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这个秦始皇很听劝

第33章 府兵制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军国主义制度为核心制度的一个国家,其国家的基本内核就是为了战争。”

    “而在秦朝建立后,对外战争的减少,加上秦始皇以律法形式确定的土地私有制,实际上与秦朝军爵制度是互不兼容的。”

    “秦汉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则无立锥之地’不是一句空言。”

    “没仗打,后来者就没有军功,底层百姓只能默默承受军队中新兴地主阶层的压迫,在事实程度上造成了严重的阶级对立。”

    “这其中与秦朝的土地制度,税收制度同样有关系,这方面太过复杂,我就不多做叙述了。”

    “依照个人浅见,最适合秦朝的古代军事制度应该是府兵制。”

    “战国时期,连年征战,人多地少,与南北朝时期非常相似。”

    “秦朝开国时,土地私有制虽然经过战国时期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土壤,但并没有使天下人达成共识。之后秦始皇迁移天下富户入关中,实际上无意中打断了土地兼并的发展。”

    “这种情况下,发展出类似隋唐时期均田制的封建土地国有制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府兵制度可谓是自商周井田制以来最好的制度。军队忙时务农,闲时操练,既解决了土地问题,也能一定程度上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这份制度随着时间流逝肯定会变质,但放在秦朝初年却完全是够用的了。”

    以上,是嬴政那天收到的回复中他没看完的部分。

    那条回复他刚看了个开头就被链接里的文章吸引了注意力,直到花了两天时间将那篇文章刻录下来,他才想起还有回复没有看完。

    这两日嬴政一直在思考,后世这么多制度中到底哪个朝代的兵制最适合大秦。

    对军队的任何改革都是重中之重,绝对不可马虎。

    在仔细分析察看过所有后世制度后,嬴政陷入了选择困难症。

    不是后世制度都不行,反而是他觉得后世的每一项制度都十分完美。

    经过百年千年的发展,后人将他开创奠定的大一统体制玩出了花,比此刻大秦堪称粗糙的军爵制度显得精良了不知道多少。

    但他仍然保持着理智,清楚知道每个朝代的情况与发展不同,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古人不傻,他们只是相对于现代人的思想见识有所差距,在看到网友回复的下半部分后,嬴政连忙找出链接文章里那份关于“府兵制”的介绍。

    “……府兵制自西魏北周时创立,沿袭至隋唐……府兵制的直接领导权由皇帝所有……府兵制形成之初,从强壮的农民中挑选兵员,府兵另立军户,免除徭役,平时从事生产,农闲时则从事军事训练。”

    “隋文帝时,军户重新编为民户,兵民合一,依均田令受田,男丁服役期间租调全免。不过军籍依然存在,府兵归军府管制作战。”

    “府兵制发展至唐时进入全盛时期,唐太宗将骠骑府、车骑府改称折冲府,分为三等,直隶于上级卫府管制,府兵的调遣、征发权在皇帝手中,战时通过兵部下令征战。战事之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则兵不识将,将难专兵。所谓‘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

    “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租庸调制度的基础上。其本质上是在战乱之后,通过国家分配土地的形式,来刺激小农经济体制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府兵制建立之初,许多底层农民甚至富人都通过服从兵役以求取功名利禄,这样的手段在中唐之后,尤其是武朝时期由于边境的频繁战争,府兵无法轮换,战功勋赏的逐渐减少,府兵地位的下降,加之土地兼并严重破坏了均田制。”

    “至唐玄宗时,折冲府无兵可用,府兵制也走向衰落……”

    这段介绍府兵制的文章从府兵制的诞生与衰落都详细完整地讲了一遍。

    嬴政此前不止第一次看过这段府兵制的介绍,那时只是感叹如此完善的制度也会走向腐朽,但经过网友一点拨。

    诶,这制度不是完美适用于此刻的大秦吗?

    隋唐刚刚经历南北朝时的战乱,大秦也刚经历战国时的征伐。

    隋唐时期的“露田”不可买卖,证明了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国家手中,大秦虽以爵位名田,但所授之田宅都被纳入了田籍,这些田地的根本所有权还是在国家,或者说皇帝手中。

    琅琊石刻:“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土地,说明名田者实际上只有土地的使用权和占有权,只是皇帝无法管理天下这么多土地才会封赏给你们。

    就算这些用军功封赏出去的田地不好多动,在迁徙天下富户贵族后,关东,六国也有大量的土地此刻掌握在国家手中,正好可以用作实行均田制与府兵制的基础。

    毕竟唐朝时也有“永业田”的存在,在得到官府批准后同样可以买卖。

    这点与大秦完全是一模一样。

    “不过,这府兵制的弊端又如何处理呢?”

    嬴政皱眉思考。

    此时大秦也有两千万人口,他在位时能压得住土地兼并,能保障士兵地位。

    那后世呢?

    在得知后世这么多事情后,嬴政不再做什么延续万世的春秋大梦,他只想让大秦尽可能延续地久一点,最终有个完美的收场就满足了。

    按照这些后世网友的说法,历朝历代的土地兼并都非常严重,这是体制下的锅,不以人力所转移。

    而土地私有化是大势所趋,并不是商鞅或者嬴政一拍脑门就想出来的。

    经过战国几百年的演变,这种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嬴政不想也无法开历史的倒车禁绝土地私有化。

    因为那就是与目前整个大秦大部分既得利益团体为敌,就算他是始皇帝也扛不住。

    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他只能暂时放弃,看向系统屏幕。

    【收到建议:将大秦兵制改革为府兵制。奖励:限定版地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