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崛起

第十一章 安阳夺权

    当初,楚两路出兵,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中将军,范增为末将去救赵国。宋义尽夺项羽兵权,大权在握,十分得意,自封为卿子冠军,大军浩浩荡荡向赵国开拔,行至安阳,令大军安营扎寨。

    宋义令大军驻扎,一住就是十几天,安阳当地有一谋士看出了宋义的企图,这谋士求见宋义,对宋义说:“恭贺将军,上天给将军一个大机会。当今天下大乱,各方豪杰并起,项梁,楚国名将,战死定陶,楚国群龙,其侄子项羽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不足为虑,楚国上下没有人能与将军相比,将军军权在握,非常时期应行非常之事,现在能阻碍将军的唯有项羽,项羽虽不足虑,但是楚国是项梁所复,项氏势力强大,齐国因为田假之事与项梁不和,将军只要与齐国联合,与齐国一起剪灭项羽,将军就可以在楚国称王了。况且士卒不愿打仗,白白送死,将军只要停在安阳,派使者联络齐国,与齐国联合,大事成已,在下愿意去游说齐国,让齐国相助将军。”宋义大喜,厚赏谋士,令他出使齐国。

    于是宋义在安阳待了四十多天,整天饮酒作乐,丝毫没有救赵之意,楚军士卒巴不得如此,大家都很高兴不去赵国送死。但是项羽却坐不住了,项羽便和范增商议。范增说:“宋义现在军权在握,必有异心,他想称王,将军是他称王的障碍,他必将要想方设法除掉将军,将军祸不远已,为今之计,将军应该先下手为强。将军明天试探一下宋义,看看宋义的反应如何。”

    第二天,项羽走进宋义的营帐,宋义正在饮酒作乐。项羽对宋义说到:“上将军,怀王令我们去救赵国,赵军在内,楚军在外,内外夹攻,秦必败,上将军为何在安阳停顿,俗话说,救兵如救火,望上将军速发兵救赵。”宋义说到:“将军,我不是不救赵,而是先让秦赵两国互相攻打,等到秦兵力疲惫时,我们再出击,可以稳操胜算。”

    “上将军此言差矣,秦灭赵,赵魏韩国土尽属秦,秦国实力将大增,士卒的士气将锐不可当,秦灭赵以后,下一步必将攻楚,自从定陶战败,我军士气低落,如何能抵挡秦军,这是自寻死路,应该立刻救赵,与赵军一起打败秦军。”

    宋义勃然大怒,说到:“战场上冲锋陷阵,我不如将军,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将军不如在下,如果当初你叔父听我的话,何至兵败被杀。如何打败秦军,本将军自有对策,岂是你这粗人所知,还不退下。”项羽悻悻而退。

    宋义之子对宋义说:“父亲,你不应该激怒项羽,虽然项梁已死,但项羽有跟从他渡江的八千子弟兵,骁勇善战,无人能挡,如果项羽领他们反叛,到时势难阻挡,为今之计,先稳住项羽,等待齐国消息,和齐国联手除掉项羽。”宋义点头,命人把项羽招来说:“贤侄啊!刚才是我着急了,口气有些重,你不要介意。我只是想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去救赵国,你先做好准备,等我号令。”

    “喏,上将军,项羽遵命。”

    项羽从宋义帐中走出,直接奔向范增的军帐商议。范增捋了捋胡须,说到:“这是宋义的缓兵之计,想稳住将军,将军可以一边整顿军马,一边静观其变,找机会下手。”

    过了几日,宋义派往齐国的谋士回来,对宋义报告:一切顺利,齐国大力支持,只是齐国要让宋义的儿子到齐国为人质。宋义十分高兴,自以为大事必成。连忙派谋士护送儿子入齐为质。宋义送儿子去齐国这事早有人报告给项羽,范增说:“这是已经和齐国谈好条件,欲对付将军,将军赶快动手,拆散他们的联盟。”

    于是项羽独自一人,闯入宋义营帐,守营军士慑于项羽的威势不敢阻拦,宋义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项羽拔剑砍下脑袋,项羽拿着宋义的头颅,走出军帐,大声说到:“宋义串通齐国,我已杀之。”将士们被项羽气势所震,不敢反抗,说到:“楚国本是将军与项梁将军所立,将军一族为楚国立下汗马功劳,将军理应为上将军,统帅三军,我等愿追随将军。”项羽命人追杀宋义之子。

    项羽向怀王报奏此事,令尹吕青对怀王说:“宋义有不臣之心,杀了也好,不过项羽的势力大增,将无法节制,大王不如助沛公先入关,立沛公为王,沛公为王,项羽肯定不喜,二人必然会兵戎相见,不管谁赢,都对我们有好处。大王可命项羽立即起兵救赵,但是粮草给他慢一点供应,拖住他,不要他先入关。”怀王立刻封项羽为上将军,命他即刻救赵。

    秦楚之间的决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