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过去:我的文艺时代

第16章 团圆

    在繁忙的站台上,钟声悠扬地回荡,陈军和陈楠栖肩负着沉重的行囊,踏上了归家的列车。

    随着火车缓缓驶出站台,他们的心似乎也随着车轮的旋转,在往昔的记忆中漫游。

    陈军凝视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思绪如同这北国的风光变幻,穿过四季的轮回。

    他记得,小时候的自己,是如何在这时节牵着妹妹的手,在雪地里嬉戏追逐。

    那时的冬天,总是笑声不断,充满了纯真的欢乐。

    后来有一天,父母带着他和妹妹来到了医院,指着病床上的小孩说,这以后就是你们的弟弟,要好好照顾他,知道吗?

    那个小男孩,就是王澍。

    尽管年幼的自己觉得很疑惑,这个弟弟怎么跟自己和妹妹的姓氏不一样,但在父母的劝导下,他们很快就接纳了王澍。

    事实上,他们自己本身也很喜欢这个小弟弟。

    记得第一次见面时,躺在病床上的王澍,脸色苍白,却仍旧努力地挤出一丝笑容与他们打招呼,非常有礼貌,一点也不讨厌。

    和其他孩子完全不一样,那些人整天哭个没完,一点都不好玩。

    在陈军的记忆里,好像从来没见到王澍哭过,长这么大,好像一次都没有。

    家里多了个弟弟,但氛围并没有发生改变,生活也和从前一样没什么区别。

    该送保育院的时候还是会把他们送到保育院,周末的时候再接回家。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父母倒是会频繁地来保育院看他们,但只持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或许是看王澍在保育院呆得挺习惯,放下了心?

    小时候,陈军大概是和王澍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了。

    不管是保育院,还是在家,他们基本上都住在一块,对王澍,算是了解最深吧。

    但了解得越深,对这个弟弟就越发地佩服。

    他很安静,不吵不闹。和其他小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也不怎么见他和别的小孩子发生矛盾。

    还很懂事,家里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活都会主动去做。

    最关键的是,自律得有些吓人。

    每天做得做的事情,就是看书……

    陈军家里一开始是没多少书的,然后就把王澍原来家里的书都给搬了过来,王澍也不挑,有什么看什么,还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有些大部头,陈军看着就发憷,都不知道这个小弟弟是怎么看得下去的。

    时间长了,陈军难免受之影响,变得不那么讨厌学习了。

    其实不光是他,妹妹陈楠栖也是一样。

    说老实话,他这个哥哥还有陈楠栖这个姐姐,在王澍面前,有时候就感觉很没面子,几乎没有当哥哥姐姐的那种成就感。

    唯一的一次,大概就是他俩入伍的时候吧。

    王澍总是时不时地在家里表达对军人的敬仰,陈军和陈楠栖就想着成为弟弟崇拜的对象,高中毕业,就相继入了伍。

    陈军始终记得,王澍在车站送他时,眼里那崇拜的目光。

    当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王澍用那样的眼神看自己,心里美滋滋的。

    楠栖那个时候,应该也是类似的滋味吧?

    不过虽然入伍的理由幼稚了些,但他们并不后悔,反而感到庆幸。

    尽管难免会受到一些波及,但或许柱州过于偏远了些,那场全国性的风波没大范围地影响到当地的部队,他们兄妹平稳度过了那段时间,并且在此期间充分地提升了自己。

    也许正如父母所说,王澍就是个小福星。

    这次高考的事情也是一样,他好像对这种事情总是很敏感,年前就说可能要变,没想到还真让他说对了。

    不过他不说这事,其实高考的事情陈军也不会过多担心的。

    在王澍的影响下,他从没丢下过学习的习惯,就算入了伍也是一样。

    和他从事的方向也有关系吧,当医生嘛,肯定不能故步自封,有新的好用的技术自然要学,只是那些年学习的渠道有限,更多的还是在打基础。

    就是这个妹妹,太不让人省心了,从小就这样,比别人家的男孩子还要皮,所以才说王澍更像个女孩子嘛。

    知道可能恢复高考,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好在最后的结果也不算坏。

    下铺的陈楠栖靠在自己的床位上,手里正翻来覆去地看着那张通往未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她的心情很复杂,既有离开部队的不舍,也有即将见到家人的激动,还有对未来的期待,以及没有狠下心努力的遗憾。

