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这个秦始皇很听劝

第41章 地不够分

    分田的消息越传越远,十天后整个大秦都知道了这件事。

    关中的百姓自然欣喜若狂,其他地方的百姓就只能眼巴巴看着流口水了。

    要说起来,嬴政之前对秦人与六国百姓突出一个一视同仁,都往死里压榨,决不搞区别对待。

    简直离谱。

    只能说,在这个时代贵族的眼中,底层庶民根本和他们根本不是一个物种。

    反而是其他国家的贵族与他们关系更近些。

    由此可见能提出“民贵”思想的孟子有多稀罕了。

    嬴政之前与这个时期其他贵族没什么两样,从他把平民的称谓改成“黔首”就看得出来,他从来没怎么把平民放心上。

    如今思想的转变是受到网友言论的影响,哪怕他口中说什么“民为本”,他做的一切本质上还是为了秦国的延续。

    也就是嬴政现在不知道陈胜吴广起义,要是知道了他恐怕会更坚定用儒家的怀柔政策治国。

    农民起义压是压不下去的。

    颁布消息后这段时间,嬴政一直很忙,锻炼身体和养生都被他抛之脑后。

    每天通宵达旦地处理政务,时不时召几位大臣进宫议事,整个人又变回了从前那个工作狂的模样。

    没办法,历来变法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更何况是皇帝亲自下场。

    大秦两位丞相里,王绾太老,能力不足。

    李斯更不用说,现在所变之法与法家倡导的“弱民”完全相反,李斯不做从中阻挠就不错了,嬴政可没指着他能多尽力。

    从前李斯是他的左膀右臂,决不能缺少的存在,但得知后世李斯胡亥那档子事儿后,嬴政虽然依旧看重李斯的能力,对他却有了一层防范之心。

    上林苑内,李斯跟在一个小宦官身后,在这片广阔的宫苑中七拐八绕。

    宫苑内最显眼的建筑莫过于坐落在苑中北边儿的信宫。

    这座宫室规模宏伟丝毫不输咸阳宫,两年前营建,现在才堪堪进入收尾阶段。

    本预计下个月就能使用,不过始皇帝下令放了不少劳役归家,看样子进度还得往后拖一拖。

    李斯目不斜视,对这座雄伟宫室视若无睹。

    只因为今天嬴政又召他们入宫议事,要说什么不言而喻。

    新法本就有现成的底子,在上面删改使之适合大秦便可。

    这一个月来商议得也差不多了,今天大概就是拿出最终方案的时候。

    其他大臣无所谓,李斯可就不一样了啊。

    这些日子冯劫已经在着手重新编纂律法,只是苦于人手不足,进度稍微有些缓慢。

    大秦最精通刑律的人是谁呢?赵高,和李斯。

    李斯不用说,赵高目前估计已经到闽中哪个刚开辟出来的小村安家落户了。

    李斯的心理嬴政大致能猜到,只要他不跳出来拦路,嬴政就当没看见,至于以后如何,那只能看李斯会怎么选了。

    他知道自己空口白话是没法说服李斯的。

    嬴政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在臣子们的面前拿出一些系统奖励的后世之物,这样反而有助于树立他的权威。

    但他不可能将听劝系统的存在说出来。

    李斯要是不识趣,在政治上依然坚持旧法,嬴政也只能挥泪‘斩’丞相了。

    章台殿。

    大秦的三公九卿基本都在这里了。

    嬴政看向冯劫:“廷尉,律法修到哪儿了?”

    “陛下,时间太过急切,臣匆忙组织人手,如今才刚刚起头……”

    一个月的时间能起个头就不错了,大秦就算想要“强民”,律法也不能乱来。

    嬴政说道:“朕只有一个要求,新律不可太严,更不可太轻。严了会损害庶民,太轻却也会使民间小人横行。”

    “诺。”

    冯劫擦了擦汗,始皇帝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又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那这之间的度就不太好把握了。

    他偷偷瞥了一眼正襟危坐的李斯,要是后者肯帮他就再好不过了。

    “这么多日来,朕时常召诸卿入宫商议新法之事,如今也算是有了点眉目,朕觉得可以暂时先制定一套新法,同时旧法新法并行,中间的时间拿来过渡,若是出了什么问题也能及时纠正。”

    其他大臣商议一番,都对嬴政这个决定没什么异议。

    王绾问道:“那陛下,何地行新法,何地行旧法?还有陛下既然想以郡国并行,那日后的封国是否要强制要求与大秦相同?”

    王绾这话算问到点子上了。

    郡国并行下,中央朝廷对于封国有着无与伦比的权威。

    秦初不是汉初,有嬴政压着,分封出去就诸王就屁都不敢放一个。

    按照他们的设想,既然大秦都改用新法,那大秦之下的封国也不例外。

    然而嬴政想了想却说道:“暂且不必,封国之内除了必须设定郡县与国相由大秦派遣外,其余一切都由诸王自己决定。”

    本来封国就是为了方便管理地方,要是大秦干嘛封国就干嘛,那大秦还不如直接实控,嬴政还分哪门子封?

    各地人生活方式不同,习俗不同,诸王自然应该因地制宜。

    “至于新旧法实施范围……”

    原本嬴政想的是先让关中,包括三川郡洛阳,秦岭以南的汉中都先施行新法,但没过多久他就知道自己想岔了。

    网上有很多误传,说关中之地意为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四关,也就是所谓的“四塞之地”。

    但其实这是错误的。

    萧关,大散关两关直到西汉时期为了抗击匈奴才设立。

    而且萧关的位置都往义渠去了,武关更是深入秦岭。

    两者和关中不说毫无关系吧,也是八竿子打不着。

    实际的关中特指函谷关以西,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陇山以东,八方险阻,四面阻隔。

    渭河流经的渭河平原,这才是真正的八百里秦川,帝王谷地!

    这片位置是真正的天府之国,可以说秦国将国都立在这个位置后,战国这场战争游戏它就赢了一半。

    这片土地四面环山,又有渭河滋养,无比肥沃,按理说应该是好事,但嬴政反而苦恼于此。

    就因为关中太过肥沃,所以土地几乎全是被开发过的,加上这里是秦国的发家地,所以嬴政就遇到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地,不够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