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霖霖

第十五章 古寺素餐

    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很火爆,说杭州某寺庙年轻人越来越多,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是啊,在这浮华的人世间,难得有一块净地,走走也无妨的。一个人的日子恬静,云华最近也想去寺庙走一走。

    人的精神世界里面到底有什么?空,确实在经历了感情背叛后某个时间段确实有种被掏空的感觉。主要在人生低谷时候一股脑的都来那种感觉,足以摧毁你说信仰的。越来越多的人信仰在刹那间崩塌,有时候都怀疑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有信仰呢?

    在成都的北郊,有一个很古老的寺庙,传说唐代便修建了,现在还保存完好。因为是工作日,人并不多,寺门外高大的银杏树上飘下来的银杏叶如同蝴蝶在飞舞。阳光斜照在这棵树上,散发着五彩的光芒,有种时光停留的感觉。

    云华买了门票和香进去,这千百年无数香客在菩萨面前许下心愿,也不知道在那另外一个世界的神佛是否听得见世人的祈祷。对于寺庙文化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愿哎这块净地中聆听自己的心声。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很多年前吧,云华和白先生也一起来寺庙,许愿生个孩子,那时的景象还历历在目,如今愿望已实现了。佛堂里还有僧人在念着听不懂的佛经,云华在这第一个殿门外,前方是一座斜塔,东方斜塔,相传里面供佛着舍利。云华在前面的香炉里面插上香,合拢十指,默默祈祷,希望家挺和睦,孩子学业进步,身体健康。仅此而已,没有别的奢望,年轻时候的豪情万丈在这个通透的年龄面前不再那么重要。

    这个寺庙其实有很多传说,关于这座斜塔也有故事。安史之乱时,唐明皇带着当时还是王爷的唐熹宗暂住这里,晚上熹宗半夜起来发现此处有一道紫光,第二天一早便命人将这里挖开,发现了里面的舍利,认为是吉兆。于是派人在此处修建了这座斜塔,供奉着挖出来的额舍利。刚修建完斜塔便传来唐军胜利好消息,于是皇家便每年拨款维护这个寺庙。

    有许许多多的游客喜欢绕着这个塔转三圈,供上许愿灯,也希望灵验。有传说这里佛香、书香、花香,直直地走下去便来到另外一个殿,里面供奉着高大的神灵,云华也道不出姓名来,抬头望上去只觉得威严,一个老和尚在佛前敲着木鱼,过往的香客有的磕头作揖,鞠躬,旁边是一个功德箱。云华也学着香客的模样拜了拜。秋天佛前后院种满了桂花树,散发着迷人的香味。混合着焚香的味道,别有一番滋味。

    云华也不记得走了几个殿,总之一把香分散到每个殿已经上完了。这个寺庙传说还供奉了一个明代状元的塑像,求个学业应该还是灵验。这深深的文化底蕴确实让云华很喜欢这个寺庙,大家熟知的临江仙便出自这位伟大的学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鱼樵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时间还早,云华移步到这里罗汉堂,进行了数罗汉抽签的常规时间,每年一签,也成了云华的必备的事情,只是今年来得早一些罢了。看着这500罗汉,千百年的岁月他们依然没有改变,也不知道是那些能工巧匠将它们塑造得如此栩栩如生。都说佛遇有缘人,看着那尊佛有缘便开始了数罗汉。因为是预测来年,所以是按照周岁年龄来数。女性从选定的那尊有缘佛开始从右按照周岁年龄数,数到与自己年龄相符合的那尊佛边记住编号,到门口去取签,然后解签,一气呵成。男的则是从左边开始数。这个罗汉堂里面数罗汉的人多了起来,数罗汉的声音也络绎不绝。云华来到这里,在中间的千手观音像前拜了拜。作为属老鼠的人来讲,观音便是自己的本命佛,很多年前白先生和云华在这尊佛相前许愿,第二年就有了孩子。云华偏执的认为很灵验。

    拜完观音,云华便在这里观察起这些佛相来,每年都来这里,每年数到的罗汉都不一样,是呀500个罗汉呢,就算来500年也才能把这里的佛签了解完。数完抽到一个佛签,第十三尊法界四乐尊者,签语:人与畜禽不相谋,天纲地维赖思筹。纵有深渊薄冰处,趋吉避凶任逍遥。

    有时候吧这些签语刚好与你境遇很相似,这一年的境遇真的是深渊薄冰的感觉,某大地产已经无力回天,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就此遇到了低谷;有木有姐妹在事业滑铁卢的时候感情也滑铁卢了,还好前些年有点积蓄,真的不知道就说得好准。云华拽着这个签,放进了包里面,感叹命运。也许就是命中有此劫吧。

    来到了罗汉堂外面的小亭子,古色古香的八角亭,亭子旁边是一个小水池,里面有一只石龟。池里面满是硬币,来往的香客留下一丝愿望。这里园子很宁静,草木也很旺盛,人却很少。也许这个园子里面才是最清净的地方。

    其实这里最有名气的还是寺庙里面的素餐,还上过中央电视台的。做得逼真的排骨、鱼、以及四喜丸子,都是用素菜制作而成。过往的香客也有停留在这里品尝一下美食的习惯。很多年前素餐是不对外开放的,仅仅是给那些达官贵人的招待。随着时代的进步,只要有时间,平凡的老百姓也可以品尝到了。

    十年前,云华跟随自己的老板来这里尝过,味道确实可以,更多的是对寺庙的崇敬,体验素餐的味道。以至于后来的工作中,即使换了公司,有朋友来这边,云华还是喜欢带着这里来品尝。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在了,自己如今的境遇真的是一言难尽,但是云华还是走进了这里,点了两个菜吃了起来。

    吃的是回忆,那些辉煌的时刻以及那些自己在职场拼打的时光,如同电影般在脑子里闪过,人世间也许跪在体验。孤独也是一种自在,也许原本这个世界就是孤独的,那些爱情和亲情只不过的前世欠下的债,也许债还清了也就不那么在意了。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也许给云华母亲说的,你短暂的放两年照顾当下最重要的孩子也许才是最正确的,可是到底什么是正确呢?倡导的女性独立什么的,社会上的偏见什么的,真的说不清楚。现在云华是体会到了当母亲的不容易以及中年失业的痛楚,可是又怎么去改变呢?

    是不是每个中年女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