    她知道,不管怎么样,这一次回家,都意味着一个新生活的开始。

    在由钢铁铺就的旋律中,一列列火车,载着无数的梦想与深情,穿行在各个城市的血脉之中。

    它们对于车厢内人们心头的那些错综复杂的念头,显得如此漠然,却又始终坚守着向前行驶的执着,静默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宛如一位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伴随着每位旅人安然回归。

    陈军和陈楠栖,这对兄妹俩,也随着这铁马的轰鸣声,回到了他们心灵深处那个充盈着温情回忆的地方——燕京。

    步出车站的那一刻,他们的视线立刻被那个最熟悉、最温暖的身影所吸引。

    他们的母亲,孤单一人站在寒风中,却依旧兴高采烈地挥舞着双手,呼唤着他们的名字,仿佛是一盏历经岁月风霜却依然坚定闪亮的灯塔,指引着他们归家的方向。

    陈楠栖几乎是像一阵风似的向母亲飞扑过去,那份久别重逢的喜悦如同泉水般喷涌而出。

    至于手中的行李,在看到母亲的那一瞬间,便被她扔给了旁边的陈军。

    陈楠栖紧紧搂着母亲的脖子,声音中充满了依恋与不舍:“妈,我爸和小澍呢?不是说好你们一起来接我们的吗?”

    李海林同样伸出手抱着陈楠栖,一边轻轻起拍着她的后背,一边宽慰地说:“小澍他朋友王澍今天也回来了,比你们提前一个多小时,所以就先回去了。”

    “哎呀,这小子,有了朋友就把我我们给忘了?这要是以后有了对象,那还得了?等回家,得好好‘教育教育’他。”陈楠栖嘴里一边嘟囔,一边转过头看向陈军,“是吧,大哥?”

    被唤作“大哥”的陈军此刻正被行李压得喘不过气,本来两人大部分的行李就都是他在拿,现在陈楠栖又把两个包挂在了他的身上,就算是铁打的人,也承受不住啊,只见他气喘吁吁地将身上的包裹卸下,放在地上,说:“我看得先教训一下你,自己的东西自己不拿,怎么尽往我身上塞?”

    “什么啊,做哥哥的帮妹妹拎一下行李怎么了?”陈楠栖略带无辜地反驳道。

    “你这叫拎一下?你数数,这大包小包的,有多少是你的,又有多少是我的?”

    “那不都是给爸妈还有小澍带的东西嘛,当时买的时候你也同意了不是?”

    “是,大部分钱还都是我掏的呢,感情我这是又得出钱又得出力,还讨不到好了?”陈军双手叉腰,佯装生气道。

    “好啦好啦,我帮你一起拿总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

    看着拌嘴的两兄妹,李海林也是笑得合不拢嘴:“行了行了,别吵了,快回家吧。”

    说着,还想上来帮兄妹两人分担一下行李。

    “不用,妈,我们自己来就好。”

    兄妹二人谁都没让母亲动手,他们重新分配了行李的重担,各自扛起了自己的份额。

    李海林的手上虽然是空着的,但心却是满满的,因为她心爱的孩子们都在她身边。

    离开车站的路上,李海林边走边解释:“王溯知道你们还没到,本来是想等的。但考虑到他和他家人也许久未团聚,你爸和小澍就先送他回家了。我们这么多人,一辆车也坐不下……他们先回去准备,等我们到家,说不定饭菜都热乎着呢。”

    对此,陈楠栖显得有些不信:“现成的饭菜?就凭我爸那两下子,除了红烧肉,还能做出什么来?”她对父亲的厨艺并不抱有太大期待。

    李海林的语气里藏着一丝神秘:“别忘了还有小澍……”

    “小澍会做饭了?”陈楠栖闻言一惊,又是一阵喜悦,“做得怎么样呢?”

