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拒绝飘零,我活捉了糜夫人

第125章 你要战,那便战

    吕布带着单梢砲的图纸,去刺曹找工官。

    工官正在刺曹的厢房里,与工匠们探究怎么造制转射装置,看到他捏着图纸又来了,不由得心中一紧,道:

    “君侯,这……”

    吕布把图纸递到他面前,道:

    “莫要害怕。

    这是我的最新构想,名为单梢砲。

    你要抓紧造成实物。

    三日内务必完成。

    苟无问题,再大批量制造。”

    工官带着哭腔道:

    “蒙君侯信任,在下理当履行职分。

    然转射尚未完工,又添一个单梢砲。

    且限三日内完成,工期太紧。

    卑职就是不吃不喝,恐亦难办。

    若要达成所愿,除非添加人手。”

    吕布道:

    “可以。

    你需要多少人,哪些人,你尽管说。

    我一定满足你的要求。

    但这两样物什,必须三日内完工。”

    工官看了看单梢砲的图纸,道:

    “此物虽看起来不甚繁杂,于卑职却是新鲜事物。

    以吾观之,可将州中之能工巧匠,无论官私,尽数召至此处,与吾协力为之,庶几可成。”

    吕布知道,少府设立工官的郡国,通计只有八个。

    而落在徐州境内的一个都没有。

    徐州的工官,还是陶谦时期私自设立的。

    其研发制造能力,与官方设立的八郡工官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既然能力有限,那就数量管够。

    吕布答应了他的请求,但不能把那些牛人全部都弄来,毕竟还有很多常规器械需要制造。

    经过商议,将工官体系中师、工、匠级别的人员调来二十人。

    还不够,又从私营作坊中调来师一级的人员二十人。

    通计四十人,基本上,下邳城内手工业制造的顶流人物,到了一半。

    工官见状,才知道吕布的决心如此之大。

    于是,他不敢怠慢,带领这四十人,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攻坚活动。

    当然,吕布也没亏待他们。

    吃喝管够,且每日至少有一顿荤腥。

    俸禄也较其平日,提升了数倍。

    此外,他还承诺,一旦研制成功,每人都有一大笔丰厚的奖赏。

    这些人平日里地位低下,累死累活,挣得那几个铜子,也就够个养家的钱。

    而且,在刺曹工作,每个人见到他们,都是客客气气的,谁也不敢给他们脸色看。

    钱多,受尊重,没理由不拼命干活。

    当然,这些人忙碌的时候,吕布也没闲着。

    他一方面传令成廉、魏越率骑兵,分别袭扰东、西二门外掘堑的敌兵,以迟延袁军的行动,一方面命陈宫加强对城内人员的管控,以防有人趁乱干一些偷盗、斗殴、散布谣言、欺侮良家妇女等不法之事。

    实际上,早在下相失守的时候,下邳城就已实施了宵禁。

    而在张勋兵临城下之际,除宵禁外,又实施了戒严。

    此次下令,主要是进一步加强对城中道路、里巷的管制,严禁滋事、传谣,同时严查奸细。

    城中每个里,都有开向主街的里门。

    每个里门,都由两名吏卒守卫,没有信符,不得通行,不从令者,斩。

    与此同时,将每个里分为四部。

    每个部,设一名部长,负责检查过往行人。

    对那些不按规定时间,在里中乱窜,以及行踪可疑人员,部长应及时上报县廷。

    不论是民,还是吏卒,没有信符,皆不得擅入里巷。

    若有紧急敌情,城中道路、里中巷街皆不得通行,违者,斩。

    吕布自己,也有事干。

    袁术挖沟的同时,还没忘了给他写信。

    这信中内容,无非是劝他投降。

    实际上,都不能说是劝降,应该说是恐吓,反倒更确切一些。

    什么要是拒不投降,破城之日,玉石俱焚之类的话,写了一箩筐。

    当然,袁术也没忘记给他画大饼。

    说是两家一旦联合,曹贼不足平,他兄长也不足平,以至于天下都不足平。

    事成之后,大司马大将军之位,非他莫属。

    吕布读完后,心中好气又好笑。

    这袁术脾性是真的傲,野心也是真的大。

    而且毫不掩饰。

    这种自命清高的世家子,与他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

    像袁术这种人的脑回路,吕布真的完全不能理解。

    仿佛他家四世三公,所有人就得听命于他。

    不听他的,就是犯了弥天大错。

    他就要嗷嗷狂吠,然后扑上来,咬上几口。

    要不是时势所迫,他真不想跟这种虫豸打交道。

    就算以后联合抗曹,他也得万分小心才是。

    谁知道这种队友,会不会趁你不注意,在背后给你致命一击。

    但是人家既然来信了,不管其口气如何,总得回信吧。

    可是陈宫不在,他自己又懒得动笔。

    于是,担子就落到了一名录事的头上。

    这名录事可能从来没有受到过上司的青睐,一看是给袁公路回信,表现欲顿时爆发出来。

    他一通操作,洋洋洒洒,写了千余字,几乎用尽了平生的文学修为。

    完事后,他将回信双手奉上,道:

    “君侯,请过目。”

    吕布接过来看了看。

    这信思路清晰,先骂袁术,再夸吕布,而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反过来劝袁术早降。

    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

    文采也不错。

    其中痛骂袁术的几句,颇有意思,其文如下:

    夫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

    堪嗟袁术,处之上将之尊,委以国柄之重,而不思朝恩,坐创凶逆,造合虚伪,奢淫侈甚,残民害物,为祸深酷。

    揆彼衷肠,徒怀自尊之心,毫无忧国之意。

    世济其恶,真凶悖之董卓。

    谋及乃心,效奸雄之曹操。

    ……

    而颂扬吕布的几句,同样出彩,其文如下:

    奋威将军仗义讨贼,诛董卓以谢天下,伐曹操以报万民。

    今据徐州,任大而守重,是以返朴还淳,去奢从俭,每一衣一食,与牛竖马圉共弊同飨。

    视民如赤子,养士如兄弟。

    谋素和,恩素著。

    练万众以身人为先,临百阵无念我之后。

    旬月之间逐刘备,弹指一挥取东海。

    ……

    今藉天顺人信之助,成我风行草偃之功。

    书信到日,立当肉袒牵羊而降。

    如若不然,三军雷动,则片甲不可留,振兵略地,则寿春焉能存。

    .......

    录事原以为吕布看后,肯定会赞不绝口,说不定还能得到一些赏赐。

    然而,并没有。

    倒不是文章写得不好。

    而是,对袁术这种人,说这么多话,等于鸡同鸭讲,没用。

    吕布笑呵呵,对录事道:

    “足下写得不错。

    不过,还需要删改。”

    录事忙道:

    “敢问何处需要删改?”

    吕布道:

    “全部都要。”

    录事惊愕道:

    “全部?”

    吕布点头,道:

    “对。

    全部都删了。

    此文太长,不足道吾意。”

    录事颓丧道:

    “但不知如何方能表君侯之意?”

    吕布道:

    “六字足矣。”

    录事道:

    “愿闻其详。”

    吕布道:

    “你要战,那便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