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统:从拯救苏轼开始

第43章 维新之策

    苏轼惊天之语,不免给吴希带来了三分震动。

    来自后世的他,对什么官家、宰臣、执政,倒是没什么天然的畏惧。

    但他凭什么去跟这些人赌?凭他早已亡故的进士父亲,还是他并无半点显耀的州学生身份?

    苏轼也知道自己的话难懂,于是进而解释道:“冀之,你既有如此见识,又自陈对新法诸多弊端有务实解决之法,何不上书于朝堂诸公,进而获知于官家,以待今后得用?”

    “这......能行吗?我一个学生,一篇胡言乱语,便是能入官家、大臣之耳,又如何就能取信人家。若我上书,人家怕不是还以为我是书生自大,狂傲无边而已。”吴希不免自我怀疑道。

    “所以才说,要赌。按照咱们师徒俩的看法,衮衮诸公实则不蠢,只是被国力和外敌压迫至此,那么即便你这些说法他们此时不能用,但总能听得进去的。”苏轼如是解释道。

    “但是万一就此恶了衮衮诸公与官家呢?”

    “所以才要问你敢不敢啊。冀之,若你敢下这一赌注,为师便也敢陪你一起赌这一次,以我名义,遍发信函。想来以官家与诸相公的度量,即便容不下我,至少不至于对你怎样。”

    苏轼语重心长,说出了这一番肺腑之言。

    吴希此时当然感念自家老师恩德,却还是有三分犹豫,若说对于熙宁变法之始末,他当然比当代所有人都了解。

    但对于熙宁变法的善后,他固然也读过许多学者相关的文章,但是纸上谈兵之举措,真的能够实行吗?

    不过话说回来,此时眼前放着彻底扬名天下的机会,自己真的要错过吗?

    想他吴冀之,一无显赫背景,二无通天财力,三无满腹文华,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怕是只能依靠科举的重大成功,才能从此平步青云了。

    但是在这个读书人近乎泛滥的时代,考上了甲科进士又能怎样,除了前三名有个京官的前途,其他人最多也不过只是个试衔知县罢了。

    须知道,在宋朝,选人与京官之间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若不是有特殊际遇,选人要改京官,不仅要满足一定任职次数、在任时间,也就是所谓的经历磨勘,还要找齐五位中高层官员作为举主,才能从此青云直上。

    除此之外,便只有像苏轼那样参加制举、词科这样的特殊考试,并且极其优秀才能立时改官了。

    不过这不是去年开始废止了制科,而博学鸿词科尚且不见踪影吗?

    思虑良久,吴希终于还是咬了咬牙,对自家老师道:“弟子这几日便用心于此,务必写出一篇《维新策》来!”

    “嗯。”苏轼重重点了点头,“待完成此稿后,为师亲自为你润色,发予诸位相公、执政。而后再试试请沈公与我联名,将此文发往银台通进司。”

    “唯,希莫敢不从。”

    师徒间的的谈话到此终止,许是苏轼那里酒劲上涌,微微鼾声自车厢之内不断传出,而此后便是一路沉默。

    吴希将自家老师安然送回家中,再自行回返时,时间已经来在了傍晚。

    也顾不上吃口饭,他便急匆匆寻了处晚市所在,为吴思买来了早就答应好的吃食、玩物。

    等到双手拎着各色物件回到家里,便见到小吴思晃悠着双腿,正坐在院落中的石凳上,出神地望着天边已在半空的一牙弯月。

    吴希童趣大发,挥手制止了韩三的问候,只将手中礼物交给对方,便蹑着双足走向小吴思那边。

    悄声来在小姑娘背后,双手缓缓覆上对方的双眼,他刻意压低了嗓音问道:“小姑娘,怎么一个人独自赏月?”

    小吴思此时没有半点惊恐,那温暖的双手早已向她告知了身后人的身份,欢快地站起身来,转身看向自家二哥。

    “二哥,你回来啦,给我带礼物了吗?”

    吴希摇头失笑,赶紧招手喊来韩三,便将各类买好的礼物一一摆在了石桌之上。

    小吴思却并没有当先去拆礼物,只是轻轻搂住自家二哥的手臂,右手指向天边的月亮,轻声道:“二哥,我想爹和娘了。”

    吴希听了此话,不由得微微沉默,说实在话,他并不能与对方共情。

    他未曾感受过那种叫做父爱、母爱的世间至真之情。

    不过,对于曾经给他们兄妹俩庇护的素未谋面的父母,他还是有着十足尊敬的,对比两兄妹现在的境况,那时候他们的大概真如天堂一般。

    轻轻抚了抚小吴思的秀发,吴希问道:“怎么突然想起爹娘?”

    “小时候,娘总是抱着我,爹爹则是牵着二哥你,大哥总是在一旁逗弄我们。我们一家就在宅院里看月亮,那是忙碌的爹爹少有的一心陪伴我们的时光。”

    小吴思说着说着,眼中雾气氤氲起来,眼看着就要化作泪珠掉下。

    吴希此时有些手忙脚乱,也不知如何去哄劝,不过好在小吴思脸上片刻后便又展颜。

    “还好还有二哥在,二哥在,我便还有一个家。”小姑娘满脸笑意,不过吴希却总觉得其中有着苦涩,不过此时他却没想着去戳破。

    眼珠转了转,他心里有了主意:“思思,等师娘生产过后,我时常带你去我老师那里玩如何?”

    “老师,苏叔叔吗?”吴思轻声问道。

    “对啊,你知不知道,他与爹爹有同年之谊,想来他与师娘都会很喜欢你的。”吴希解释道。

    不过他却没想到,小吴思接下来的诉说,给了他长久以来一个疑惑的答案。

    “当然知道了,苏叔叔当初对我可好了。”

    吴希沉默片刻,愣是没接上话。

    这小姑娘很久以前就见过苏轼?

    小吴思似乎没懂自家二哥为什么愣住了,自顾自地讲述着她与苏轼以前的见面经过。

    “大概是五六年前,那时我还很小,我们兄弟三人跟着爹娘去汴梁游玩访友。可二哥你病倒在路上,连累娘和大哥一起照顾你。我便独自一人跟着爹爹去了汴梁城,在那里见到了苏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