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树西风

第五章 又见同学

    人生就是由一连串选择组合而成,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是悲是喜,全凭这些选择决定。从这个解度看,“自作自受”这种说法对谁都适用。

    关于“自作自受”的深刻含义,秦榣峰以他这次遴选到市委办公室工作为引子,为梁力作了一次深入浅出的剖析。

    “如果我当初不去读研究生,就不会被引进到凉城的这个产业园区,如果不是来到这个产业园区工作了这一年,我就不符合这次遴选的报考条件,连名都报不了,更别说后一步的事了”,秦榣峰继续说道,“如果一年前,我选择去某县当副乡(镇)长,这次遴选就和我无缘,因为这次遴选只面向凉城市范围内的工作人员。”

    “嗯,是这个理”,梁力附和道,“就如同当年如果我不去省师大读本科,也不可能在前年考入凉城市工商管理局工作。”

    “是的,如果没有这个本科文凭,你连报名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因此,人生总是如此环环相扣,每一步都不会白走,我们今天的现状,正是由我们过去所留下的一个个脚印串联而成。”秦榣峰看了看梁力,在确认从梁力的眼神中读到了对他所述观点的认可后,接着说道,“如果我们仔细回想一下曾经走过的路,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倘若在我们走过的任何一个十字路口,当时选了另一条路,我们此刻的状况便断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几年的哲学没白学嘛,说得如此头头是道,你别说,我还真没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梁力边给秦榣峰竖大拇指边说道,“这么看来,‘自作自受’一说确实很有道理。”

    话毕,梁力想起了和秦榣峰一起在中等师范学校读书时的日子。那时他是班里的学习委员,而秦却因不甘心读师范产生了极强的叛逆心理,抽烟、逃课、打架、赌博等恶习一样不落,甚至公然和他不喜欢的老师作对。

    梁力是真没想到秦居然在工作之后还能静下心来自考本科,然后又去攻读研究生,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秦榣峰发觉梁力在走神,便打趣道,“想什么呢?是不是与媳妇分居两地,火气太旺,在凉城发现‘新大陆’、开辟新天地了?”

    “别胡说,你知道的,我没这爱好。再说即使有这爱好,也没你这魅力。哪像你,风度翩翩、文质彬彬,到处受女生欢迎。我不过是想起了我们一起读书时的一些往事罢了。”

    “是啊,我也会经常想起那段时光,想起那时的年少轻狂、幼稚无知。直到现在,每每想起那些冲撞老师以及到处打架惹事的场景,我就会觉得脸红,想着那些事怎么会是我这种优秀的人干的呢?哈哈哈……”

    “那时你虽然调皮捣蛋,经常惹事,但成绩却不差,尤其是《文选》《哲学常识》等文科课程,你的成绩居然还名列前茅,我记得你作文比赛还得了全校的二等奖。当时,好几个老师尤其是女老师对你都很好,即使你犯了错,也不太会骂你,总是对你和颜悦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是没天理啊!”

    “嗯,我也觉得没天理”,秦榣峰不无骄傲地笑着说,“你知道我当时明明那么讨人嫌,可老师们却不讨厌我的原因吗?其实多年来我也没搞清楚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有个同事对我说,我是属于那种容易让人生起同理心或同情心气质的人,即使犯点小错,也不至于招人讨厌。也就是说,如果我是女生的话,就属于‘楚楚可怜’那一类。”

    “你就吹吧,你好意思说,我都不好意思听。”梁力一脸的不屑与鄙夷。

    “不信拉倒,反正即使这事是真的,我也不觉得是什么好事,相反,我觉得还很危险,因为倘若我犯错之后别人却不忍责怪我,就意味着纵容我,而纵容我则会导致我犯下更多或更大的错。”

    “还很清醒嘛,不错,有点学哲学的样子了。”

    “你这听着就不是什么好话,表面上像是在夸我,实则在损我,我本来就是学哲学的,而你却说‘有点学哲学的样子’,这不就是说我哲学没学好吗?充其量就是学了点皮毛罢了。”

    “咦,这理解力还真是不错,比我想像的要好,看来这几年的哲学还真没白学,逻辑很清晰。”梁力一脸怪笑地打趣道。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能懂点皮毛我就觉得很有收获了。活到老学到老,研究生毕业不代表学习生涯结束,要想提升自己,更多还要靠以后的坚持,唯有继续多读书、多思考、多体悟,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秦榣峰说这话时,倒是一脸的认真严肃。

    “且不说你现在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和认识到了什么程度,就凭你这种学习态度,我觉得你也能配得上‘大有收获’这四个字。”就在此刻,梁力对他这个老同学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哟,感谢夸奖,承蒙抬举”,秦榣峰笑道,“不过话说回来,你也是一个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同志,近几年来也看了不少书,知识面越来越丰富,这点值得表扬。”

    “谢谢,谢谢!居然能得到研究生的表扬,真是受宠若惊啊……”

    “我还没说完呢”,秦榣峰打断梁力的话继续说道,“都是同学,相互吹捧就没必要了,我们之间不玩这些虚头巴脑的。据我这几年的学习经验来看,我觉得自己看书学习和在学校接受专业培养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零散的、不成章法的,更多凭个人兴趣来选择学什么或不学什么,而且最为要命的一点,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就导致学习质量受到极大制约;后者则是系统的、正规化的,导师们都是过来人,在指导学生学习上自有一套科学、专业的方式方法,且在学校方便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学习氛围浓厚,这样就容易提升学习质效。”

    梁力听得津津有味,不断点头应和着秦榣峰,并示意他继续。“因此,提一个建议”,秦榣峰继续他的“表演”,“要把相关的书籍结合起来看,并努力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让自己吸收到的有关知识点产生连锁反应,促使其形成体系,从而更进一步地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学习最重要的目的,是让知识升华为智慧”,秦榣峰接着说,“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脱胎换骨’,整个精气神为之一新。我们刚刚谈论的‘自作自受’的观点,对此依然适用,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我们的一切言行举止,都是环环相扣的,因果真实不虚。昨天影响今天,今天影响未来,这没什么好讨价还价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算是领教了。你这个高材生以后要多多指教啊!”

    “指教绝不敢当,多多交流,共同进步。还是那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了让我们明天的‘受’能好一些,我们必须在今天的‘作’上做足文章。”

    所谓相谈甚欢,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不知不觉间,两同学已谈到深夜。

    回到家后,秦榣峰仍在思忖着他的人生,对目前的他来说,选择进入市委办公室,就是“作”,至于以后的“受”会怎样,他没有特异功能,无法穿越到未来去预先知晓将要发生的事。他现在能干的,就是尽力做好自己,至于其他的,就交给老天和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