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亩荒地开始的农业帝国

第22章 毕业证不想要了?

    陈建斌负责农场的‘面子’,许万山老爷子负责农场的‘里子’,所以,这一老一少的分工很明确,有点相得益彰的意思。

    所以,这还是老爷子第一次‘过问’陈建斌的决定。

    “老爷子,这不是我临时起意做出的决定,”陈建斌一边吃饭,一边很认真的解释,“本来,第一间小木屋准备给沈小云,对了,就是最近被媒体炒作很厉害的那疯丫头;

    她是我同学,死党,互联网技术大拿;

    原本我打算在咱们农场搞一个金城互联网方面的中心,搞一搞沙龙,撸撸串,喝喝酒,吹吹牛,很快就能聚拢起人气,能随手办成很多事情;

    至于这帮师大美术系的创业大学生,纯属巧合……”

    陈建斌说的话,有一半是真的,另一半…也是真的。

    他总不能说,是因为听到人家的工作室和公司名字叫‘城市人家’,人家的带头大姐是姜小淳,他才决定白送半亩地、一套小木屋吧?

    他清楚记得,在往后的20年内,整个金城、大西北、乃至西部13省,有一个名叫‘城市人家’的装饰设计公司,从一个小小的工作室开始,一步一个台阶,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成为业界扛把子。

    2002年前后,房地产开始疯狂扩张,上下游产业一片繁荣,只要抓住这个风口的人,躺平等死的都会成为有钱人。

    更何况,眼下这个默默无闻的‘城市人家’,野心勃勃,在霸占三分之二工装家装市场的同时,还同时涉猎广告、会展、旅游、纪录片……

    如果拿现在的‘人人农场’跟‘城市人家’相比较,陈建斌只能骂一句‘牲口’。

    因为。

    搞农业的,好像天生就是受苦的命,有干不完的活儿,有操不完的心,既要有大数据支撑,还得有底层逻辑,属于典型的职业老白文;

    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城市人家’,在姜小淳的带领下,就特么是都市爽文好吧!

    简单,粗暴,抢钱,扩张……

    ……

    40分钟后,中午12:55。

    张大元他们回来了。

    一辆老掉牙的五十铃,拉回来一大堆榔头、锯子、斧头、电锯、电钻等工具,还有电线、插座什么的几大包,全都是必需品。

    此外,仓管员老郑开着一辆老东风卡车,拉过来一车水泥,在美术系那帮创业大学生的帮助下卸了货,返回去拉沙子去了。

    于此同时,后勤处派来了电工,开始给农场通电。

    早在两个星期前,许老爷子便给小郑、小宁打过招呼,供电所的人在操场与农场之间,早早栽上了电杆,扯好了电线,装好了变压器。

    所以,通电的过程很短,不到一个小时就搞定了。

    紧接着,第一批钢筋和沙子送过来了。

    “弟兄姐妹们,牲口们,可以开工了。”

    陈建斌穿一身蓝帆布工作服,戴一顶橘红色安全帽,挎一副墨镜,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那个谁,姜小淳同志过来一下。”

    姜小淳,一个高挑而丰腴的美术系姑娘。

    她是‘城市人家’工作室的发起人,公司的法人、第一投资人,占有51%的绝对优势股,10年后的大富婆……

    听到陈建斌的召唤,姜小淳飞奔而至:“建斌,下面怎么干?”

    陈建斌:“……使劲干!”

    姜小淳点头:“好。”

    二话不说,这姑娘转身就走,一边走一边挥手‘召集’她手下的那帮大学生:“文华,带上12个男生挖土坯,尺寸刚才已经告诉过你们了;”

    “郑跃森,带10个女生、10个男生和水泥。”

    “那个谁,胡瑞丽,你胸大,过去陪挖土坯的男生聊天,免得他们偷奸耍滑节省力气。”

    “剩下的几个人都过来,咱们先熟悉一下电焊、电钻、电夯、电锯……”

    “……”

    好家伙,这姑娘看着文静静的,陈建斌一开始还没怎么在意,想不到一旦开工干活儿,特效直接拉满了。

    于是,陈建斌不免多看了她几、几十眼:‘怪不得能从一个小小的工作室开始,短短几年时间,就做成了行业老大。’

    这个姜小淳,果然不简单。

    “陈建斌,我们干什么?”

    姜小淳带着她的‘城市人家’团队开始干活儿,林燕如、张佩佩等‘主创团队’没事可干,前来主动请缨了。

    “你们的继续画画,”陈建斌指着‘城市人家’的那帮牲口,“记录下他们的生活……纪录片看过没?就那种方式。”

    “纪录片?”林燕如等10名女孩一阵迷糊。

    “对,就是纪录片的方式,只不过,摄像头换成你们手里的画笔而已,”陈建斌略微想了想,“他们是第一个进驻农场的团队,记录下来,回头我有用。”

    “此外,咱们农场一点一滴的变化,也要全程记录下来,装订成册!”

    然后,他便开着拖拉机回学校了。

    上午时候,狗舍友谭银龙打过电话,说辅导员老谢‘追查’学渣陈建斌的下落,好像挺生气。

    ‘老谢找我干嘛?’

    ‘请假条不是带给班长赵昕慧了么?’

    大四了,三分之二的学生实习、找工作,三分之一的学生留在学校继续上课,还有几条漏网之鱼逃课包夜打游戏。

    搁在以前,陈建斌这种学渣,肯定属于漏网之鱼中的某一条……

    20分钟后,‘突突突’一阵响,陈建斌开着拖拉机来到1号行政楼下小广场,随便找了一个车位,便拔了钥匙上楼了。

    农学系的行政办公室集中在4楼,所以,他也懒得坐电梯,直接跑步上楼。

    办公室门开着,陈建斌敲敲门就直接进去了:“老谢…呃,谢老师您找我?”

    辅导员老谢,人如其名,年纪不大谢顶严重,陈建斌进门时,他正端着一杯枸杞水看报纸。

    眼看着老谢黑着脸不吭声,陈建斌赶紧上前递过去一根阿诗玛:“谢老师,来,点个烟歇口气,换换脑子。”

    老谢眼睛盯着报纸,‘吸溜’了一口枸杞水:“谢谢,戒了。”

    戒你妹。

    陈建斌腹诽一句,继续保持着敬烟姿势,讪笑道:“谢老师,我还想着忙过这几天了,就提两瓶好酒陪老师喝几盅……”

    老谢终于抬头了。

    他将一杯枸杞水重重往办公桌上一墩:“陈建斌同学,看样子毕业证是真不想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