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统:从拯救苏轼开始

第94章 三番入见

    吴希的建议并不算有多过分,千人的规模摆在那里,却只是询问十余名代表的话,从比例上来讲也的确是有些少了。

    曾孝宽自是当即答应下来,复又去看左龚等人,其人的意思当然不言而喻。

    但左龚等人却是纷纷面露为难之色,一时间再次面面相觑起来。

    吴希含笑开口:“怎么,左推官?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左龚当即猛然摇头:“没有,没有。请二位稍待片刻,下官与平遥长贰们这便再去营中,寻些人来帐中说话。”

    于是,其人领着平遥知县等人复又匆匆而去,但这一次却足足过了两刻钟多些才匆匆归来。

    他们当然也是有理由的:“让察使、察判久等了,实在是小民从未见过天使上官,一时间竟是没有敢来帐里说话。这些人是下官好容易找来的,俱是本地乡兵普通弓手,请二位不吝垂询。”

    曾、吴二人相互对视一眼,这一次却是吴希来发问。

    不过实际的问题也不过就是那么些,不管是谁来问终归不可能问出什么新意来。

    于是三问两问之下,他们几乎是将刚刚的回答重新听了一遍而已,只是回答者的情绪似乎又稍显紧张了一些,且总是三两个人抢在其余人前边出声罢了。

    吴希见到这般场景,当即心中一动,于是干脆挨个点人来问,并不许其他人来插话。

    许是这些人终究是经过了遴选的,回答上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只有在吴希偶尔不讲武德,问出与什么义勇强壮、保甲新法之类,半分不相干的问题时,才需要左龚从旁补充兼作提醒。

    一来二去终究是把人挨个问了一遍,吴希也亲自将许多回答详细记录了下来,便又将这些人请出了大帐。

    左龚等人这才略微松了口气,只想着今日的事情总算是到此为止了。

    毕竟他们刚刚其实是真选了几名普通民兵进来,以进一步加强此次问话带给两位上官的真实观感。

    已经做到这般田地的话,曾察访和吴察判两人,大概应是能够满意了......吧?

    “曾公,俗语讲事不过三,依着下官的意思,咱们再问一番便足够了吧?”吴希再一次站起身来提议道。

    没理会左龚等人的各自失态,曾孝宽只是肃然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同意吴察判的说法。

    吴希于是转身面向左龚:“左推官,请您再去寻几人过来吧,大可以多找一些。我看这大帐之中,二十多人总是容纳得开来着。”

    左龚闻言一时间竟是诺诺无言。

    吴希装若恍然道:“哦,左推官大抵是累了,这样吧,本官带着部下去外边选人进来。”

    其人一边动身向外走去,还一边笑着向左龚等人说道:“你们是不晓得,官家之前都说过本官看人很准,这一番选人必然是不会出岔子的。”

    这当然只是信口胡诌罢了,毕竟官家日理万机,总共也没见过他几次来着。

    何况人家赵官家也不曾让吴希选过什么人,何谈看人准不准呢?

    他只是为了堵一堵对面几人的嘴,省得人家再拿什么“恐怕冲撞贵人”的浑话当借口。

    不过吴希倒也太看得起左龚等人了些,人家此时已经是两眼一闭,干脆只是拱手任由吴希选人去了。

    毕竟他们前两次已经将会说些话,稍微懂事些的人全都找来了,此刻实在已经无力去寻“合适”的人选。

    既如此,便不如对吴希的行为听之任之了。

    反正就算出了什么岔头,总归是有办法弥补来着不是。

    跟随吴希一起走出大帐的,只有韩三、韩锐两名心腹,之前他们便始终侍立在吴希身后。

    按照吴希的要求,他们两人一左一右,分别去各自的方向随意点人去了。

    而吴希则是径直向前,也只是随机点选,选中谁便叫上对方一起走,丝毫不许拖泥带水。

    待等吴希与二韩领着二十余人返回大帐时,也不过才过去半刻钟罢了,倒是显得他选人并不如人家左推官精细。

    “嗯,若不是见到这些人,本官倒还想着汾州的确富庶,竟然单丁和五等户都能个个吃饱穿暖、孔武有力呢。”

    曾孝宽轻飘飘一句话,便将左龚等人说得不由低下了头。

    原因无他,此时站在大帐中的二十余人,倒的确多是瘦削兼黑矮。

    这与之前两番询问到的人中,只有寥寥数人身材矮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好在曾孝宽没有再对他们多作其他言语,而是转而认真向帐中二十余人询问了起来。

    “尔等都是哪一县哪一乡的人士,家中是何出身啊?不妨先一一向本官做一个说明。”

    帐下之人中多数都有些战战兢兢,这可能是他们平生第一次见着紫袍大员,当然不免都是有些紧张来着。

    不过基数一旦大起来,终归会有几个胆子大些的。

    “贵人,俺就是平遥本地清平乡人,是家中唯一的丁口。几分薄田难以养活老小,好在是应了这个义勇的差使,勉强度日罢了。”

    这倒是曾、吴二人今天,第一次听到有人说起义勇强壮的好来,于是不免都是打起了精神。

    而有了个带头的,后边的人便也就纷纷有了些底气,挨个介绍起了自己的情况。

    听了一圈之后,吴希不由失笑:“如此说来,倒是平遥县人居多,且寥寥几个不是本县的,也是临县介休、西河靠近本县乡里的。而且这其中,竟然还有太原祁县人士吗?”

    左龚此时头上已经冒出了些细汗,只是勉励解释道:“察判听得仔细,这些人多是平遥周边人士,否则也不会在平遥这里教阅了。”

    吴希嗤笑一声,暗道汾州虽说是个望州,总有个两万来户人的样子,但到底能从中征出多少乡兵呢?

    平遥周边便有千余人?开甚玩笑。

    不过嗤笑过后,他却也并没有拆穿对方,只是点了点头,便等着曾孝宽那边继续发问。

    “你等既都自称是单丁人家或是第五等户,本官却要问一问你们,觉得现行的义勇、强壮之法,是好是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