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正花开

夫唱妇随

    熟人的撮合之下,两个年轻人很快确定了男女朋友的关系,而这姓王的年轻人,对待英子可以说是百依百顺,话虽然不多,但每件事都能做到女人的心里。

    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两人也很快成了亲,一家子老老少少在党峪参加完婚礼以后,这小女儿的婚姻大事也就完美解决了。

    自此之后,张欣莲终于不再孤孤单单的,有了妹妹的陪伴后,两家互相帮衬,这日子也是越过越舒心,越来越有盼头。

    至于杨万霞,从她改变后,几次放假回家,言语里都透着对乡村人目光短浅的厌恶,穿着和谈吐也彻底城市化;而她注定和杨顺义走不到一起,她们的爱,也只能刻在彼此的青春回忆里。

    自从张欣莲娘家人来过之后,这杨顺义才真正的收了心。从两个哥们那学到做买卖的窍门后,他终于下定决心买了一辆三马子车。

    有了这辆车,夫妻二人下地干活,拉货可是方便很多。自家有了车,那自然就需要帮手,这张欣莲也很愿意跟着丈夫忙前跑后,一起做买卖,这样赚的钱就能全部进入自家口袋。

    又是一年的秋收到了,连续几日,欣莲和丈夫起早贪黑的在村口收着本地水果,收完之后,还要分装成箱,大小分开,每次都要忙到很晚,但一想到一趟就能赚上三千来块钱,自然乐此不彼的。

    夫妻两人算好了账,不和别人合伙的话,这种小买卖多跑几趟赚个万八千的不是问题,甚至比种一年地的收益都高。

    这天天快黑了,夫妻二人开着车回到了家,车上装满了货物,约有一百来箱。这是三天的成果,要不是家里的熟人都愿意卖自己,这些好货真得很难收到手。

    此刻,屋内的英子正在喂两个孩子吃饭。这些天,都是英子在照顾两个外甥,张欣莲这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家的小买卖上。

    本来就是忙碌的季节,当杨顺义问起英子,才知道她已经有了身孕。并且英子的丈夫胜平,还有家里的公公婆婆根本不让她下手干活,非让她养着,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因此闲来无事,英子正好趁着清闲陪陪姐姐,提前体验下有孩子的生活。只不过,这些天体验下来,让她有些力不从心;小外甥离不开人还爱哭,大外甥刚学会走,又不喜欢这个小姨,故意调皮捣蛋。

    再加上孩子饿了、拉了、尿了,有时候根本忙不过来,这让英子彻底感受到了当妈的难处,她终于理解到,老家的母亲动不动打人骂人的,全都是逼出来的。

    明天是欣莲首次去城里做买卖,她显得有些兴奋,之前跟丈夫的交集少,现在终于天天妇唱夫随的黏在了一起,多少让她感觉到了久违的幸福感。

    但其实,欣莲并不知道,丈夫之前赚到的钱,有一部分全都寄给了万霞,用作了学费;再加上又输掉了一些钱,所以才迟迟没有买三马子。这件事,就是夫妻二人离婚,张欣莲都不知道,因为她从来没管过家里的钱。

    第二天一早,安顿好一切后,夫妻二人穿得厚厚的开着三马子车上了路;张欣莲还在货物中码出来一个缝隙,躺在上边压着货。

    约有一个半小时,夫妻二人开进了TS市区的一处早市,此刻已经有多家像他们这样的小商贩,摆出了各种货物,开始叫卖起来。

    夫妻二人的货,刚一摆出来,很多城市里的人,就围了上来,由于价格实惠,装箱讲究,不到半天的功夫,就被买光了,就这样第一批货就赚了三千来块钱。

    等夫妻二人赶回家,已经到了傍晚,此刻掌握哄孩子方法的英子,已经能和孩子们玩在一起了。

    夜里,一家人享受完丰盛的晚餐后,正庆祝白天的收益时,久不见人影的杨万兴,突然出现在了院子里,神情非常焦急,进了门喊了顺义,就向自家走去。

    “完了,全完了!”

    刚一进万兴家的院子,还没站稳脚,杨万兴便小心翼翼的关好了大铁门。

    杨顺义倾听着,确实有人一直在说“完了”,听到里屋万兴父母的咳嗽声,只见二老正好关灯睡觉。

    “怎么回事?”

    这时,杨万兴把报纸递给了他,杨顺义神情紧张起来。

    “难道万霞也在里边?”

    一提到万霞,哥哥万兴不受控制的哭了起来。

    “全毁了!”

