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魏高祖孝文皇帝元宏

第8章 大乱将起

    第八天己酉,诏以侍中、车骑大将军乙弗浑为太尉、录尚书事,东安王独孤尼为司徒,尚书左仆射素和其奴为司空。

    最为莫名其妙的是拓跋丕,竟然加了侍中头衔,可以自由进出皇城。拓跋库汗暂未升迁,被皇帝派去给大行造庙。

    宋世祖孝武皇帝刘骏遗诏,中书监刘义恭、尚书令柳元景、始兴公沈庆之、仆射颜师伯、领军将军王玄谟,五大臣辅政。然而,五位受遗辅政大臣均有畏惧,守空名而避身事外,实际权力落在戴法兴身上。

    戴法兴曾为东宫舍人,是宋帝刘子业最亲近的大臣。借此机会,戴法兴等东宫旧人专制朝权,威德远近,诏敕皆出其手;事无大小,任由裁决。

    刘皇帝对朝局无感,常常赏赐左右侍从,每每都被戴法兴夸大其词、磕头诤谏,而减去十之八九。在近侍看来,皇帝无权,得不到赏赐不说,还不能狐假虎威,捞不到该有的好处;于是乎,天天在刘皇帝面前唠叨:

    陛下,索虏权臣乙弗浑同为东宫旧人,太子太保。

    陛下,乙弗浑杀了很多大臣,独揽朝政!

    陛下,乙弗浑还会做什么呢?

    某一日,再次被诤谏不能随意赏赐左右之后,刘皇帝看到左右极度怨恨的扭曲脸庞,突然警醒,只觉阴风飕飕:能学索虏小皇帝谅暗咏经吗?不可能!还是做一个真正能够呼风唤雨的皇帝吧!怎么才能从群臣手中拿回权力呢?刘皇帝认为,这是个大问题!开金口,让一众近侍想办法。

    近侍想了很多办法,刘皇帝都觉得荒诞不堪;突发其想,派近侍出皇宫,探查风谣民情。毕竟,身为皇帝,不好随意出宫入市井;要是再被诤谏,脸面何在?

    近侍到街头里巷走了一遭,听来民谣,学给皇帝听:

    “宫中二天子,法兴真天子,官为赝天子。”

    听的民谣多了,近侍恐惧,刘皇帝惶怖,毅然决然,先贬黜戴法兴,再圣旨出宫赐死路上,亲掌朝政。左右近侍又打探到一位主管人功、劳役,名叫奚显度的大臣,手段残酷,有民怨。

    刘子业皇帝看着左右递上的、罄竹难书的恶行文书,自言自语道:

    “显度是百姓眼里的祸患,理应除去?”

    左右听到,齐声赞曰:

    “陛下英明!陛下万岁!酷吏诛,万民颂!”

    刘皇帝得到另类鼓励,忐忑的心随定,下旨诛杀。左右出外探听消息,民间果然拍手叫好,勿论穷人、富人;刘皇帝听说后,颇为舒心。

    接连处死两位大臣,惊醒了宴饮歌舞人,诸大臣仿佛回到了先帝时代,皆惶恐不安。

    于是乎,柳元景与颜师伯密谋废帝,拥立刘义恭。刘义恭是皇室宗亲,宋高祖刘裕第五子。二人日夜相谋,却迟疑不能决断,被沈庆之得到消息。沈庆之与刘义恭不合,理所当然告密刘皇帝。

    刘皇帝继承了他父亲的勇决、猜忌,才一收到消息,便亲帅羽林讨伐刘义恭,诛杀刘义恭与其四个儿子。又派使者召柳元景、颜师伯,还让羽林兵远远跟在后面。

    柳元景猜到结果,倒也从容,辞别母亲,如往常一样,穿朝服乘车应召。行出里巷之后,羽林兵赶到,柳元景恬然下车就戮;八个儿子、六个弟弟及诸多侄子,全部被诛。颜师伯想要逃跑,半路就抓,与六个儿子一起被诛。

    又诛廷尉刘德愿,刘皇帝这才心满意足地升级所有文武官员二等,用以安抚人心。自此之后,公卿以下,皆老老实实做臣妾。

    曾经,世祖孝武皇帝刘骏极为宠爱八子刘子鸾,甚至想过废黜刘子业,立刘子鸾为太子。想起旧事,刘子业愤恨难忍,而左右又以威胁皇位、可能犯上作乱为由上言,刘子业皇帝果断遣使,赐死刘子鸾及其同母弟刘子师、同母妹,又挖想掘其生母殷贵妃的坟;在太史的极力劝阻下,才停了下来。

    宋世祖刘骏在世的时候,民间就有传言,徐州刺史义阳王刘昶要造反;这一年,谣言更甚,传得沸沸扬扬;可以说,建康路人皆知。左右近侍采风听到传闻之后,刘皇帝摩拳擦掌,对左右说到:

    我做皇帝以来,还没试过戒严;也该让建康尝尝,何为忧愁不安。

    刘昶欲求活路,派典签蘧法生奉表建康城,请求入朝。刘皇帝问蘧法生:

    听说义阳要谋反,我准备领兵讨伐;现如今义阳知道请求回朝,很好!倒是你蘧法生,义阳欲反,身为典签,为何不上报朝廷?”

    宋朝的典签十分特殊,职位不高,却是朝廷派去抑制诸侯权力的官职,算是双重身份。很多时候,诸侯王为求平安不愿多事,实际权力便落在典签手中。

    刘皇帝的话吓坏了蘧法生,不顾一切,逃离建康城。刘皇帝发现之后,下诏讨伐刘昶,建康内外戒严;亲自带兵渡江,令沈庆之统领诸军先行。

    蘧法生逃回彭城(今徐州市),刘昶立即聚兵造反,传檄徐州诸郡。谋划之外、预料之中,各郡皆不受命,斩使者,向朝堂明志。刘昶见事不可为,弃母、妻,带着一个爱妾及数十骑随从,逃离彭城,投奔魏朝。

    沈庆之本以为告发柳元景、颜师伯,会得到刘皇帝的信任;几次劝谏之后,皇帝极为厌烦、不耐。沈庆之由是惶恐不安,闭门谢客避祸。有人劝沈庆之兵谏,不然的话,一定会被诛杀。沈庆之回答道:

    “这是天下大势,不是你等能够妄自揣度;如果真的发生,必当忠心捐躯。”

    因为种种原因,刘皇帝再次诛杀一位太守两位驸马之后,沈庆之无法忍受,打开大门前去劝谏,却被挡在皇宫之外。此事过后,刘皇帝越想越怒,以至于震怒,赐沈庆之以毒酒;沈庆之不肯喝,被强行灌下;两个儿子喝了残留的毒酒自尽,其弟沈文秀不肯坐以待毙,逃离建康。

    最后一位辅政大臣领军将军王玄谟,数次恸哭流涕,劝谏刘皇帝不要诛杀大臣。对此,刘皇帝同样愤怒,以至于民间传言,王玄谟已被诛杀。

    江左有异能之士,精研三玄(老、庄、易),通天文、善卜算,衣冠趋之若鹜。其年,异士惊叹,曰:

    六月庚午,荧惑入东井;壬午,有大流星,前赤后白,入紫宫;岁星见于南斗。七月,月犯心前星。九月丁酉,荧惑入轩辕,在女主大星北;月犯轩辕右角。十月,荧惑入太微,犯西上将。十一月丁未,太白犯哭星。

    衣冠问: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如此天象,是吉是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