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传奇之桃花源

第8章: 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元羲认为益老的思路其实挺超前的,他懂得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但是,用竹子来编制劳动工具,并不是稀罕之事,劳动人民在劳动中迟早会创造出来,就如远古人用石头来制造工具,能说得清是谁发明创造的吗?时侯到了,自然就有了。

    女偃与益老达成了协议。

    女偃所编制的货物,必先给益老过目,在益老处交换粮食或其他所需物品,交换标准双方商量决定,若益老不满意女偃所编制的货物,女偃可自行去集市交换。

    益老看中了女偃那些新奇的手工品,而女偃找到了自身价值,那么,她在族群里,有了立足之地。

    “连益老都需要她的货物呢。”

    元羲常听到有人这么议论女偃,从族人们看女偃的神色,有了几分真诚,她们在渐渐接受她。

    斗笠现世,接着就是蓑衣,对于常年多雨的部落来说,非常实用,族人几乎人人都有,其他部落的人争先采购,制作工艺越来越高,之后许多竹编,草编农用工具问世,捉鱼的鱼箩,装泥土的粪箕,沥水的筲箕,筛种子的筛子,簸麦糠用的簸箕,各种背箩,提箩,蓝子......但凡元羲能想到的,慢慢告诉女偃去制作,这些工具大大改进了族人们的劳动生活。

    或许在现代人眼里,这些都太不起眼了,但一件工具的出现,是多年劳动的结晶,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

    半年后,小鸡崽长大,唯一一只母鸡终于下了蛋,蛋又孵出了小鸡,元羲与女偃的生活有了小小的改善。

    一眨眼,元羲三岁,她可以自由自在的奔跑,言语表达也非常清晰,可以帮女偃做些简单的活,比如喂鸡,捉虫,拔除木棚前的那一片杂草,她想开设一个菜园,修一个篱笆墙,散养几只鸡鹅,圈养几头猪牛,再种一片属于自家的水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她想到几句诗:闲卧藜床对落晖,翛然便觉世情非。漠漠稻花资旅食,青青荷叶制儒衣。山僧相访期中饭,渔父同游或夜归。待学尚平婚嫁毕,渚烟溪月共忘机。

    元羲突然发现,曾经不敢想像的生活,在这里仿佛可以实现,她希望有一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元羲特别喜欢看族人们耕地,现在他们还用石制的耒耜,同龄的孩子都在玩泥巴,她便坐在田梗边,双手托腮,规划她的桃花源。

    “羲。”顒挽着裤腿,赤着脚,走到她的面前,“你又在想什么?”

    顒早己发现她与别的孩子不同。他曾拿羲与妮做对比,发现并非妮太蠢,而是羲太聪明。

    元羲指了指在田里干活的族人,“花了一天时间才清理完一块田,实在费力。”

    顒笑道,“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农人,如我这般,几日才能清理完一块田。”

    元羲见顒满身的泥土,“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顒道,“今年开辟了几块荒田,族里人手不够。”

    “我是说好用的工具。”

    顒看了看手上的石具,“它们己经很锋利了。”顒想到羲总是爱捡拾石块,“难道你有更好的工具?”

    元羲故作神秘一笑,耕田怎能少得了犁,大四那年,她下乡支教,偏远的山区有农人用原始的犁耕田,她可是很好的体验了一下乡村生活,近日来,她一直在着摸这件事。

    “暂时还没有,不过,很快就会有了。”

    顒听言笑道,“我信你。”

    元羲笑道,“你不奇怪吗?我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

    顒道,“女偃说你是神女。”

    元羲哑然失笑,“你今日为何不练习箭术?你的阿母不是专门给你找了师傅吗?”

    箭术是每个族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不仅仅是为了生活,还要保护部落,不受其他部落的欺负,听族人们说过,数年前,一场洪水令五个部落不同程度的受灾,虎部落趁机袭击了鸟部落,抢了许多粮食与牲畜,幸得鱼部落的相助,才使鸟部落度过了那艰难的一个冬天,也因此,鸟,鱼二部结成了姻亲,蒙娶了姆赤。

    顒的脸色突然暗叹下来,“我不喜欢习箭。”

    元羲看出他有心事,暗忖,小屁孩,这是与谁闹别捏呢?

