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嘉靖:朱棣,你来当大将军

54 好小子,像咱

    毛病?

    朱允熥自然是能够瞧得出来。

    身为五军都督府的主事,大小是个能说的上话的官员,上折子那就得符合规矩。

    首先,就是这字迹,必须要工整美观。

    拿给皇帝看的东西,字迹潦草,那是不敬,是要杀头的罪过。

    眼下这主事的奏疏,字迹勉强说得过去,老朱也不难为他,毕竟是个丘八,没读过书。

    能有这样一笔字,那就算得上是用功了。

    这要是翰林写的,老朱高低得赏一个杖责。

    其次,就是不允许错漏。

    字迹美观那还考验书法功底的高低,可是有错字漏字,实在不能原谅。

    这是纯粹的态度问题!

    能力不够,态度还不行,老朱特意挑出来这一份,就是考察朱允熥的判断能力。

    他想听一听朱允熥的解释,为何这一道错字如此之多的奏疏,被他轻拿轻放。

    朱允熥不假思索,指了指奏疏上的人名,道:“皇爷爷,并非是孙儿要偏袒五军都督府的人,实在是心疼这些为了大明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

    老朱眉眼一眯:“说说看。”

    “皇爷爷,这个主事在奏疏中写的东西,孙儿看了,觉得都很有道理,妥善的安排下去,肯定会有不小的好处,像这样的建议,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想出来的,必定是对五军都督府中练兵方式有着极深刻了解的人,才能够总结出来。”

    说着,朱允熥站了起来,靠近老朱身边,手指着奏疏上的几道条陈,道:“皇爷爷您看,他写的东西不像那些文臣写的那样花里胡哨,措辞也很是普通,基本都是大白话了,里面还有些方言的东西!这就说明这个主事的文化水平不高,顶多算是认识字。

    一個对五军都督府练兵方式有着极为深刻理解,且奏疏中满是方言俚语,文化水平也不高的人,年纪肯定也不会小,学习能力肯定没有年轻人强。

    孙儿斗胆猜测,这个主事应该是一直跟随在皇祖父身边,为大明的建立流过血出过力,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

    像这样把一生都奉献给大明的忠臣良将,孙儿认为,不应该在细枝末节上过多的苛求,应当适当放松这些方面的要求。

    皇爷爷您看,他上面有几句很是蹩脚的吉祥话,叫那些文臣来一定会耻笑,可孙儿却觉得,这些吉祥话看似蹩脚粗俗,却是一位忠臣良将对于您、对于大明最好的祝福。

    因此,那些小小的错字漏字,孙儿觉得无伤大雅,反正孙儿也知道他的意思,这不就足够了吗。

    当然,这只是孙儿一点浅薄的见解,皇爷爷您觉得该如何,那就如何!”

    朱允熥一番话情真意切,老朱听完,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很好!你猜的还真不错,这小子就是咱以前的亲军,为了咱受了不少伤,虽然笨了点,但是诚恳老实。”

    说着,老朱叹一口气,“咱叫他在五军都督府领个差事养老,他还给咱上起折子来了,咱看了写的确实不错,也是难为他这个大老粗。”

    朱允熥轻轻按摩着老朱的脊背,笑道:“皇爷爷,这是好事,年老之人原以为国家出力,这说明大明在皇爷爷您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大家心里有奔头,这才建言献策呢。”

    “你就会捡好听的说。”

    老朱看似是训斥,但眼睛已经微微眯着了,显然是极为舒适,他又给出一道折子,“他怎么给判了个杖十?”

    朱允熥似乎是没听懂:“皇爷爷,孙儿是判罚轻了吗?现在改还来得及。”

    “你想怎么改?”

    “皇爷爷如果觉得孙儿判罚轻了,那孙儿就在这十上面加上一笔,罚他杖千。”

    老朱眼一瞪:“胡闹,打一千次板子,人都成肉酱了!咱不跟你说笑,他写的也不错,怎么就要打他?”

    朱允熥收起了玩笑话,正色道:“皇爷爷,孙儿认为,上奏的折子,那就该言简意赅的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为官者在其中有什么样的举措,而不是在这一道折子上,先吹捧一番,然后写点可有可无的话来推卸逃避责任!

    为官者既食君禄,就该为君分忧,为百姓谋福祉,而不是将心思都花在写一道精美的折子上。

    这种风气应该及时的制止,否则大家都这样子做,真正重要的事情反而容易遗漏。

    孙儿看了这道折子,大体能够推测出此人的心思,不过是说几句好话来减轻自己将要受到的罪责罢了。”

    老朱很是满意朱允熥的回答,拍了拍手里的奏疏,冷哼一声:“这些混账东西,每天琢磨的不是怎么样解决问题,反而想着怎么才能够蒙骗咱。

    熥儿,咱跟你讲,你别可怜这些当官的,他们走上这条路,不想着给百姓做点好事,还想着做大老爷,去吸那些可怜百姓的血,实在是该杀。

    咱定下这么多规矩,都杀不尽贪官的脑袋,可见天下当官的都是一样,咱当了皇帝,也上过当受过骗,这折子里写的东西,能信的不足一成。

    可咱也没有办法,总不能什么都亲自过去看看,只好要求他们写的清楚明白,写不好的就打就罚。

    现在这些折子还算好了,以前这些臣子上奏的那真是废话连篇,有个叫茹太素的老家伙,咱记得他上了一个两万字的折子。

    娘的咱看了半天,全特娘的废话,咱气的扒了他的裤子狠狠地打了一顿,从那以后这事情就少很多了。

    熥儿,你要记住,这些折子里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给臣子们改好了才送过来,真正的情况怎么样,得你去判断。”

    说着,老朱欣慰的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眼神中满是自豪和满意之色。

    “咱本想着你年纪小,还得多学一学,没想到你这么聪明。

    咱没看错你,你的聪慧用上来了,未来不会比老大差!

    老大走得早,伱得挑起这个担子!”

    朱允熥心中一动,兴奋的点了点头,老朱这样子讲,那就是板上钉钉的确定他就是未来的皇太孙了。

    “皇爷爷您放心,孙儿一定不会叫您失望,也不会让百姓失望!”

    说完,朱允熥拿起朱笔,在折子上的“杖十”之后,又加了一个“五”。

    老朱一看,顿时乐了:“好小子,不仅像老大,也像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