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传奇之桃花源

第7章: 新品销售冠军

    女偃的木棚很小,益老另外安排了一间屋子让女偃及两个女人编制竹筐,算是一个小小的作坊了,工具由益老提供,竹子由她们自己去砍伐,两个女人,一个叫罗,一个叫亚,年纪比女偃大,干活麻力,其实这个部落的女人,男女都十分勤快,在这个年代,不劳动便会饿死,部落绝对不会养闲人。

    每天女偃都会去作坊,自然,元羲也要去,她们还将小鸡带去,放在一个大的竹筐里,这样女偃心里才会踏实,元羲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族人了,罗与亚都十分健谈,元羲从她们的谈话中也得知了许多族内之事。

    比如某某女人的孩子不是丈夫的,是某某男人的,比如某某曾经是蒙的女人,后来嫁给了某某男人,比如自从姆赤嫁给蒙后,便风调雨顺,比如大巫可以通神,治好了某某的病,比如某某做了不好的事受到神灵的惩罚,然后,她们又带着探究的目光询问女偃,是否真的忘记了以前的事,女偃尴尬的点点头,她们便说女偃可能被恶灵附身,女偃极力否认,着急了,脸红脖子粗的与二人争吵,二人便不再理她,只私下嘲笑她。

    虽受排挤,但女偃丝毫不放在心上,还非常认真的教二人编制竹筐。

    天气越来越冷,幸好作坊里有火塘,但是小鸡又死了两只,余下的四只里,有三只被认出是公鸡,罗,亚二人又嘲笑了女偃许久,女偃伤心了好一阵,直到元羲带着她去了竹林,在一块大石头上,元羲用木炭枝,勉强画了一幅画。

    “这是什么?”

    “斗笠。”

    “斗笠是什么?”

    元羲摸摸头,“戴头上,遮雨......遮阳......光。”

    元羲重复两次后,女偃明白了,又惊又喜,“做,快做。”

    制作斗笠可比竹筐难多了,元羲思考了许久,才有一个大概的步骤,元羲让女偃保密,她们在自家木棚里悄悄制作。

    材料竹子为主,还有棕树皮,白茅草,葛藤,这些都很好找,元羲选择一根柔软硬度合适的长竹条,让女偃把它围成一个圈,选择细小韧劲强的葛藤将结口紧紧系住,再选十二根柔硬合适的竹条,竹条两头对称的系在竹圈上,用葛藤紧紧缠住,完成后如一个“锅盖”的形状,再用一根短竹条,在离“锅盖”顶部约十公分长的地方,用葛藤抬一压一的绕法,绕一圈,这样便做好了斗笠的骨架,为了防水,再用大小合适的棕树皮将“锅盖”的顶部遮盖起来,棕树皮边缘用茅草缠在骨架上,一层一层往下,缠满整个骨架,尽量不要有缝隙,然后用茅草再垂直缠绕一次,使斗笠形成双层结构,可以很好的防水了,因为没有细针,细线,最后只能再用细葛藤将茅草一抬一压的方式,将茅草“缝”起来,这样,斗笠便完成了。

    与第一次做竹筐一样,第一次做斗笠也很粗糙,甚至不能支撑起来,散了架,但原理没有错,经过元羲与女偃的不停摸索,花了数个夜晚,一件像样的斗笠完成了。

    于是女偃利用空暇时间,开始制作斗笠。

    转眼冬去春来,大地复苏,部落族长蒙下令族人检修工具,准备春耕,大巫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杀了两头牛,族人们围坐在广场,点起了篝火,一起吃肉跳舞,蒙询问益老交换货物之事,并告诉益老,要多换些种子回来。

    益老笑应道,“我也有此意,今年预备再开几亩荒地。”

    “好。”蒙道,“多拿些陶器交换。”

    益老道,“不用多拿,那五百个竹筐己经做好了,去年一百个竹筐换了一袋种子,这次可换五袋种子。”

    蒙道,“听说竹筐是女偃所编?”

    益老笑了笑,“也不知她怎么想的,胡乱把竹条缠在一起,后来族人想了个法子,如编制苇席一般,这才成了竹筐。”

    蒙又道,“女偃可有到?”

    姆赤回答道,“未见她至。”

    益老道,“己经告诉她今日祭祀,她说劳作辛苦,不来了。”

    姆赤冷言道,“五百个竹筐是她一人编制的吗?”

    益老道,“大部分都是罗,亚所编,她不过偶尔编了几个,平时也不知在捣鼓什么。”

    姆赤道,“祭祀乃大事,她竟然如此无视。”

    益老道,“终归是外族人。”

    蒙听言很生气,“莫去管她。”然后与另外几个族老商量春耕之事。

    女偃未参加祭祀,是因为益老告诉她,以后不需要她编制竹筐了,果然是卸磨杀驴,元羲想,好在她们有所准备,这时顒为她们端来了一碗肉汤。

    “明日益老起程去集市,你们去吗?”

    元羲道,“去。”

    顒道,“明日我不能去了,你们路上小心。”

    元羲笑着点点头。

    顒道,“你们用什么换粮?竹筐不是被益老收走了吗?”

    女偃兴奋的拿出了斗笠,戴在了颙的头上,笑道,“可遮雨。”

    顒惊讶不己。

    新一年的第一场集市格外的热闹,货物的品种也多了起来,益老原本想大赚一笔时,却傻了眼,整个集市,除了他们那五百个竹筐,还有许多人也都带来了竹筐。

    “这是什么回事?”益老立即让甲去打听,甲回来后告诉他,“都是她们自己编制的,她们看了女偃编的竹筐,很快就学会了。”

    不仅仅是学会了,更有创新,其他族的竹筐,不仅有大有小,有的还在竹筐上绑了两根绳子,使竹筐成了“背兜”,有的甚至还编制了竹盖,可以将竹筐盖起来,如此,那五百个竹筐就显得低端了许多。

    益老气得吹胡瞪眼,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结果。

    “益老?”甲也很着急,“怎么办?一个都换不出去。”

    益老答应过族长要多换种子回来,如果事情没办好,族长定会责备他,且其他几个族老也会看低他,益老只得降低了交换标准,好在,这些竹筐质量过关,毕竟女偃己经有了编制竹筐的经验,所以五百个竹筐换出了一半,但换到的种子很少,益老不得不用自己的货物来填补。

    相反,女偃新做的斗笠很畅销,刚拿出来,便“销售”一空,女偃换得了更多的粮食,那些得了斗笠的人立即将斗笠带在了头上,向旁人炫耀,益老得到了消息,把又女偃元羲叫了过去,看着二人,益老又惊又恼,却说不出一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