运转,只有您与您指定的继承者才有协调所有矛盾让整个破烂不堪的机器暂时运转起来的能力。”

    “任何想要觊觎天子之位的乱臣,都必须思考,他们有没有实力与一个虽有些不太协调但外表看起来依旧巨大无比的体系进行对抗。”

    “在忤逆上天之后他们又有没有能力驾驭这个体系让它再次运转,或者在体系解体之后,在乱世之中倔取到更多的利益,又或者是在之后的时间里平定整个乱世重新再建立起一个新的更加不协调的权力体系。”

    “所以,天子的存在从来都不是什么天命所归,而是建立在与各方势力的利益联合之中?”姬诵紧皱着眉头有些犹豫的向着姬昱小声问道。

    这个结论对姬诵这个整日处在天命学说与圣人之道中,而且仅有十几岁的孩童天子,确实产生了不少的冲击。

    关于统治的艺术,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帝王之术,本应该是由武王教授于他的,并以此开维护自己通知的,但由于先王的早逝让他缺少了这部分认知,只能在自己漫长的天子生涯中慢慢自己去摸索。

    “王上,您绝不能这么所,无论时因为什么。天命是路队存在的,您知道武庚在率领大军与臣决战是说过什么吗?”

    “他说,哪有什么天命,一切不过是人力穷尽,而不是天命已失。”

    “但武庚他错了,而且错的很彻底,这个世界上补是没有天命,而应该是天命即为人力,人力即为天命,天子只要控制住了天下臣民,也就获得了上天所赐予的天命,一旦失去了天下臣民的支持,那么离天命陨落也就不远了。”

    “至于王上您作为天子的至高血脉,也并非是建立在与和各势力的联合之上,准确来说应该是建立在各势力的需求之上。”

    “联合不过是他们对于王上您需求的一种体现,他们需要您需要王师对于他们地位的背书,就如同如今您与太公一般,只要这种需求存在,那么这个利益的联合也会永世不易。”

    “真正的权力,从来不会建立在什么暴力或者胁迫之上,权力只依赖于需求,需求即权力,权力即需求。”

    “在王师六军之中勇猛之士无数,王上必然没有如您手下将士那般勇猛与武力。”

    “还有臣身边所带的贴身侍卫,只要他们想,完全可以在任何时候让臣血溅当场。”

    “可事实却是,如同王师对带您一般,是这些侍卫的性命完全掌握在臣的手上的,而非臣的性命掌握与他们之手,这一切不是很奇怪吗?”

    “真正掌握权力的可不是那些身披重甲全副武装的将士们,而是天子以及如臣一般手无寸铁的大臣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