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三国

第一百四十八回 卓越战绩满腹疑 必死无疑送人情

    许昌郊外临颖村,夜特别的寂静,月亮也躲进了云层里,只有极个别的星星偶儿露一下脸。临颖还处于冬季时节,寒风刺骨,风干物燥,营火点得并不多,三三二二,略有灯火摇曳,三五支巡逻的军卒队伍在大营外走动,大营内有近千顶帐篷,将士们都已休息睡觉,中间是一顶超大的黄色带紫色挂须的帐篷,大将军司马师正喝着米酒,看着捷报,心情大好,无心睡眠,这段时间不断接到捷报,特别是刚接到七品将军传来的八百里加急捷报。

    先是邓艾、钟会和司马亮三路大军在项城合围住叛军头领毋丘俭,大小战争十几场下来,毋丘俭在乱军中被杀,八万大军分崩离析,邓艾和钟会又乘胜追击攻下其它城池和击溃乱军,彻底平判了毋丘俭这支叛军,虽然邓艾和钟会军也有损失,但与大胜相比无足挂齿,也看出了邓艾和钟会的军事能力比较出众。

    再是司马伷传来的好消息,当初司马师亲率大军在许昌东商水一带击杀反贼文钦及叛军三万余人后,又派司马伷向东南追击崩溃的叛军及文钦之子文鸳,虽然文鸳逃脱了,但也是取得大捷。

    最惊喜的七品传来的八百里加急捷报,这位加入我北魏才没多久的从三品征虏将军既然带领三千军卒一路杀败毋丘俭弟弟之叛军,夺取了叛军后方诸多城池和大本营寿春。还打败了想要混水摸鱼的东吴大都督孙峻的五万大军,孙峻和孙綝皆战死,传闻是被七品吓死了,也有人说是七品设计害死的,不知真相如何?这样卓越的战绩是诸葛亮和父司马懿都不曾有过的,令司马师在高兴之余也留了个疑问:“这七品将军如果真的这么厉害的话,倒要加倍提防了。”考虑如何给七品传达新的指令。

    毋丘俭文钦叛军虽灭,但造成的损失巨大,江淮一带民众流离失所、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更可恶的是驻守淮安的邓忠将军既然被东吴丁奉军所败,损兵折将。那邓忠一向跟其父邓艾一样做事谨慎、带兵胜多败少,这次怎么会败得如此之惨呢?难道丁奉有什么高智出谋划策相助不成?

    司马师不知不觉在酒精的作用下趴在桌案了迷迷糊糊睡去。

    “梆、梆、梆”传来几声敲更声,子夜已来临,将士们都已卸下满身的疲惫沉浸中梦乡中,偶有几声低沉的马鸣声和旌旗的呼啦声。此时营寨外围的小树林里正匍匐着一伙人,你道是谁,原来正好文鸳这个年轻人带着叁百亲兵埋伏在此。

    话说文鸳怎么到这里来了,还得回到沈丘城说起。半个月前,文鸳出兵救父不成,败回沈丘城后,一直闷闷不乐,回想起父亲战死在司马师手下,心有不甘,一心想报仇血恨,苦于沈丘城内只有一千多名士兵,无论如何都无法对抗司马师的几万精兵。

    这一天,羊祜将军和盼盼姐姐找到他,说有要事商谈。

    羊祜给接文鸳倒了一杯茶说道:“文将军,眼下毋丘俭将军和文钦将军都战败而亡,大军也已崩溃,而司马师的十多万精兵正在到处搜寻小将军你,不日就会到我们这个沈丘城,你看如何是好?”

    文鸳看了看羊祜又看了看盼盼,将茶一饮而尽,将杯子重重地放在茶几上,一脸的怒气却不言不语。

    盼盼侧过身拉着文鸳的手说道:“弟弟,我们现在是无力对抗司马师的,周边城池都已被北魏军夺去了,这是一座孤城,城又小,兵又少,守是守不住的,不如”盼盼停顿了一下,观察了一下文鸳的表情,看到文鸳也在迷惑的看着自己,接着说道:“不如,我们改换北魏旗帜,先假意投降应付一下再说,如何?”

    文鸳年纪轻轻,此时也无主意,手下只有一千多士兵,打又打不过、守也守不住,不知如何是好,站起来,在殿堂里走了几圈,对羊祜和潘盼姐说:“哥哥、姐姐,我也知道你们为我好,不让我去和司马老匹夫拼命,如今也别无他法,且由你们做主吧。不过,我绝不投降司马师,明日我就出城去,寻找机会报仇。沈丘城就交给你们了。”说罢向羊祜和盼盼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盼盼拉着文鸳劝道:“文弟,你不如隐姓埋名暂且在城里住下,等待时机我送你去安全的地方生活如何?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文鸳摆了摆手:“姐姐,谢谢你的一番好意,我文鸳不是怕死之辈,这杀父之仇我一定要报。”说完眼睛里充满了血丝。

    羊祜和盼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知道是劝是劝不住了。盼盼安慰道:“弟弟,凭你的武功,报仇之事未必不行,这样我帮你出个主意,定让你报仇血恨,还请弟弟依计行事为好。”

    文鸳点了点头,眼神急切的想听听盼盼姐有什么好主意。

    “文弟,报我所知,司马师大将军现在驻扎在临颖一带,大概有十几员战将和五千精兵护卫,你必须出其不意才有可能成功。这样,你带上几百精兵穿上北魏的军服,一路上大大方方打着司马干的旗帜,绕过北魏重兵把守的城池和营寨,直插临颖,寻找机会,以火攻之,定能成功。”其实盼盼知道,司马师迟早要死在文鸳手里,不如卖个顺水人情。

    可羊祜听到这话吓了一跳,心想你这不是出卖大都督吗?但又一想,大都督司马师身边战将如云、精兵数千,文鸳只带了几百残兵又如何杀得了大将军,本想阻止盼盼但又闭上嘴巴了。

    文鸳一听,这行啊,至少少去了这一路拼杀,这一路杀过去早打草惊蛇了,再杀司马师就难了,不如就按姐姐所说,一路伪装过去:“谢谢姐姐,这个主意甚好,弟弟明早就出发,如果有来世,必定陪伴在哥哥姐姐左右,以报大恩。”

    次日日未出,文鸳带着楮将军和愿意跟随他的三百士兵穿着北魏的军服、打着司马旗号往许昌临颖方向而来,当然楮将军和士兵是不知道要去杀司马师的,只知道跟着文将军行军。次日傍晚来到临颖村外,文鸳站在一个小山头上一看,远处十多里一平坦处旌旗招展、营寨连着营寨、中间高大的旗杆上挂着一面镶着金丝的大旗,旗上五个大字“大将军司马”,迎风飞扬发出哗啦啦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