    就在这时,杨顺义又听到有人说“完了,全完了!”并且一直在重复,声音就是从一旁的厢房里传出来的。

    “本来我也不想找你过来,但是她一直念叨你,之前的事是她对不起你跟嫂子,我没脸见你。”

    杨顺义推开了厢房的门,进门就看见杨万霞瘫痪在床上,双腿似乎被碾压过,已经严重变了形,脸上也有缝合过的伤口,嘴里一直嘟囔着刚才那句话。

    “我怕妹妹不行了,所以才带你来见一面。顺义哥,求求你,这事千万别告诉任何人,我妹妹肯定是无辜的,我不想让大家知道这件事。”

    说着话,杨万兴竟然跪了下来,央求着顺义。

    杨顺义又不是傻子,这么大的事,人言可畏,这要传出去,他们一家都没办法体体面面做人了。

    随后,杨顺义走到了万霞面前,只见万霞神智不清,根本认不出眼前的杨顺义,但眼角却不受控制地流下了眼泪。

    忽然听到咳嗽声,只见万兴的父亲开了灯,见状万兴急忙把顺义拽出了厢房,关上了灯。

    “顺义哥,明天我跟你一起收货,明儿一早我去找你,家里需要钱,我得多赚点!”

    说着话,万兴就把顺义推出了家门,这才避免父亲的唠叨,因为不久前他可是极力叮嘱过儿子,就算死也不能把女儿的事说出去。

    出了门,杨顺义缓步向家走着,他跟杨万霞心里互相有对方,这不假。可是之前见过几次面,她说起话来有些偏激,甚至让自己跟她去BJ见见世面,还说什么彻底实现民主自由的话。

    这些话,杨顺义不是很懂,但他知道一个寒窗苦读这么多年的人,说傻了就傻了,多少有些不甘,他心里非常难受。

    如果当时听了她的话,跟她去了BJ,很可能自己也会躺在这里,引以为傲的才华,知识,此刻一点意义都没有。

    方才看到杨万霞的那一幕,杨顺义久久无法平静,谁知道她遭受了什么事,也许是人多踩踏的,也许是被车撞的,但总之就像她说的“完了,全完了!”

    杨顺义重复着这句话,回到了家,看到媳妇正在和英子,一起为两个儿子洗澡。

    而眼前的两个人不过都是初中文化,每天只知道柴米油盐,努力过日子,没有那些高深的思想,不也照样快快乐乐的。

    “姐夫,什么全完了?没货了吗?”

    听到英子的询问,杨顺义回过了神,意识到自己嘟囔出来了。

    杨顺义话到嘴边,想起了自己的承诺,忙岔开了话题。

    “刚才万兴说一起收货,不知道怎么干,我说跟我一起干不就完了。”

    杨顺义进了东屋后,看着书架上的书,突然拿起钢笔,写了几个字“难得糊涂”。

    之后,杨顺义就收起了所有的书,只留下了两本诗词,其它的书全都放到了柜子底下。本来他也研究算卦,可是觉得这东西不准,于是也就没再碰过。

    连续几天里,杨顺义夫妻两和杨万兴合伙收货,趁着下货的季节,不到五天的时间,就收了满满的两车货。

    第二天一早,两辆三马子车就早早的出现在了热闹的早市。两家都在同一个地方卖,很明显卖货的速度慢了下来,一些顾客开始挑挑选选,对比起来。

    直到正午,两家都还剩近一半的货,有了第一次进城的经验,这第二次进城欣莲开始四处打量起来。自从嫁过来,她常听老人说唐山大地震,那时候这里全都成了废墟,然而现在四处都是新楼,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听大姐说过,她和姐夫在这里工作过几个月,但是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不得已又回了老家。本来她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真跟丈夫离了婚,她就想来这里打工。

    “这两天卖的人多了,所以货不好卖,我们应该换个市场,或者去小区楼下卖卖,这样能卖得快点!”

    杨万兴说着话,随着杨顺义走了回来,两人刚刚吃过午饭,并且还打包了一份面,还有鸡蛋饼,递给了正在看货的欣莲。

    正午的太阳越来越大,欣莲穿着粉色的毛衣,扎起长长的头发,开始吃起了午餐,而两个男人数起了货,计划着怎么卖的快些。

    商量来商量去,肯定不能再降价,下次来就不好卖了,而且正规市场里,这种品相的水果,比这可要贵上许多。

    “这些货都是你们的?”

    欣莲的饭才刚吃了一半,一辆黑色轿车突然停在了路旁,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对,老板!这两车都是,你打算要多少?”

    中年男人仔细看了看了摆出来的水果,然后随机抽了一箱,打开后看到各个饱满,包装精致,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哥,您放心,我们这都是现摘现卖的,非常新鲜,而且保甜!”

    男人打量着说话的杨万兴,还有一旁的杨顺义,随后又看了看张欣莲,三人和他见过的商贩都不同,没有那些市井之气。

    “你们是从哪儿过来的?”

    “党峪镇杨家峪村!”

    听到杨顺义的话,男人不再严肃,笑了起来。

    “我老家就是党峪镇的,这么说我们还算老乡,今年雨水足,那边的货很不错!这样吧,数数你们还剩下多少箱,我全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