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靠山王,崇祯认我当大哥

第七章 再次树敌

    这要是干起来,还真没啥底气啊……

    “那依你之见,要是林丹汗果真来袭该如何是好?”崇祯自己都没发现,对王安说话的语气变得温和了许多。

    然而王安只是有点奇怪的看了崇祯一眼道:“这等朝廷大事你我去研究来又有何用,总之你告诉叔叔不要去宣大,尤其是大同府就对了!”

    崇祯眼一亮,追问道:“为何不能去大同府,难道林丹汗要进攻大同?”

    王安点点头,叹息一声道:“惨呐,虽然大同最后没有被攻破但是却被林丹汗那畜牲屠了数万百姓!”

    “屠了……数万百姓!”崇祯直接惊住!

    自己刚一登基就有数万百姓被屠杀,这属实不是什么好兆头。

    然而震惊过后,崇祯很快醒悟过来。

    眼前的王安只不过是个有点意思的生药铺掌柜,虽然不知如何说中了自己对蒙古部落的新政,但不代表他就真的能掐会算了。

    你说林丹汗西迁就西迁了?朕的边关大军和厂卫都没回报,你一个平民先知道了。

    你说林丹汗会寇边就真会寇边了?百万两白银养出来的狗,真会咬主人?能的你!

    想是这么想,崇祯心中却莫名有些忧虑。

    王安则没注意到崇祯的表情,只是自顾自从柜台后的钱柜里翻出几两碎银招呼道:“为兄先去定桌席面来给你洗尘,今晚就在我这睡了哈!”

    说着也不等崇祯答应,便急匆匆出门而去。

    在王安看来,自己提出定席面、留宿一类的要求,自己这个怪怪的堂弟处于人情世故怎么滴也得客气的拒绝两下。

    所以直接就出了门,不给崇祯拒绝的机会。

    崇祯望着王安离去的背影,沉默许久后忽然说道:“大伴,你说林丹汗会西迁吗?”

    王承恩迟疑道:“这个……大概是不会的吧。此人不过是一介布衣能知道什么,妖言惑众罢了。”

    “妖言惑众吗?不见得。”崇祯不满的冷哼了一声,“至少他说中了朕的新政。”

    王承恩不知如何接话,只好低头不语。

    崇祯又站了会儿,挥手道:“摆驾回宫。”

    …………

    紫禁城、文华殿。

    时任内阁首辅黄立极、兵部尚书崔呈秀等皆在列。

    此时崇祯随还未正式对魏忠贤动手,但之前毫不犹豫的同意了魏忠贤告老的请求,已经释放了极为不详的讯号。

    部分曾今遭到打压的东林党人再次复起,更是让身为阉党的黄立极、崔呈秀等人唯恐遭到清算。

    此时崇祯深夜召见,难道是等不及要先拿自己这批人下手了?

    然而御案之上的崇祯帝却是出人意料道:“林丹汗现在何处?”

    众臣对视一眼顿感一头雾水,只是新皇发问却不能不答。

    首辅黄立极出列道:“启禀陛下,接辽东巡抚王之臣奏报,林丹汗率众往蒙古右翼地区而去。”

    不成想,崇祯闻言面色顿时就变了,追问道:“此等大事,尔等为何匿而不报!”

    那个生药铺掌柜说的竟然是真的,林丹汗居然真的往右翼而去。

    众臣顿时身子一抖,不理解崇祯怎么忽然对林丹汗的动向如此在意了。

    黄立极擦了擦额头冷汗,回复道:“启禀陛下,此等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且林丹汗大汗之心不死,这些年时长在草原上攻击不服从的部落,有所流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如果王安没说中自己的新政,更没有说林丹汗西迁后会因此而攻击大同府,也许崇祯也不会在意这么推荐小事。

    却如黄立极所言,游牧民族有所流动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如今王安所说已经连中两件,即便仍旧不认为林丹汗真的敢进攻大同,但心中却莫名的有些担忧起来。

    崇祯沉默片刻,道:“昨日发出的革赏之令暂缓,若……林丹汗求赏便给他吧。”

    在场的内阁大臣越发迷惑,要知道新皇登基最忌讳的就是朝令夕改,以他们对崇祯的了解,不像是这种人啊。

    然而此时却有宫人入内,启禀道:“启禀陛下,接宣大塘报林丹汗帐下前锋贵英数日前率领数十骑至大同府胁赏,扬言要朝廷补发前年至今的市赏,否则的话便要进攻大同!”

    崇祯闻言只觉难以置信,林丹汗竟然真的跑去了宣大,而且还扬言要攻击大同府!

    到这里,王安所言几乎对上了大半!

    难道说,他刚继位就要背负数万百姓被屠杀的责任吗?

    崇祯急忙追问,“然后呢,大同府守将何人,是如何处置的?”

    那宫人还不知崇祯心意,反而一脸喜色道:“恭喜陛下,大捷啊!”

    “大同参将方资昆,将那鞑子骗入瓮城乱箭射杀!共计斩首七十八级!”

    崇祯闻言骇然,这大同参将没脑子么?

    人家才几十骑即便扬言攻城也不可能当场就开打,你设计把人家杀了做什么!

    不过只是死了几十人而已,或者还有转圜的余地。

    然而兵部尚书崔呈秀闻言大骇,不禁说道:“那贵英乃是林丹汗的女婿,若得知其死讯岂肯善罢甘休!”

    崇祯顿时感到头晕目眩,先前还想着怎么安抚林丹汗,结果杀的还是人家女婿,这要如何安抚?

    难道这仗非打不可?

    若开战,又该如何迅速取胜?

    大明干涸的国库,实在是禁不起两线作战。

    想到这里,崇祯急忙问道:“诸位爱卿可有对策?是抚是战?”

    黄立极转头看向崔呈秀,把锅踢了过去,“崔大人乃兵部尚书,那个意见出来吧。”

    崔呈秀有些怨恨的看了黄立极一眼,两人都属于阉党一系。

    区别在于黄立极很是巧妙的保持了跟魏忠贤的关系,不远不近的既不得罪魏忠贤又不会落下话柄。

    然而崔呈秀可就不一样了,投靠魏忠贤最早,这段时间正小心翼翼的不敢冒头。

    此时黄立极把锅踢过来,要是提出的决策好用也就算了,要是有所错漏肯定就被崇祯新帐旧帐一起算了。

    然而对上崇祯目光,崔呈秀这个兵部尚书也只要硬着头皮思索。