    李海林笑而不答,只是神秘兮兮地说:“等着瞧吧……”

    陈军这时插嘴逗弄妹妹:“反正肯定比你强。”

    陈楠栖不甘示弱:“哼,那是因为我没什么机会练习而已。”

    陈军戏谑地回应:“还是算了吧,你上次帮忙炊事班,差点没把人家吓傻,后来直接被禁止进厨房了呢。”

    陈楠栖脸上虽然带着尴尬,但仍旧嘴硬:“陈军,你再敢笑话我试试!”

    这时,李海林温柔地打圆场:“好啦好啦,不要再吵了。我们小孙还在等着呢。”

    一提到小孙,气氛立刻凝重了几分。小孙,作为陈满福的警卫员,既是他们的长辈也是家人。在他的面前,兄妹俩总是显得有些拘谨,可能是因为小孙那种不言而喻的威严,或许还有他那些曾在战火中锻造出的铁血经历。

    对此,他们心中充满了敬意,也许也有些许的好奇。他们总是在想,为什么父亲和小孙,同样历经战火,却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这个问题,似乎永远没有答案。

    在那个寒冷而又充满回忆的冬日,陈军与陈楠栖携着温暖的期待,跟随母亲的步伐走入那座他们无比熟悉的四合院。每一步似乎都踏在了历史的回声之上,而身边呼啸的寒风,似乎也在轻声细语,诉说着属于这个家的往事。

    穿过大院,还需往深处走上一小段,便可看见他们那座温暖的小家。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雪白覆盖的小径上,犹如夜幕下温馨的灯塔,引领着他们前行。

    当陈军和陈楠栖跨过家门的那一刻,一股熟悉而又令人怀念的食物香气扑面而来——那是他们心心念念的炸酱面的味道。这份味道,不仅是味蕾上的满足,更是心灵深处对家的渴望和记忆。

    尽管在柱州的日子里,他们从未缺少过美味佳肴,但那份离家的久违让他们更加怀念这独有的家乡风味。

    “哥,姐,你们终于回来了!”门口传来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思绪,只见王澍从厨房探出身来,声音中洋溢着无比的兴奋和热烈的欢迎。

    陈军看向王澍手中捧着的炸酱面,不禁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赞许道:“这么冷的天,你还亲自下厨,辛苦了。”

    陈楠栖的脸上也浮现出惊喜的笑容:“没想到你小子的手艺这么不错,这香味,简直能媲美外面的饭馆。”

    王澍得意地挠了挠头,笑着说:“那当然,我跟史叔学了好久,就是想给你们一个惊喜。”

    “史叔?是你之前提到的史佚生的父亲吗?”陈军好奇地问。

    “对,改天我得把你们介绍一下。”王澍笑着回答。

    “好啊。”陈军和陈楠栖异口同声地答应了下来。

    “行了,别在门口站着了,快进来,把东西放下。”这时,李海林在一旁提醒道。

    二人闻声,迅速而熟练地将行李搁置在各自的房间。那种由多年军旅生活培养出的行动力,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陈满福看着他们这干练的模样,脸上满是满意和慈爱的笑容:“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家里又热闹了。”

    听到父亲的声音,陈楠栖一溜烟从房间里跑了出来,扑进他怀里,紧紧抱住:“爸……”

    而另一边的陈军动作要慢一些,出来的时候只能看着抱在一起的父亲和妹妹,挠了挠头,说:“爸,我们回来了。”

    “嗯。”陈满福点点头,然后把挂在自己身上的陈楠栖轻轻拉开,“行了,都多大人,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

    “人家在你面前永远是小孩子嘛。”陈楠栖撒娇道。

    “小孩子就更要听话,洗手吃饭,我和小澍都在家等你们好久了。”

    “好。”

    饭桌上,五份炸酱面摆得整整齐齐,旁边还有几道精致的小菜,每一样都透露出家的味道。

    虽然谈不上丰盛,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