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统:从拯救苏轼开始

第98章 完成召试

    初到繁华的东京城,吴希自然抛下诗书,日常只领着小吴思四处玩耍而已。

    有一天路过一处工艺品商店时,他还意外地发现了一家售卖类似后世的眼镜的商铺。

    只不过其中只有能够矫正老花眼的凸透镜,没有能够矫正近视眼的凹透镜,而且每一副镜子都称得上是价值不菲了。

    中国古代各类透光性良好的矿石本就难得,加上如此精细的加工,还要考虑整体的工艺美观性,自然使其价格上了几层楼。

    不过吴希还是忍痛支取了十贯钱,用自己目下的近乎半副身家换取了一部眼镜。

    这是给欧阳修准备的。

    尽管欧阳修年轻时就有严重的近视眼,但年老之后恐怕也并存了老花眼的症状,这才让其人看书都渐渐费力起来。

    对于倾心待他的欧阳修,吴希自然是十分感谢的,因此也希望能够对其尽些孝心。

    除此之外,吴希最近整日所忙之事,便是给各种人写信了。

    虽然已经当面拜见过王安石、文彦博等人,但按照规矩,他还是正正经经地给他们写了一篇《谢启》,同时也借用自己目前的官身,郑重地向当朝官家呈进了一篇《状》。

    而远在洛阳的韩琦、司马光等人那里,吴希自然也不可能少了问候,分别给对方去了《书》。

    启、状、书都是相对正式的书信格式而已,其中前两者基本相当于公文。

    且不提远在洛阳的韩琦、司马光等人,接到吴希上书的当朝官家和相公王安石,却是不久后就向他给出了回应。

    官家钦定,中书拟旨,召吴希闰七月初五日赴舍人院应试,翰林学士曾布、知制诰王益柔、直舍人院张琥、秘阁校理章惇并为考官,试大经五道、策一道、论一道。

    接到圣谕的吴希,便重新投入到了学习中去,当然其人终于是没有忘记陪妹妹吴思练字的。

    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过程中,他也没忘记抽出时间去拜访了三朝元老曾公亮,并通过其子曾孝宽,得知了此前得罪李定一事的后续发展。

    李定那日遮面而走之后,自然郁郁不能平,于是当即做出了一个举动——辞官。

    是的,就是辞官,他在以这种方式向中书门下和官家表示着不满。

    不过无论是官家还是他的老师王相公,都没有对他的辞官加以任何多余的表示,只是例行将他的辞呈留中不发,便也就没了下文,都不说发个中旨抚慰一下什么的。

    于是朝中顿时有些哗然,不少人都将此作为官家排斥新党的讯号。

    当然,明智之人还是知道的,王安石王相公如今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至于吴希这事,大家也不过感慨一句,有了吴希这个小甜甜,官家和相公都是选择性地忘记了李定这个牛夫人。

    总之时光就这样匆匆逝去,闰七月初五日这一天终究还是到来了。

    召试的时间选在了下午,吴希便也就睡到了辰时才起,也是为了养精蓄锐。

    待到日头高升,在匆匆吃过午饭之后,他便在小吴思的声声鼓励中往内城而去了。

    之前毕竟来过一次,他倒也算是轻车熟路,经右掖门入皇城之后,其人便径直朝舍人院而去。

    此时无论是不厘务官员参与的常朝,还是紧要官员参与的常起居,这两种官员陛见皇帝的仪式都早已结束。

    所以当吴希出现在舍人院不久之后,诸位朱紫大员们便也纷纷来到了。

    众人没有耽搁,便当即在舍人院正厅各自就位,只待中使来到便可以开始这次考试了。

    吴希端坐在厅内当中位置,不由感到有些百无聊赖,毕竟今天这种场合,考官们互相之间还能打趣聊天,却是没人能来理会他几句了。

    好在也没等多久,官家派来的中使便到了场,同时带来的还有官家为吴希所出的试题。

    其实说是官家所出,大多也都是吴希面前的这几位考官所拟定,只不过需要这样一个形式,来捋顺天子和吴希之间的门生关系罢了。

    总之一句话,天下士人要进仕途,便须皆是天子门生。

    随着曾布作为此间主持,宣布考试开始之后,自有吏员将题目宣读数遍,第一场的大经考试便开始了。

    依据吴希的个人选择,他所参加的大经考试自然是《诗》,考试题目却有些乏善可陈了,总归不过是问对某条经典的理解罢了。

    吴希刷刷点点,半个时辰的时间便答完了五道题目。

    不过这还不算完,参加这样的经学考试,不光需要他能够将想法写在纸面上,还需要他当着几位考官的面讲解出来。

    这称作“说书”,也是今天为什么要有多位考官在场的原因。

    经义考试顺利通过之后,便来到了史论写作的部分,这也算是吴希的拿手好菜了。

    史论的题目是要求吴希,阐述自己对于历代财政制度的看法。

    吴希自是引述尧、舜、禹以至于三代、汉唐的各种史实,夹杂以儒家经典原文,洋洋洒洒写下了千余字。

    而后将之誊抄清楚,便也就此结束了史论部分的考试。

    最后,时务策的考试则是要求吴希,提出自己关于基层乡里制度和吏役制度的设计。

    吴希心知这是要自己对保甲法提出改进意见,毕竟所谓的乡里制度,不就是保甲法施行的范畴吗?

    而吏役制度,结合前文来看,不正是要自己去说各级保长的选任吗?

    总之吴希恨不得呐喊一声,这个我熟!

    于是,吴希开篇明义,指出先行保甲法的不足,以及其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

    而后,便结合着明清时期的乡里制度,取其能用于当世,去其不适应当世社会结构者,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见解,甚至还超纲地提出了许多与之相配套的乡里发展路径。

    写完这篇近三千字的时务策,吴希不由长长出了一口气,而后便又忙不迭将之誊抄一遍,郑重交上。

    到此为止,吴希的这一次舍人院召试之行,总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时间也来到了黄昏时刻。

    曾布与诸位考官将他的试卷收好,便示意他可以回去等候阅卷结果了。

    吴希也不耽搁,当即告辞离去。

    迎着夕阳,其人远去的背影落在诸位考官的眼中,显得那般光辉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