    夕阳西下,余光洒落在稻田里,金黄一片,顒抱着小鸡崽与元羲走在田梗上,四周炊烟袅袅,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悠远空谷,田园生活便该如此吧。

    然而,元羲听到了责骂声。

    难道女偃又与益老起争执了?

    整个鸟部落也只有女偃敢与益老争执,这一度让益老非常不满,虽然这两年,看似益老没有找女偃麻烦,实际上剥夺女偃的劳动成果并不少。他一度认为让族人学会编制,便会代替女偃的作用,然而,编制简单,难的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用斗笠蓑衣来遮雨,用石具舂米去糠......试想,一个不服管教却能让族人生活便利的人,益老该如何对待?

    当元羲挤进人群时,才发现,不是女偃,是益老在责打一个族人。

    这名族人叫魈,不仅聋哑,还是残足,据说他天生如此,所以非常不受父母待见,被父母丢弃在山中,后被外祖母拾回,养在身边,外祖母离世后,他在族里,山里四处游荡,吃山里的果子,偷族里的粮食,人人都厌恶他,驱赶他,还给他取名魈,独脚鬼的意思,而他却对部落不离不弃,十年前,虎部夜袭,他当时正睡在牛棚里,也就是现在元羲女偃住所的木屋,他发现了敌人,提前把牛赶出了牛棚,虽然最后还是被虎部抢走了不少,至少他保住了几只小牛,为此,蒙决定留下他,益老便安排他跟着寅看管家禽。

    没人知道他有多少岁了,三十,四十,或许更老。

    面对责打,蓬头垢面的魈只管抱着头,蹲在地上,“啊,啊”的叫唤,周围都是看热闹的族人。

    元羲听几人议论才知,一只小牛死了,益老责怪魈看管不利,也有人说,看见寅赶小牛下河洗澡,天气冷,小牛是病死的,但寅是另一个族老愧老的儿子,愧老是蒙的另一个叔叔,所以没人敢质疑寅。

    “住手。”

    人群里突然冲出一人来,元羲吃了一惊。

    “女偃?”益老十分不悦,“你做什么?”

    女偃指责,“你们为什么打他?”

    “魈看管牛群不利......”益老话未说完,或许意识到自己为何要向他人解释,于是脸色一沉,“管你何事?”

    魈己经伤痕累累,女偃想冲上去,被元羲拉住,“阿母,你越求情,他便被打得更厉害。”

    的确如此。

    而女偃为何会求情?两年前,当女偃被益老责打时,曾有一个哑巴试图阻止,而这个哑巴就是魈。

    “那怎么办?”

    看着女偃着急,元羲心里却颇感温暖,在族人们都袖手旁观时,她的母亲总是那么勇敢,于是元羲在女偃耳边低语一番。

    这厢顒开口道,“益老,他快死了。”

    “死了就死了,有何大惊小怪?”

    “可是咱们族里本就人手不足。”顒想从另一角度为魈说情。

    “一个残足你还指望他能下田耕地?”益老不以为然,“留着他也只会浪费粮食。”

    “我有一物,换他一命。”女偃再次开口。

    众人一听,皆好奇不己,谁不知道,女偃总会拿出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

    益老挑了挑眉,“你又编制了什么物什?”

    女偃左右看了看,指向不远处的一片水田,“那片田,我用一物,只需两人,一日便可清理完毕。”

    众人寻着看去,那片田在小山坡上,高高低低很是不平。

    益老先是一愣,随之哈哈大笑,“究竟是何物,只需要两人,一日时间,便可以替代数人,数日的劳作?”

    “现在还没有,五日后便有。”

    益老哼道,“谁信你?”

    这时,不知是谁大喊一声,“羲是神女,所以她说的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