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乐水乐云朵

40. 雨中黄山欲遮还羞

    我们居住的地方是黄山南大门汤口镇,登黄山还需去换乘中心乘坐景区巴士。坐巴士可选择两条路线,一是去后山的云谷寺,二是去前山的慈光阁,从这两个地点步行或坐索道上山。

    我们打听了再打听,步行上山是很吃力的,我更不愿步行,1800多米的海拔,我是没有信心爬上去的。为了照顾我,我们选择从云谷寺坐索道上山,从前山步行下山。

    第二天5点30起床,在我吵“冷”声中,崔律师把毛衣脱给了我。他里面只套一件秋衣,我真有些不忍,反复问他冷不冷,他说:“上山一运动就不冷了,你穿着吧。”

    我自私吗?一出门,我就成了被保护的对象。其实说真的,我真愿一直在旅途,一直被保护。

    我们洗刷完毕,已经到了6点多,换乘中心6点30分售票。为了抢在第一时间上山,我们早餐也没吃,用一个背包装了水果、点心和水杯,另一个背包寄存在了宾馆前台,这个唯一的背包理所当然由儿子背着了。

    走出宾馆大门,抬头看天,一下子傻了眼。天灰蒙蒙地飘着小雨,崔律师更是始料未及,天气预报不是说下午三点才下雨吗?怎么一大早就湿淋淋的?!

    不管天气怎样,反正来了,就得上山,崔律师一声令下:“穿上雨衣。”

    我们立刻打开背包,一人拿出一件雨衣,我还多带来一双雨鞋。这时门口正有个妇女抱着一大包雨具,她看到我们只穿了雨衣,便很热情地招揽着,“光穿雨衣是不行的,裤子也会湿,鞋子也会湿,雨裤5块钱一条,雨鞋20块钱三双。”说着妇女拿出了雨裤抖擞给我们看,“很肥大的,什么人都能穿。”

    崔律师一看,肥肥大大的塑料雨裤,说不定还能保暖呢,“来三条”。

    看到这黄黄的塑料雨裤,我很不想穿,在崔律师的撺掇下,我试了试,马上就脱下来,太难看了,像极了大街上疯疯癫癫的叫花子。

    走不多远,又遇见一个兜售雨具的妇女,“不买手套吗?爬山要抓铁链子的,我这10块钱三副,山上10块钱才一副呢。”

    看到手套,我想起了华山之旅,当时山下也有兜售手套的,我们没买,爬山真的需要呢。“来三副”,我掏出10元买了三副手套。

    “不买雨鞋吗?橡胶的,10块钱一双。”妇女看到崔律师和儿子没穿雨鞋,及时兜售着。

    我自己穿着雨鞋,总觉得太心虚,于是又给他俩买了雨鞋,他俩边走边穿,此时已到了售票时间。

    来到售票处一看,花花绿绿的队伍排成了蛇形,看来我们不能第一个登上黄山了。等买上车票,等坐上巴士的靠窗座位,紧张的心绪才安定下来。下意识侧头向窗外看景,水雾遮盖了视线,什么惊喜也没有,我只好仰头闭起双眼。

    坐环山巴士,是我最喜欢的动感旅游,必定捡个靠窗的座位,静静地望向窗外,看玻璃外不断变幻的风景。那不断变幻着的片段,像极了舞台戏剧,触目的绿色是入戏的开端,起伏的山影是情节的发展,高耸的山峰、幽深的峡谷、漂浮的白云是矛盾的高潮。当巴士缓缓开进停车场,我才恍然从戏剧里出来。可惜这次黄山巴士之旅,只能被雨雾漂白了情节。

    从云谷寺坐上索道,居高临下俯瞰,白茫茫一片。擦拭掉玻璃上的雾气,依然看不到景色,雨滴打在外面玻璃上,交错滑动,织成水纹的帘幕。我的黄山索道观景同样成为泡影,那横空穿越山涧的惊险,和树木、山峰、白云擦肩而过的奇遇,都因为不期而至的雨天锁在了一个小小的空间。

    从索道箱出来,第一个景点大概就是白鹅岭,我也不太清楚,因为一路都是跟着他爷俩走,跟着旅游的人流走,跟着五颜六色的雨衣雨帽雨伞走。雨衣雨帽停下观景,他爷俩也停下观景,我也跟着停下观景,他爷俩举起手机拍照,我也赶快拿出手机抢拍美景,我的眼神一时也不敢离开他俩的背影,生怕一不留神,他俩消失在五彩斑斓的人流里,多亏儿子时不时回头瞥我一眼。

    这山顶览景比乘巴士坐索道紧张多了,不过在紧张之余,也巧遇了不少美景,为什么巧遇呢?因为美景在云雾里总是欲遮还羞。雨偶尔停下来,风偶尔吹过来,云雾跟着散开,太阳眨眨眼,山峰就从云海里钻出来,慢慢露出险峻,露出秀丽,露出层次。松影也伸开姿态,或亭亭伞盖、或虬龙探海、或伸手遥招。千峰竞秀,松展俊茂,云海奔腾,青烟出岫。你禁不住惊呼“吆!啊!喔!太美了!”,真是“云海苍莽出秀容,烟紗缥缈见虬松。眼上峰顶触白云,心随陡崖万丈空。”

    赶忙拿出手机,想把这绝美的风景收纳入怀,还没等你擦亮眼神,还没等你摆好姿式,又一阵山风吹来,薄紗加厚,云层堆积,海潮涨起来,左拥右抱,转眼虬松模糊了身影,秀峰陷落进海底。我们在遗憾之余,感叹着“美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的无常。可是这黄山美景也太无常了,转瞬即逝,眨眼就无。崔律师会解嘲:“美景短暂,才值得你珍惜,有遗憾,就有期待,就有再来一次的愿望。”

    确实,黄山值得再来一次,这偶尔的昙花一现就令我倾倒折服了,黄山的美与众不同,他的山峰险峻而秀丽,挺拔而有风度,有种魏晋之精神,高蹈波谷,潇洒自如,我行我素。华山也险峻,但不是玉树临风之气质,华山雄浑、热烈,少点水分,相比而言,我更喜欢黄山。

    喜欢,我就期待着再上黄山,这次只偶尔相遇了几处美景,从北山的白鹅岭到南山的玉屏,只记得见过猴子观海等三处云海景观,还有黑虎松、夫妻松、迎客松。

    从光明顶下来,一直都是雨路,一路都是在灰蒙蒙的雾气中穿行,看什么都模糊不清。只好一路快行,累得腿脚膝盖生疼,感觉腿脚都不是自己的了。紧追慢赶,跟着崔律师爷俩总算回到了山脚下,还没耽误乘坐最后一趟赶往黄山高铁站的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