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这个秦始皇很听劝

第42章 戏精

    关中平原掌握在朝廷手里的地根本就没多少,因为已经在灭六国的战争中封赏出去了。

    嬴政再无情也没那个脸皮强制将土地收回来,这样做真的会引起一场大乱子,搞不好不用二世,到他这一代就给大秦玩完了。

    这下就很尴尬了,消息都已经放了出去,咸阳黔首多有欢欣鼓舞,甚至连不少儒生也开始为自己唱颂词。

    没人组织,真心实意的那种。

    嬴政感觉自己被架在火上烤。

    面对众臣疑惑的目光,嬴政轻咳一声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这……倒确实是个问题……”

    王绾几人也陷入沉思,关中轻易动不得。

    除此之外最合适的地方似乎也只有北地,西南这些人少地多的地方,实行均田还能大大鼓舞人们开拓荒地的行为……等等,陛下为什么这么盯着我等?

    王绾等人察觉到始皇帝眼神奇怪,转而一想,他们就明白了始皇帝的意思。

    后者想保持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所以不想背这口锅……

    众臣脸色一黑。

    好嘛,你自己不想当这恶人就想让我们来当?

    而且,你自己在民间什么形象自己心里没点b数吗?都被骂了这么多年了,再被多骂两句又咋了?

    几人心中腹诽,想起年初时始皇帝的“坑儒”举动,又不敢多说了。

    好吧,这位对自己的形象心里是真没数的。

    王绾眼神飘忽地朝周围看了一圈,结果发现周围所有人,包括始皇帝的视线都放在自己身上。

    王绾:……

    艹!(小篆)

    此刻这位大秦右丞相的心中满是郁闷,平日里有啥事儿就左相左相的叫,一到这时候就想起他来了?

    这时候你们咋不想着让李斯来背锅呢?

    一群年轻人不想着上进,遇到事儿了就来甩锅给他这个耳顺之年的老丞相。

    说好的尊老爱幼呢?

    王绾在心里将在座除了始皇帝的几人大骂一通。

    可没办法,谁让这里明面上就他官儿最大。

    他咬了咬牙,为人臣者,不就是为君背…分忧的吗?

    忍了!

    王绾瞪了其余三公九卿一眼,他知道,只要自己将这口锅背下,那自己的政治生涯离终结也就不远了。

    始皇帝可不会因为自己帮他背了锅就保下自己,王绾看得出来,始皇帝早就想把他换下来了……

    心中一叹,他作揖道:“陛下,关中之地人口众多,为天下菁华之所在,此处地少人多,依臣之见不易行新法啊。”

    “这…不好吧,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朕已经说了要让关中黔首分田,君无戏言,怎能出尔反尔?”

    tmd你还演上了?

    王绾脾气再好也忍不住在心里对始皇帝腹诽两句。

    “关中之田所赐者,多是灭六国时秦军精锐,如今皆为大秦军中中流砥柱,其中对大秦新法多有不满者,陛下若还要将他们田产收回,或酿成兵变。”

    嬴政摇头叹息:“唉,那就没办法了。朕亦怜我秦人,可世事如此也是无法,不如这样……”他说道:“既然关中人多地少,而北地南方人少地多,若是民间有自愿前往北地者,则无论男女,皆多分五十亩田地。”

    “其中二十亩地取为业田,业田者,不可买卖,但可世代相传而不必上交官府。”

    一开始嬴政是不打算搞“永业田”和“露田”之分的。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后世土地兼并那么严重,好几个王朝都是因此而亡,那自己就牢牢将土地抓在手里不就行了?

    想法很好,但不可能行得通。

    中国自古以来的官本位制度是绝对无法允许这么做的。

    在新的优质生产资料出现以前,土地就是贵族士绅们盘剥老百姓的工具。

    嬴政目前为止好歹也受过点后世知识的熏陶,这种事儿他稍微动脑也能想到。

    就是除了能让自己长生不死外,他没什么别的解决办法。

    现在均田遇到问题,他再不想这么做也没法了。

    北方偏远又寒冷,黔首百姓都不愿意去,大秦只能以重典判刑,押送些“罪犯”去填充人口。

    寻常情况下,不多给点好处根本没人会去。

    王绾等人都表示赞同,反正只要分的又不是他们的地,他们都无所谓的。

    均田商议一番完毕后,接下来讨论的就是取消军爵,改用府兵。

    这一点在嬴政与大臣们的商讨中又与后世不同。

    “陛下,臣以为天下不用置如此多的军府,如今我大秦之敌有二,一为百越,时间足够轻易便可覆灭;二为匈奴,有长城拒守,攻之不破。”

    “如此情形分散兵力实为不智,不如集中兵力才能击溃顽敌。”

    蒙毅站出来说道。

    大秦的情况与唐朝不同。

    此刻大秦周边没什么能打的国家,而且关东往东与偏北的大部分地方嬴政都会封为王国。

    有这些王国屏卫大秦,对疆域内部的稳定与安全不用花费太多精力。

    要按唐朝那样全国动不动分几百个折冲府,折冲府还分上中下,看着就复杂心累,没那个必要。

    还是那句话,大秦做的不是百分百考皮,而是因时制宜地改变。

    “那依卿之见应该如何?”

    蒙毅说道:“臣以为,可以以郡并府,郡之上设军府来总管地区军事,军务与招兵事宜。”

    要是有现代人此刻在这里肯定会一愣。

    蒙毅说的哪是什么军府制,分明是军区制!

    听了蒙毅的话,冯劫立即反驳道:“不可,并郡置府,此不为国乎?军事皆操一人之手,若是其人生出反叛之心于大秦便是灭顶之灾!”

    蒙毅不服地说了一句:“可以在军府内设置监管,甚至并不常设军府令,如此便可。”

    冯劫依然摇头:“还是不行,如此风险太大,而且军府若立,其权职如何?岂不是比太尉还大了?”

    如今大秦只有国尉还没有太尉。

    军权一直抓在嬴政自己手里,相当于他兼任了太尉一职。

    冯劫聊得如此敏感,将嬴政都拖下水,显然是真不支持这么干。

    毕竟这玩意儿相当于在和皇帝抢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